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10多年前,中国从日本引进高端葡萄品种“晴王”,因其带有玫瑰香气,国内一般称之为“阳光玫瑰”。2009年,澧县成功引进阳光玫瑰。短短十多年,全县阳光玫瑰葡萄园已发展到5万多亩,成为国内最大的阳光玫瑰葡萄生产基地。2011年,“澧县葡萄”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澧县成为名副其实的“南方吐鲁番”。

阳光和玫瑰的味道

澧县的阳光玫瑰,多为中熟品种,在洞庭湖区独特的阳光、水、土等条件下,阳光和玫瑰的味道十分突出。

随手摘下阳光玫瑰,用甜度检测仪随机测试,甜度接近18度!

这个甜度,正是澧阳平原日照充足、湖区水分充盈、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所造就。

细看阳光玫瑰果粒,好似闪耀着光芒的绿宝石。

如何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吃葡萄不吐葡萄皮)(1)

8月1日,澧县农源葡萄专业合作社葡萄棚,该合作社理事长熊斌在采摘“阳光玫瑰”葡萄。

咬一口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水润饱满、脆滑爽口、馥郁香甜,葡萄的果香中带着玫瑰的花香,丝丝缕缕萦绕舌尖。

阳光玫瑰口味香甜,对管理要求极高。

春季重养根,夏季要疏果。按照标准,澧县的阳光玫瑰,一个枝条只留一串,每串55至60粒,每粒15克至20克,一级果穗重1公斤,亩产控制在2000公斤左右。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由“安芸津21号”“白南”杂交而来的阳光玫瑰,继承了两种葡萄的优点,不仅具有“粒大、无籽、甜度高、酸度低、带有迷人玫瑰香气”的特点,而且果皮脆薄,可以轻松入口、不苦不涩,满足了人们“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美好愿望。

如何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吃葡萄不吐葡萄皮)(2)

澧县“阳光玫瑰”葡萄园已发展到5万多亩,成为国内最大的“阳光玫瑰”葡萄生产基地。(本版照片均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持 摄)

从树上摘下一串阳光玫瑰,直接放进嘴里,牙齿轻咬,瞬间果汁四溢,果皮薄到可以忽略,甜而不腻,没有酸涩感。

近年来,县葡萄办年年组织果农培训,村村培训技术过硬的“二传手”,做给农民看,手把手传技。

县农业农村局搭建“葡萄智慧管理平台”,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种植档案可查询,每一批葡萄质量可追溯,确保了“舌尖上的安全”。

“越来越多的阳光玫瑰,摆上普通大众的餐桌。”县葡萄办副主任刘海清轻轻摘下一颗阳光玫瑰放入嘴里,边吃边说,“搞农业,农民要赚钱,饭碗要端牢,餐桌要丰富,这些都是硬道理。”

专家说

挑好“金扁担” 多赚“金豆子”

省植保植检站站长 李毅

人见人爱的阳光玫瑰葡萄,全国种植面积已超100万亩。

受供求关系影响,阳光玫瑰价格也逐年回落。在澧县,今年一级果每公斤20元,虽然利润依然可观,但对比前几年,价格明显走低。

阳光玫瑰,前景还“阳光”吗?答案是肯定的。

从产业发展来看,现在才是阳光玫瑰发展最好的时候。

如今,阳光玫瑰价格回归理性,种植户有合理利润,普通大众消费得起,产业进入稳定发展期。而在产业发展稳定期,想多赚“金豆子”,要下真功夫。

眼下,澧县葡萄产业要擦亮绿色名片,树牢“质量为王”理念,引领产业再升级。

擦亮绿色名片,关键要推广全程绿色种植:撑起“保护伞”,实施避雨(棚)栽培;“穿衣戴帽”,实施果穗套袋,防尘、防病虫;安装防鸟网,防鸟啄;推广水肥一体化,精细施肥;合理整枝修剪,为植株“瘦身”,控制“体重”,提高抗病虫能力。

还要强化对葡萄上市的“身份证”管理,做到每一串阳光玫瑰葡萄质量可追溯,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引导果农挑好“金扁担”,多赚“金豆子”。

如何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吃葡萄不吐葡萄皮)(3)

来源 |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 张尚武 胡盼盼

编辑 | 夏鸿 赵泽琴

校对 | 张永琼 伍梓琪(实习)

审稿 | 刘颖

如何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吃葡萄不吐葡萄皮)(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