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最大的开国元帅(符合条件却没有评上元帅的开国元勋是谁)

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正式实行军衔制。因为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一次,所以1955年评衔直到今天都有极高的讨论度,而最常见的话题就是“某某符合授予元帅军衔的标准,但因为某某原因而没有授予元帅”。那么符合条件却没有评上元帅的开国元勋究竟是谁呢?

贡献最大的开国元帅(符合条件却没有评上元帅的开国元勋是谁)(1)

1955年解放军授衔工作的程序为:上将以下军衔由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区、各军兵种、各高级院校党委讨论提名,上报中央军委讨论决定;上将、大将、元帅、大元帅由中央军委研究提名,上报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并形成最后授衔名单,经国务院报全国人大批准通过。

贡献最大的开国元帅(符合条件却没有评上元帅的开国元勋是谁)(2)

1955年授衔工作有两项原则:第一,军衔与部队职务以及干部等级对应,不得高于职务级别,比如军委委员对应元帅,四大部政府首长对应大将等等;第二是不担任军职或脱离部队工作的干部不授衔。在满足以上两个原则的前提下,授衔还会考虑部队干部的历史贡献。

贡献最大的开国元帅(符合条件却没有评上元帅的开国元勋是谁)(3)

正因如此,时任总参谋长的粟裕在原则上不能被授予元帅。如果粟裕被授予元帅,那直接领导粟裕的军委委员授什么衔?符合条件却没有评上元帅的开国元勋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符合1955年授衔的两项原则;第二,进入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粟裕不符合这两个条件。

贡献最大的开国元帅(符合条件却没有评上元帅的开国元勋是谁)(4)

1955年,中央军委向中央书记处上报共有十一人的元帅名单(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中央书记处对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九人为元帅没有争议。

贡献最大的开国元帅(符合条件却没有评上元帅的开国元勋是谁)(5)

但在是否授予陈毅和邓小平元帅军衔的问题上,中央书记处产生了分歧。陈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时任中央秘书长,都已经脱离部队工作。但陈毅和邓小平当时又兼任中央军委委员,属于担任部队职务。按照1955年授衔的原则,陈毅和邓小平的军衔是可授可不授。

贡献最大的开国元帅(符合条件却没有评上元帅的开国元勋是谁)(6)

因此书记处的讨论没能做出决定,正在北戴河主持工作而未能参会的周总理得知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元帅中不能没有陈毅同志。于是中央书记处最终决定:授予陈毅元帅军衔,邓小平不授军衔。邓小平也就成为开国元勋中符合条件却没有评上元帅的唯一一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