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旅游景点哪个最好(颜值与实力并存)

“水郭山垣绕建城,关门锁钥自天生。要知山水清佳处,二百年来享太平。”清代西昌举人杨学述笔端的建昌古城美不胜收,而随着12月26日成昆铁路复线的开通,西昌进入“动车时代”,更多外来游客也势必会早早地揣好一张车票,前来一睹古城风采。

高耸的古城墙、恢宏的古城门、浓缩着600年故事的院落、以及沿袭至今的美食……130万平方米的建昌古城包罗万象,对于初次到来的游客,究竟该从哪些角落去寻觅古城精彩?这份攻略有你要的答案。

登高望远 恢宏建筑是古城的魂

北有建平门,南有大通门。从大通门进入古城,穿过两扇高耸的城门,便是大通门。大通门在1992年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登上红墙绿瓦的中式城楼上,这里有恒憩已久的雕梁与恒联诗词,还可以找到“洪武贰拾年四月吉旦立”的字样,以及万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年代的纪年砖,登高望远,巍峨壮观。

建昌旅游景点哪个最好(颜值与实力并存)(1)

建昌旅游景点哪个最好(颜值与实力并存)(2)

熊家大院正门外,安定门这一高耸的墙颇有意趣。墙的一侧是歌舞升天的市井繁华,另一侧则是东河的翩翩细浪。城墙上,许多石条与墙砖还保有当年筑城时工匠的印记。洞口外墙上一棵黄葛古树盘根错节,看似腾飞的龙,注视着古城的变迁。

古城的中心,便是建昌古城的地标——四牌楼。门头上的第二层铸有魁星神像,二楼上为一佛堂,供奉有弥勒、观音等菩萨神像,供城内名士儒流、善男信女们膜拜。楼上终日香烟缭绕,颇有几分庙堂气氛。三楼则是更楼,中梁上挂一口大铜钟,楼堂中摆一面大皮鼓。每一层楼的檐脊上挂有响铃,每当起风,楼内就会传来悦耳的响声。因此,旧时西昌民众有一句俗语:“四牌楼的钟鼓,惊动四门”便是对西昌“报更传漏”民俗十分形象的写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四牌楼”一直屹立驻守,像是这座城市的守望者。

四牌楼以北,是建昌古城的建平门,始建于明洪武20年。古时候的建平门,城门、城楼之间城墙相连,城门外有瓮城和护城河,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为生活在西昌古城的老百姓建起一道坚固的屏障。如今,修缮后的建平门城门上,门匾依旧保存完好,门下的红砂石碑更是苍劲有力。

走街串巷 在美食与文化中“慢下来”

在熙熙攘攘的古城中,南街算是烟火气最浓厚的街道,各式川西餐饮和古镇风味应接不暇!集川菜大成的“厨子下山”,围煮山间野味的“胡四哥打边炉”,火爆网络的中式茶饮“霸王茶姬”……即便是逛累来,大通门旁还有享誉全国的文创咖啡——角楼咖啡。在这里闲坐,感受来自紫禁城与建昌古城的文化碰撞,又是别样的体验。

来到古城,不能错过的是这里的当地美食。开了46年的城门洞牛肉馆,就是西昌几代人的美食记忆。二两切好的牛肉、就着热气腾腾的米粉,从味蕾迸发出的,是这碗平凡却不平淡的米粉,带给游客的专属于建昌古城的味觉体验。

建昌旅游景点哪个最好(颜值与实力并存)(3)

信步涌泉街,房檐下高挂的灯笼,为小巷增添了更多文化符号,吸引着不少古风爱好者徜徉打卡,瞬间有种穿越的错觉。巷子内的稻鸿书院不仅有各类书籍,还有咖啡馆、一茶一味的茶室,现代与复古融合的展厅、活动室、藏书阁,以及调性满满的私家后院。在这里,时光可以尽可能慢下来,重拾久违的悠然自得。

沿着南街的麻石窄道走进小庭院,就到了张家大院。经过革新改造,这里成了韬鸿书院,沉醉在角落享受阅读的快乐,解锁这座古城的新魅力。翻新后的萧家大院,集画室、文创及茶饮为一体,在这里品茗是最佳的选择。

看展赏戏 动静皆宜的生活情趣

改造后的建昌古城,不仅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更在业态上推陈出新,众多的主题展馆,将民俗文化囊括其间。

建昌旅游景点哪个最好(颜值与实力并存)(4)

兰花展、摄影展、书法展……自建昌古城开街以来,各类文化展览层出不穷,加之已完工的7处不可移动文物建筑,分别都开设了蜀绣、茶马古道、唐卡博物馆、建昌美术馆等,还建设了城墙遗址公园。北街上,西昌民俗文化博物馆、非遗坊、雅石轩、根雕展等等,让人在吃购游乐之余,从更多的视角了解了古城风韵。

经过改造的宝丰豫号,如今成了凉山文化体验公馆,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的彝族服饰和汉藏绣画。穿过玉璧巷,府街旁是何家大院•建昌锦绣博物馆,近距离观赏凝聚了人文精神的绣画,在一针一线中了解民族风情。

一定不能错过的,则是古戏台的热闹非凡了。傍晚时分,随着锣鼓声响起,戏楼前就逐渐被游人包围。青红白脸、隽永声调,戏台上演的各种戏曲剧目,以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应接不暇地送来精神艺术大餐,无疑又掀起这一天的另一次高潮。

重报集团记者 郑旭鹏 图片西昌市委宣传部、西昌市文物管理所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