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下山暖洋洋李克勤(给山里娃插上音乐翅膀)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太阳下山暖洋洋李克勤(给山里娃插上音乐翅膀)(1)

“承诺兑现了!目标实现了!我太幸福了!”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中国交响乐团(原中央乐团)退休女中音歌唱家李克,在现场聆听了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后激动地说,“的讲话再一次激励了我们,扶贫大业仍在继续,坚决不返贫是我们在场所有人的新承诺!”

再过两个月,这位老艺术家就70岁了。近3年来,李克的生活几乎是“两点一线”。因往返于北京与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之间近百次,李克攒下了厚厚的一摞高铁票。她每年有近一半时间在静乐支教,而另一半时间则在北京的家中准备支教材料。这些高铁票记录了她奔波的足迹:从北京到晋北,千里之遥,和谐号动车的轨道联结起李克和她的合唱团。

回顾这几年的扶贫之路,李克感到很幸福,她亲手浇灌了这片曾经贫困的土地、见证了扶贫工作开花结果的时刻。

一片文化贫瘠之地、一所偏远而封闭的小学、一群调皮的“问题”学生……直到一位音乐教师的到来,一支童声合唱团的诞生,一切渐渐发生了奇迹般的改变:合唱中,孩子们的天性被解放、心智被启迪……谁能想到,电影般的剧情“照进”了现实。李克的扶贫事迹也被同行称颂为现实版《放牛班的春天》。

文化和旅游部对静乐县的帮扶始于1995年。20多年间,文化和旅游部先后派出22批工作队、26位干部到静乐挂职扶贫,并持续组织优秀艺术家赴静乐辅导学生、教师等群体,成效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李克的“种”文化举措无疑是文化和旅游部对静乐“扶智”“扶志”工作生动的例证。

“我始终坚信,艺术有直击人心的魅力、改变人生的魔力。”李克感叹,“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又特别解释了‘扶志’和‘扶智’这两个词,我当时内心非常激动,因为事实证明,我们的‘实验’成功了!路子选对了!方法用对了!”李克骄傲地说。

太阳下山暖洋洋李克勤(给山里娃插上音乐翅膀)(2)

李克在静乐指导合唱团排练 卢 旭 摄

艺术激发自主脱贫原动力

李克与静乐的相识始于一架钢琴。2018年,中国交响乐团来到静乐演出,当《走进新时代》的优美旋律在青年钢琴家李舒曼的指尖缓缓流淌时,她没想到正弹着的这架钢琴是自己的母亲李克捐赠的。此前听说中国交响乐团要赴山西开展基层扶贫演出,李克决定为静乐捐赠一架钢琴。“不能因为硬件条件限制了发挥,国家艺术院团不能因为下基层就降低艺术水准。越是到基层演出,越要把原汁原味的作品奉献给当地观众。”在李克看来,基层观众的期望不但不能被辜负,甚至一点儿折扣都不能打。只有保障硬件条件,才能保障高质量演出水平,有了“国家水平”,大家才会停不住向往、放不下追求。

李舒曼每次给她讲起山西扶贫的点滴故事都让李克有去看一看的冲动。于是,在捐赠钢琴后,李克做出了一个决定:去静乐帮扶,以自己的声乐特长为静乐的文化脱贫做点实事。

在静乐走访考察后,身为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及群众合唱委员会副主任的李克发现,曾有一些合唱艺术团体来静乐进行文化扶贫,但每次来都不过是把大家组织到一起唱几天,不同的只是换队伍、换曲目,群众很难接受到系统的合唱培训。“要打破这种模式,静乐应该拥有自己的音乐教育力量。”经过反复思考,李克决定培养静乐的合唱团,改变静乐缺乏音乐教育队伍的现状。

在李克的一次次往返中,静乐在短短半年间组建了史上第一支教师合唱团和3支童声合唱团。“刚到这里,我就看到这里有适宜合唱艺术生根发芽并枝繁叶茂的土壤。”李克坦言,改变静乐的贫困需要从人的内心深处给予激励,而合唱这种集体艺术形式就是最好的方式,非常适合这里;同时,虽是贫困县,但静乐有历史、有底蕴,更是革命老区,有着很多音乐教育从业者与一大批音乐爱好者。“我就是从最基层一步步走到国家级舞台上的。我理解他们,他们需要我。”李克说。

李克每次到静乐县都把教学任务安排得满满当当。现场授课时,教室里总是站满了学员。她惜时如金,白天省下吃饭的时间,深夜还要加班备课。“上午是教师合唱团,下午是3个学校的童声合唱团,晚上还要辅导艺考生,李老师太拼了。”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感叹。除了现场授课,李克还坚持每周网络授课,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最为严峻时,即使身不在静乐,但她每天持续线上互动教学,让所有学员的水平不断进步。

合唱唤起斗志,从“心”誓拔穷根

灰白时髦的卷发、挺拔的腰身、爽朗的笑声,让所有初见李克的人都能第一时间感受到她的人格魅力,铿锵的语调总是吸引着山里娃的目光。“一张随时能定格在‘O’形的嘴总能随心所欲唱出动听的歌声,让我们陶醉其中。”这是静乐县爱乐希望小学的音乐教师马丽峰初次见李克时的评价。马丽峰在这所由文化和旅游部援建的希望小学工作了20多年,李克的到来为她业务精进提供了助力。“无论是口形、用气、唱法,她都会一遍一遍示范。她还常常教导我们,要让自己变得有价值,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她的言传身教中,作为学生的我们不断规范自己。”

“当我看到她走路不灵便的样子时,我总能想到老师在求艺路上付出的辛苦与汗水,感受到一位专业艺术家的敬业精神。我现在眼前便浮现出她提着一摞厚重的书本步行到快递点为我们邮寄音乐资料的情景。”32岁的静乐一中教师张建岗说,“李老师总是说,只有提高教师的合唱水平,一棒接一棒,才能把声乐事业源远流长地传下去。”

一年多前,记者采访李克时,谈到这4支合唱团的发展,她希望把静乐的童声合唱团在两年内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合唱团,给静乐的山里娃插上音乐的翅膀,飞到北京去,飞到国际合唱节去;希望通过参加大型比赛,让山里娃与大城市的孩子拥有一样宽广的视野,让他们的未来拥有更多可能。“我想要留下一支带不走、有能力的园丁队伍,进而一代一代地教授、传承下去。等新一代成长起来,他们的身心就不会再‘贫困’。”李克对教师合唱团也寄予厚望。

如今,这些都实现了。李克在静乐土壤栽种的艺术种子生根发芽并一朵接一朵地开出了花。

在最新一届的2020中国国际合唱节中,静乐县教师合唱团获得金奖,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个夺得金奖的县级合唱团,而同样由其指导的童声合唱团也获得了银奖。在她的帮扶下,合唱团里有了第一位考上大学音乐系的研究生。如今,在教师合唱团和童声合唱团的带动下,静乐又组建了老年合唱团,规模正逐渐壮大。合唱艺术在静乐蔚然成风,而这种团结的艺术更激起了人们自主脱贫、劳动致富的斗志。

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

“这些老师、娃娃如今更听你的。”静乐县的干部常跟李克开玩笑,说她在当地比干部更有威信,说话更好使!在她看来,文化扶贫对基层贫困地区滴滴浇灌、丝丝浸润的持续影响越来越大。

采访中,记者时常联想起她年轻时在舞台上表演的情景。也许正如她所说,艺术家的舞台无处不在。“走下表演的舞台,走上扶贫更大的舞台,我的人生从没有离开舞台。”在李克看来,扶贫是她目前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若再过10年回望此刻,我一定还会觉得这段经历是我人生浓墨重彩的部分,能融入这举国上下浩浩荡荡的扶贫大业中,我感到幸运且无憾。”

李克坦言,受到表彰是荣誉,更是责任。如今她和其他扶贫干部思考最多的问题即后脱贫时代如何不返贫,让基层百姓过得更好。“吃饱穿暖绝不是我们扶贫的最终目的,老百姓精神生活再上一个层次,社会文明才能再上一个台阶。所以,要用艺术点亮希望、用文化燃起斗志、用知识武装头脑,我会继续探索。”

如今,李克几乎日日在“云”指导合唱团排练,为今年5月静乐的献礼建党百年合唱音乐会做筹备,她也如同蓄势待发的离弦之箭,时刻准备着重返静乐。“如同歌中所唱,‘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目前,我的所有幸福感都来源于静乐的他们。他们脱贫了,笑着,唱着,我就感到无比幸福!”

作者:薛帅

编辑:宋雨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文旅之声,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平台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