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采集完成通过后要做什么(会计信息采集是什么)

直接步入正题:

信息采集的目的

信息采集,实际上是在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以后,官方对会计人员进行建档入库。因为今后对会计人员的认定依据不再是是否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而是看是否纳入了会计人员信息库(信息采集后自动入库),以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人才选拔培养、参加职称考试、会计人员诚信建设以及其他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与服务也都会以会计人员信息库中的信息为准。

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由各省市组织实施,会计人员信息定期上传财政部,后续各省市间会计人员信息的调转也将依据会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一次采集,全国认可并有效。

采集范围

信息采集对象是全国范围内的所有会计人员,具体包括如下岗位:

1.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2.没有从事会计工作但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的人员。

在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总会计师的人员,也属于会计人员。

会计工作具体是指:

1、出纳;

2、稽核;

3、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核算;

4、收入、费用(支出)的核算;

5、财务成果(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核算;

6、财务会计报告(决算报告)编制;

7、会计监督;

8、会计机构内部会计档案管理;

9、其他会计工作。

意思就是说只要你从事会计相关工作,或者持有会计类职称证书,就应该进行信息采集,以后对会计人员信息的判断,都将以这个系统数据作为依据。

注意!在校生还未参加工作,不需要计算会计工作年限,也无法参加中、高级考试,同时,在校学习可以视同完成继续教育。所以可以等毕业后再采集,没有影响的。当然具体情况还是以本省规定为准。

采集方式

信息采集全部都采用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的方式。

会计人员登录所在省财政部门官网(或单独的会计管理网站)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系统,按要求如实填报上传相关资料,确认无误后提交即可。

财政部门会计管理人员根据提供的相关资料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审核,需要上传的资料有身份证(或居住证、学生证)、学历学位证、职业资格证、工作证明等,部分信息不需提供证明材料,以会计人员填报为准(承诺制)。

各省会有个别小差异,请以所在省规定为准。

属地原则

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实行属地化原则。

1.在岗会计人员按工作单位所在地行政区划进行采集,即在系统内填报工作单位所属市、县(市、区),工作单位在外省的在所在省采集(请关注所在省市财政部门相关信息),省内单位派驻外省的按省内单位采集。

2.非在岗人员在其户籍所在地、居住地或学校所在地中任选其一进行采集。

具体情况参见本省有关规定。

采集时间

各省每年都会有一个集中采集时间,以各省公布为准,今年刚考过初级的同学们错过了本省的集中采集时间也没关系,集中采集后新增会计人员可随时进行采集。

会计信息采集完成通过后要做什么(会计信息采集是什么)(1)

其他省份消息,敬请关注

END

会计信息采集完成通过后要做什么(会计信息采集是什么)(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