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电影女性(那些改变我的女性电影)

说起女性主义电影,很多人就会想到女权,但女性不等于女权。提到“女权”,总会想到运动,抗争,随之而来的就是那些不平等,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政治性,而“女性主义”是个中性词,不带多少政治色彩。

高晓松在《晓说》里《大女主与大导演》这集中,谈到女性主义电影时说,过去大多数女性题材的影视作品,说到底还是受到男权思维的影响的,比如清宫戏虽然都是女人的勾心斗角,但这些人斗来斗去,争来争去还是围绕一个男人在争斗,许多影视作品里的女性要强大,要成长,要爆发,要突破,都得依赖男性的刺激才能完成,正如《大小谎言》里一群女人合力干翻暴力男,看得人大快人心拍手叫好,但这始终没有绕开女性必须受到来自男性的刺激才能反抗的老路,而近两年出的作品,如《利器》则跳出了这个限制,《利器》里的三个女人自成一台戏,男人被最大限度的弱化,小女儿作恶是为了得到母亲的爱,大女儿自残是为了摆脱母亲的控制,母亲作恶是为了满足扭曲的心理,这部剧里的女性,她们的痛苦与自救都是她们本来的模样,不是男性摧残下被激发出来的模样,高晓松认为,这种创作思路,才是真正的女性主义电影。

冷门电影女性(那些改变我的女性电影)(1)

他这个观点很高级,但在我看来还是有点狭隘,女性主义电影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不应该被那么狭义的看待,我始终认为,主角是女性,故事以女性为核心,着重表现不同女性内心世界,情感变化的电影,都属于女性主义电影。在这些电影中,也许你能看到一个女人的成长,也许能看到生活的更多可能性,也许能唤起你内心深处的渴望,也许你能获得改变的勇气,也许能让你更加看清自己的内心......看完能给你带来改变的作品,就是一部成功的女性主义作品。

这篇文章挑选了10部我最爱的女性主义电影,每一部都曾经在我心里留下长久的回响,有些哪怕已经看完八九年,也还是会时常想起曾经触动我的瞬间。经典不朽的艺术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一旦你接收到了这些作品传达的东西,它就会扎根于你的心底,可能你一辈子都不会想起,也可能在你绝望无助的时候,它会从心底冒出来,让你看清这一切。

《野马》

电影讲的是土耳其北部的一个村庄里,发生在五姐妹身上的故事。五姐妹在海边与男孩们嬉戏打闹的画面,被邻居看到后,流言开始满天飞,作为惩罚几个女孩被长辈们关在屋里,告别学校,告别朋友,也告别了自由。她们被迫在家里学习礼仪规范,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妻子。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就此被粗暴的打断,姐姐们一个个都走上了相亲嫁人的道路,而嫁人不过是从一个牢笼跳到另一个牢笼而已。

这是一部看的人极度压抑的电影,越压抑越绑不住急需解放的肉体和天性,新婚夜新娘没见血,男人带着枪拉着新娘去医院……这些以为离我们很远的事,都在真真实实发生着。电影用了很多镜头来表现五姐妹的美,青春的美,肉体的美,与这些美形成对比的,是男权家庭下的丑恶,黑暗中点亮又被吹灭的灯,摸索着对这群少女干着猥亵勾当的家长。在这一切的不公与压迫面前,唯有反抗才能自救,最后的逃离是最有力的反抗,选择自杀是无声的反抗,那句“我睡了全世界”更是一种被无力感包裹后的自毁式的反抗。

冷门电影女性(那些改变我的女性电影)(2)

《安东尼娅家族》

二战后,安东尼娅带着女儿回到了家乡,本打算母女二人开始新的生活,却在机缘巧合下组建了一个安东尼娅家族。

电影讲的是一部家族史,只是这部家族史里没有男人的位置。这部可以和《野马》连起来看,《野马》里的女人从懂事起就在被训练成为一个妻子,而这部里的女人一个个独立而豁达,男人被当成了生育的工具,她们不是一群怨妇,也没有对男性表现出抗拒与排斥,而是热爱生活本身,这群女人中,有人享受着男人的陪伴,有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有人体验着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总之她们都在随心所欲的生活着,真正活成了自由的样子。

冷门电影女性(那些改变我的女性电影)(3)

《回归》

酒鬼丈夫意图性侵养女被反杀,得知这一切的女主拉曼查决定保护女儿,独自抗下这一切,从处理尸体,到掩藏血迹,再到离开城市,回到家乡重新开始,拉曼查带着女儿完成这一切后,迎来了新的开始。

阿莫多瓦的女性电影很多很多,《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我的神秘之花》、《崩溃边缘的女人》、《破碎的拥抱》都在拍女人,伟大的,神秘的,疯狂的,脆弱的......各种各样的女人都被他拍了个遍,在这么多部里选择《回归》是因为这部里的拉曼查集所有其他主角的特质于一身,她既有《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里的坚强,又有《崩溃边缘的女人》里的包容,还带点《我的神秘之花》里的神经质,最后还有点《破碎的拥抱》里的冒险.....回归故乡的她一层层剥开往事的面纱时脆弱的令人心疼,但在沾满血迹给邻居开门后被问到脖子上的血迹是怎么回事时,云淡风轻的一句女人那点事时的镇定又不禁让人敬佩,总之是个很迷人的女人。

冷门电影女性(那些改变我的女性电影)(4)

《受影响的女人》

尼克是个勤恳的工人,他努力工作,挣钱养家,深爱着妻子Mabel,一心只想要安稳的生活,但Mabel是个有点神经质的女人,经常“无来由”的发疯,搅得鸡犬不宁,这个家庭在很长时间的小心翼翼后,终于迎来了爆发。

《受影响的女人》是卡索维茨自编自导的作品,他站在丈夫的立场用反思的角度写下Mabel的故事,想让观众明白,为什么这么一个看似拥有美满幸福的女人会走向疯狂,前半段我们只看到Mabel的疯,但到后半段,当把镜头聚焦于尼克后,会发现这个男人暴躁的一面,他对妻子缺乏同情,缺乏理解,缺乏真正的欣赏,当他看似开明的说着“做你自己”时,实际是在要求Mabel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这是我看的第三部卡索维茨,从《首演之夜》,到《爱的激流》,再到《受影响的女人》,每一部看到最后三十分钟,都哭的停不下来,我太爱这个男人了,他的作品有一种直击灵魂的能力,痛苦,焦虑,无助.....这些无形的情绪,附着在女主吉娜·罗兰兹的身上,都有了形状,让人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

冷门电影女性(那些改变我的女性电影)(5)

《天涯沦落女》

莫娜是一个流落街头的人,不知道她从哪来,也不知道她要往哪去,她背着大包四处流浪,有时与其他流浪汉结伴同行,有时又选择自己独自上路,有时以为她会在一个地方长久待下去,有时又因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重新背起行囊.....

瓦尔达说,她选择拍女性电影,不是为了争取什么,也不是为了标榜什么,而是她观察到了身为女性在这个社会上的艰难之处,作为导演,她选择用自己的镜头把这份艰难记录下来。

带着这段话来看《天涯沦落女》,也许更能理解这部电影想表达的东西。一个漫无目的沦落街头的女人,这一类型的电影主角换成男性就很常见,但主角为女性的电影则几乎见不到,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故事发生在女性身上的代价太大了。电影中瓦尔达始终没有去解释莫娜的动机,她只是记录下莫娜的行为,不带有任何的主观解读,余下的留给观众自己去理解,有人会觉得是她自作自受,也有人会看到女性在这个社会上面临的困难。

冷门电影女性(那些改变我的女性电影)(6)

《让娜·迪尔曼》

影片呈现的是让娜·迪尔曼这个中年寡妇的三天,她与儿子共同生活,每天到点准时准备一日三餐,下午会接客补贴家用,生活一成不变也一丝不苟,在狭小的公寓里无声的做着这一切,这看似重复过无数次日子,在第三天迎来了爆发。

这是一部片长将近三个半小时的电影,但看的过程中完全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前面三个多小时的平静,等来了最后十分钟的高潮,其实就算没有最后的爆发,我对这片的喜爱也不会减少分毫,因为生活就是这般无趣,男人有男人的规律,女人有女人的重复,表面不一样,内里都是一个模子,只是电影之所以成为艺术,一定要高于生活才能达到大爆炸的效果。

冷门电影女性(那些改变我的女性电影)(7)

《末路狂花》

生活压抑的家庭主妇塞尔玛和咖啡厅女招待露易丝约好结伴出游,塞尔玛胆小保守,露易丝大胆奔放,本应轻松愉快的旅行,因为一场意外开始走向疯狂,旅程中塞尔玛逐渐被露易丝调动天性,她开始挣脱束缚,第一次真正学会享受生活。

真正意义上的why women kill,她们踏上旅途是为了逃离男人的控制,途中受到男人的暴力,欺骗,最后还要遭到一大帮男人的追捕,于是她们选择了纵身一跃。塞尔玛和露易丝的成长,在开篇说到的高晓松的观念中,也许不属于真正的女性主义,但连反抗这一步都迈不出,何来的自由呢?

冷门电影女性(那些改变我的女性电影)(8)

《不结婚的女人》

生活安逸美满幸福的都市女性,突遭变故,不得不接受丈夫背叛自己这一事实,面对生活巨变,她该如何转换角色,接受现实,重新开始生活?

在所有看过的女性电影中,这部始终是我的最爱,独立自主不是说说而已,面对中年离异,生活巨变的困境,如何走出困境只是第一步,更大的考验是如何吸取教训,不再为了眼前的安逸,掉回陷阱。片中女主最后的选择没有任何刻意之处,扛着巨型画作的她,在纽约街道穿梭往来,是一个看开一切的中年女最美的模样。

冷门电影女性(那些改变我的女性电影)(9)

《女人步上楼梯时》

妈妈桑keiko独自经营着东京银座的一家居酒屋,战后日本国内物价猛涨,居酒屋的经营日渐困难,keiko一方面用心培养年轻的小姐们,一方面也在内心深处渴望着家庭的温暖,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居酒屋见多了男人百态后,keiko的心境也在悄然变化着。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喜欢成濑巳喜男的女性电影,他镜头下的女性,大多都是温顺,逆来顺受的性格,生活中她们往往被男人环绕,受到男人的伤害,又离不开男人,很多都是一个傻女人的形象,我很不喜欢这样的刻板印象。这种不喜欢的情绪这两年开始扭转,这两年逐渐意识到,成濑镜头下的女性,虽然温顺,逆来顺受,但也坚强,追求自己心之所想,她们确实盲目追求爱情,却也敢于打破常规,独立撑起一片天地,考虑到时代背景,能拍出这样的作品,很值得尊敬。

冷门电影女性(那些改变我的女性电影)(10)

《女人,四十》

阿娥是一个忙碌的中年女人,她终日奔走于公司,家庭之间,公司要她打理,儿子要她照顾,就连患上老年痴呆的公公也成了阿娥一个人的负担,她像个铁人一样奔走忙碌,这一切在家人眼中都成了理所当然,唯有老年痴呆的公公,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许鞍华是个好导演,萧芳芳是个好演员,这两人组合在一起,通过一个四十岁女人的视角,拍出了生活原本的面貌,大家往往只能看到在外打拼的男人撑起了平稳安逸的生活,但在这平稳安逸的背后,满是女人的隐忍和坚强。

冷门电影女性(那些改变我的女性电影)(11)

最后的话

写这个主题的想法半年前就有了,一直没写是因为女性主义这个命题太大了,怕自己写不好,也担心自己过于偏激,只能看到那些片面的东西,决定动手写之后又遭遇了漫长而纠结的选片过程,写完再回头看,这10部确实是我最想推荐的,包含了各种类型的女性电影,有平淡有激烈,有压抑有美好,希望这些电影,能给看到的人带去一丝丝触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