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单身女性生育的提案通过没(建议鼓励在校研究生结婚生育)

近日,2022年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两会提案事关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所以每一个人大代表的建议都备受关注。

允许单身女性生育的提案通过没(建议鼓励在校研究生结婚生育)(1)

两会上一个代表的提案:#建议鼓励在校研究生结婚生育#引起了袁老师的注意,对此话题,各位有什么想法?

允许单身女性生育的提案通过没(建议鼓励在校研究生结婚生育)(2)

据了解,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5日表示,老龄化和少子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人口问题关乎社会发展,需综合施策,根源提升女性生育意愿。建议加快建立健全家庭社会友好的政策体系:一是延长男性带薪育儿假并强制执行,分担女性育儿压力,缩小就业中因产假差异导致的性别歧视。二是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缓解双职工家庭育儿压力。三是逐步将幼儿园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并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四是加大财税鼓励支持力度,减轻育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五是减轻有孩家庭购房与租房的经济负担。六是鼓励和保障在校硕士和博士生结婚生育。七是给促进女性就业的企业税收优惠,并保证企业招聘女员工比例。八是提升各领域女性参与管理的能力与话语权。”

大家对这些建议怎么看?

袁老师看了一下网友们的反馈,大部分都是对这条建议表示反对和不理解。

经过分析,从袁老师的个人角度来看,觉得这条建议确实太理想化了。

为什么会这么说,原因如下:

允许单身女性生育的提案通过没(建议鼓励在校研究生结婚生育)(3)

  • 经济不允许。在读研究生中有一多半都还是学生,没有任何工作的收入,有的甚至还处于靠父母给生活费的阶段,自己都还养不活,如何养孩子?这一部分人在在校期间如果生育的话,增加的又是谁的压力?
  • 精力不允许。在读研究生真实的工作量可比在校本科生不知多了多少倍,研究生阶段不仅需要花大量时间学习,还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和论文指标,小编认为,如果在校研究生这个期间生育的话,面对的就是科研和生育的双重压力,一个人哪里有那么多的精力同时经历人生两个重要阶段?
  • 条件不允许。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是因为科研一直都是一个团队协作的工作,很少有人一个人就完成了某个重大的课题,这极大地考验着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奉献精神,因此如果一位研究生女生在此阶段生育了,可能会给科研团队造成不小的震动。甚至我国女性研究学者一直是处于弱势地位,许多研究领域和阵地都带有隐形的女性歧视色彩,如果女性在校研究生在这一阶段生育的话,极可能让以前的努力白费,被课题小组淘汰。
  • 一系列保障政策、措施不完善。养孩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一位研究生在异地读书生育了的话,小孩怎么带?小孩在哪里读书?如果在校期间发生意外,各方有能力承担责任吗?如果在校研究生生育普遍,大家都在学校里挺着大肚子,一旦发生意外,学校有能力第一时间解决吗?她们的补贴怎么给呢?

允许单身女性生育的提案通过没(建议鼓励在校研究生结婚生育)(4)

袁老师觉得,这条建议如果真的实施起来,对女性研究者、女性学者来说是非常恐怖的,谁来考虑一下她们的理想?谁来解决她们的顾虑?

两会召开本来目的就是增加人民福祉,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代表们针对建议可以畅所欲言,但是还是希望这些建议是建立在大量实验数据,大量走访调查的基础上,考虑各方利弊得来的。

两会期间,总是有那么些提案让人“啼笑皆非”。大家对此条建议有什么看法或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