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区别是什么(电动车到底是不是机动车)

电动自行车因其低碳、经济、节能和便捷而深受欢迎,电动车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增添了诸多问题,其中最令人头疼的当属因超速超限所引发的各类交通事故。

在处理交通事故时,社会大众仍普遍认为电动车自行车不属于机动车,引发的事故也只能按照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处理。殊不知,法律对电动车属性的认定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电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区别是什么(电动车到底是不是机动车)(1)

一、我国电动车划为机动车的标准

2010年,国家标准会委员会发布了《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通用技术标准》等四条关于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的相关国家标准:电动摩托车整车整备质量最高设计车速大于20km/h,整车整备质量大于40kg。交警部门处理电动车交通事故时,按照此国家标准会认定其为机动车,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出具事故认定书。

当时电动车划为机动车的标准,引发社会关注,多数专家认为此标准过低,国内生产厂商无法生产低于此标准的电动车。根据国内电动车产业发展现状和民众诉求,相关部门对此标准进行了修订。

2018年5月15日,根据国家标准管理程序,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61-2018),批准发布,自201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对其中时速超过25公里,整车质量大于55公斤的两轮电动摩托车为机动车。

这里明确,区分电动车是否为机动车的条件是时速和整车质量,而不是动力来源。(用电还是烧油)

二、电动车应承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按照当前划分电动自行车与电动机动车的标准,市面上销售的电动车基本都属于电动车。若发生交通事故的电动车被确定为机动车,就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修正)的规定,承担由此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赔偿责任。

最后提醒,电动车划分为机动车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我们骑行车辆时需遵守交通规则,礼貌让行。方便他人的同时,也是方便自己。对别人生命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