李卫是怎么当上雍正的宠臣(三朝名臣的官场逆袭与乾隆的妒忌)

乾隆帝这一生,仿佛从未对人心生嫉妒;然而,李卫这个名字,却成了他心头挥之不去的特例。

李卫,这位江苏丰县出生于1688年的风华少年,他的官场之路可谓是与众不同。与《雍正王朝》中的描绘截然相反,他并非贫困潦倒的小乞丐,而是家境殷实的公子哥。尽管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他的家世使他得以通过捐纳踏上仕途。

李卫是怎么当上雍正的宠臣(三朝名臣的官场逆袭与乾隆的妒忌)(1)

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李卫的家族斥巨资为他捐了一个员外郎的官职。不久后,他踏入京城,开始了兵部员外郎的生涯。这个官职相当于现今部级单位的副司长,对于31岁的李卫而言,实乃一个极为高峰的起点。

尽管李卫文化修养不足,但他却具备出众的政治天赋。为了弥补文化短板,他随身带着一名师爷,负责起草公文和奏章。康熙帝对他的敏锐洞察力和独到见解赞赏有加,两年后提拔他为户部侍郎。

李卫,一个心中怀有正义感的英雄。尽管不喜读书,却痴迷于听书。每当听到奸臣当道、忠良遇害,他都会义愤填膺,甚至剑拔弩张。他对文人充满尊敬,官场生涯中多次资助文人,甚至出钱修地方志和办书院。

任职户部时,李卫的刚正不阿让他崭露头角。一次,他揭发了一位亲王贪污银两的丑行,让皇帝亲自审判。这一事件使得尚未登基的雍正帝对李卫刮目相看。登基后,雍正帝将李卫任命为直隶驿传道,随后又委以云南盐驿道的重任。在任期间,李卫表现出色,深得雍正帝的赏识,仕途也因此如同火箭般蹿升。

雍正二年,李卫晋升为云南布政使,主管全省财税及盐务;雍正三年,他又升任浙江巡抚;雍正四年,成为两浙盐政使,专责盐务与打击私盐贩子;雍正五年,李卫再度升迁,担任浙江总督,成为一位封疆大吏。

李卫是怎么当上雍正的宠臣(三朝名臣的官场逆袭与乾隆的妒忌)(2)

令人惊叹的是,李卫仅用五年时间,就从五品官员攀升至一品要职,这对于汉人而言无疑是个奇迹。那么,究竟是何种才能让李卫得到雍正帝如此钟爱?

实际上,正是李卫的正直品行、敏锐洞察力以及政治智慧使得雍正帝对他如此青睐。李卫身上所展现出的勇敢、坚定和忠诚,都是雍正帝心目中的理想臣子品质。在当时风云变幻的官场中,李卫的坚守原则和拥护皇权,使得雍正帝坚信他是自己可信赖的得力助手。

不得不提的是,雍正帝提拔李卫,并非仅仅为了培养心腹之臣。李卫如果没有真实的才能和显著的贡献,雍正帝也不会对他如此青睐有加。事实上,李卫的确是一位颇具才华的官员,他在当时为清朝立下了赫赫战功。简而言之,在这短短五年间,李卫主要完成了两项意义重大的工作:

首先,李卫成功地打击了私盐交易。

清朝时期,全国分为十几个盐区,各盐区的居民只能购买本区的官盐,禁止跨区购买。浙江盐区是其中之一,主要负责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四个省份。然而,雍正时期的浙江盐区有一个特点,即官盐价格显著高于其他盐区。原因很简单,江浙地区自古以来富庶,赋税丰厚,因此朝廷借此提高官盐价格来增加收入。

李卫是怎么当上雍正的宠臣(三朝名臣的官场逆袭与乾隆的妒忌)(3)

然而,老百姓并不愿意接受这种价格,久而久之,浙江盐区的私盐行业泛滥成灾。私盐价格低廉,导致官盐销售乏力,严重影响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李卫来到浙江任职后,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私盐通道的背后是几个强大的盐贩子,他们手中拥有庞大的私人武装,难以与官兵抗衡,甚至贿赂官员,形成官商勾结。在洞察问题根源后,李卫调集军队封锁运盐通道,并分别打击这些盐贩子,最终成功地将私盐交易压制下去,使浙江官盐收入大幅提升。

尽管李卫的这一举措看似平常,但他本可以在主管盐务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肆敛财。然而,他没有这样做。他抵挡住诱惑,凭借敏锐的观察力找到问题的关键,迅速采取果断手段解决问题。他的出色表现消除了浙江盐区长期以来的顽疾,为朝廷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第二,精心修筑海塘。

江浙沿海地带每年都要承受海潮的侵袭。清朝时期,江浙一带的松江、嘉兴、杭州和绍兴四个州府都设有海塘,其中钱塘江口的海宁塘更是防线的重要一环。然而,虽然朝廷拨款修缮海塘,却每年都捉襟见肘,不得不年复一年地拨款。为什么会这样呢?

实际上,修缮海塘是个巨大的工程,本身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每年都必须花费维护,这是不可避免的;此外,负责海塘的官员可谓是油水丰厚的职位,从古至今,大型工程往往是暴富的途径,因此朝廷拨款中的很多资金并未真正用于修建海塘。

李卫是怎么当上雍正的宠臣(三朝名臣的官场逆袭与乾隆的妒忌)(4)

李卫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咨询专家学者并制定了一套修筑海塘的方案,得到了雍正帝的认可;第二,通过乡绅捐款等方式自筹资金用于修建海塘。

在李卫的治理下,江浙一带的海塘焕然一新,防御能力大大提高。而且每年花费的资金大幅减少,减轻了朝廷的财政压力。李卫的这项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仅造福了百姓,还为朝廷节省了一大笔军费。这么有才干的李卫,雍正帝怎能不喜欢呢?

也许是因为在治理私盐方面表现出色,从雍正六年开始,雍正帝便让他在江南七府五州治理盗贼。

所谓盗贼,并非是普通的小偷小摸,实际上是指黑帮势力。他们或利用迷信手段操纵民众替自己干涉非法事务,或干脆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为祸一方,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威胁着清朝的统治地位。

在接受任务后,李卫没有草率行动,而是运用他从听书中学到的兵法知识,先派人四处打探,弄清贼首身份和藏身之处。然后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一个个将贼首抓获。等到他们的组织瓦解后,再逐一抓获贼众。同时,那些包庇或与之勾结的官员也随之曝光,最终受到严惩。

经过一年的努力,江南的盗贼问题大为缓解,前明遗老的气焰也受到了沉重打击。众所周知,在康雍乾时期,反清复明的活动十分猖獗,朝廷对此非常敏感和恐慌。因此,李卫一举肃清江南前明势力,雍正帝对他满意程度可想而知,于是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和太子少傅。

李卫是怎么当上雍正的宠臣(三朝名臣的官场逆袭与乾隆的妒忌)(5)

雍正十年,李卫先后担任刑部尚书和直隶总督。

雍正十一年,李卫将雍正三大心腹之一鄂尔泰(另两个分别是李卫和田文镜)的弟弟步军统领鄂尔奇给弹劾了,鄂尔奇因此险些丧命。

这件事让李卫和鄂尔泰之间产生了嫌隙,一个汉人压制满人,这在当时并非好事。然而,由于雍正帝对李卫的信任,这件事并未引发严重后果。在李卫的努力下,江南的治安得到了改善,为百姓带来了安定,同时也为朝廷稳固了江南的统治。

乾隆帝一登基,对李卫信任有加,让他继续担任直隶总督。不过,雍正帝临终时,将满人鄂尔泰和张廷玉任命为辅政大臣。乾隆帝也让鄂尔泰担任总理事务大臣、侍卫内大臣和军机大臣。可见,清朝皇帝对汉人的信任远不如满人。

李卫是怎么当上雍正的宠臣(三朝名臣的官场逆袭与乾隆的妒忌)(6)

李卫的才能非凡,新君乾隆帝也需要得力的干臣,所以他提出的建议都得到了赞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乾隆帝会像雍正帝那样信任李卫。事实上,他对李卫压制满人颇有微词,一直在寻找借口发泄。

乾隆二年,李卫举报诚亲王府(乾隆帝三叔胤祉是初代诚亲王)的护卫强占安州百姓田地,要求严惩。乾隆帝批准了奏折,对李卫给予嘉奖,并赐予他四团龙补服。

看似乾隆帝在表面上赞誉李卫,实际上他当时正大力平反多尔衮、胤禩、胤禟等叔叔们的冤屈。诚亲王胤祉在雍正帝的圈禁下离世,同样也受到乾隆帝的“照顾”。李卫在胤祉离世后指责诚亲王府,这让乾隆帝情何以堪?

事实上,乾隆帝上台后推翻了雍正帝定下的许多政策,作为雍正帝的宠臣,李卫自然心中有些不满。因此,他站出来表达了一下自己的立场。然而,李卫的举动并非出于私心,而是为国家着想。他只是轻轻触碰了乾隆帝的敏感神经,乾隆帝也没有理由对他怎么样。

李卫深知这一切,所以他敢于采取行动。但他未曾料到,触犯了乾隆帝的底线为他留下了后患。那件事让乾隆帝心生嫉妒,对李卫做出了一件不敬之举。

乾隆三年,李卫因病离世。乾隆帝下令以总督礼仪将其安葬,赐谥号敏达。李卫去世数年后,乾隆帝南巡至杭州西湖,发现湖边竖立着民众为李卫及其妻妾所立的神像,被称为“湖山神位”。

本是表达对李卫在浙江的贡献感激的举动,但乾隆帝看到后,心头却满是酸楚。他下令推倒并摧毁神像,并对李卫进行了谴责:

李卫仗着雍正帝的宠爱,任性骄纵,不是忠臣良将。如今竟然立庙祭祀,实在匪夷所思!

乾隆帝作为一个极度自尊的人,见民众祭祀李卫并赞美其功绩,深得民心。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他从未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因而心生嫉妒。

尤其是,李卫曾是雍正朝的宠臣,民众对他的崇敬与乾隆帝无关。这让乾隆帝更加不悦。再者,即使李卫有功,民众应该祭祀雍正帝才对,怎能让一个臣子抢了风头?李卫生前曾惩处鄂尔奇,并未给乾隆帝的二叔胤祉留面子。乾隆帝虽然在李卫有生之年无法对他采取行动,但在他离世后摧毁神像,借此发泄心中不满,这种小事他还是可以做到的。

乾隆帝自称是十全老人,然而他的功绩离不开臣子的辅佐。他却容不下李卫这样为清朝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因此乾隆帝作为一个帝王的胸怀实在不够宽广,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雍正帝。

李卫是怎么当上雍正的宠臣(三朝名臣的官场逆袭与乾隆的妒忌)(7)

最后总结一下李卫,他并非文人,但历经三朝皇帝的宠信,长期担任总督这样的重要职位。他的能力极强,无可否认。

李卫的才能不仅体现在事业上,也表现在为人处世上。他正直无畏,得罪了许多人,却依然屹立不倒。这不仅靠皇帝的庇护,更因为他的大公无私,让人无话可说,甚至连政敌也敬佩他。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李卫不是读书人,却为文人做了许多善事,资助文人、兴办书院。在雍正时期的文字狱中,他保护浙江文人,劝说雍正帝恢复浙江学子参加会试的资格。那年会试的前三甲全是浙江人。这使得他在读书人中倍受敬重。这种情况看起来确实非常神奇。

因此,李卫的人生轨迹堪称不平凡,他是清朝汉人官员的典范,也是当今许多人需要学习的榜样。尽管他生活在一个复杂的时代,但他坚持正义,勇敢面对困难。最终,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总之,李卫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智慧和勇气征服了时代的挑战。他的事迹将永远被后人传颂,激励着无数英勇的灵魂去追求更高的成就,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