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同字归类(兰亭序里的别字)

兰亭序同字归类(兰亭序里的别字)(1)

兰亭序同字归类(兰亭序里的别字)(2)

兰亭序同字归类(兰亭序里的别字)(3)

王羲之《兰亭序》别字一览表

清乾隆时编成的《三希堂法帖》,收有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冯承素二人临摹的王羲之《兰亭序》。因为《兰亭序》的真迹已在李世民死后随葬昭陵,所以这两个摹本成为我们能看到的最近真的《兰亭序》了——说它就是王羲之的真本,也不算离谱。关于《兰亭序》的书法艺术,我们不去说它,单说王羲之在这篇28行、324字的短文中写下的别字。

首先,我们要明确别字的内涵。别字是确有其字,一般字书、字典都有收罗,但它被用错了地方,被赋予没有的、或特有的义项——而这一特有义项另由其他字承担,此字可谓正字。严格意义上说,别字也是错字。虽然是错字,但在上下文中,一般不足以使读者误解其意图,不妨碍对意义的正确理解。所以,我们说它是别字,而非错字;我们下面考察的,就是《兰亭序》里的这一类字,而且还不少。

兰亭序同字归类(兰亭序里的别字)(4)

兰亭序同字归类(兰亭序里的别字)(5)

《兰亭序》第2行第10字,是“稧”,“修稧事也”。阴历三月三,在水边祓除不祥,带有游乐性的祭祀活动,称为修禊。《论语》中,所谓“浴乎沂,风乎舞雩”,就是后世的修禊。而稧,按照宋代的《集韵》,是禾秆。二字毫不相干,所以,文中此句当为“修禊事也”。第4行第5字,是“领”,“崇山峻领”。《说文解字》:“领,项也。”领,就是脖子。《说文解字》也收有“嶺”(岭的繁体字),意思是“山道”。《说文解字》既有领、嶺,义项各别,分工明确。那么二百年后,王羲之把崇山峻嶺写成领,你能说他不是写错了,不是别字?

《兰亭序》第12行第8字,是“悟”,“悟言一室之内”。《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言。”毛传:“晤,遇。”郑玄嫌毛公解释不够明朗,笺注:“晤,犹对也。”就是说,诗经里“晤言”的“晤”,是俩人面对面的意思;“晤言”,是俩人促膝谈心,推心置腹。《说文解字》有悟字,意思是“觉也”。所谓觉,就是醒悟的意思,它是和迷相反的心理状态。是故,王羲之的“悟言一室之内”,当作“晤”。第15行第8字,是“怏”,“暂得于己,怏然自足”。《说文解字》:“怏,不服,怼也。”《康熙字典》引《增韵》:“怏,情不满足也。”就是说,怏的意思是怨恨。那么,“怏然”和“自足”,逻辑上相互矛盾,实际上不能共存。“怏”应该是“快”字。《说文解字》说“快”的意思是“喜”。“快然自足”:因为感情上愉快、喜乐,所以精神上感到圆满,行为上别无所求。可见王羲之写了别字。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心部》中说:“考王逸少《兰亭序》曰:‘怏然自足。’自来石刻如是,本非‘快’字,而学者鲜知之。”他老先生倒是知道这一点,无奈却要越俎代庖,强为王羲之的这个“怏”字找理由,说“怏,盖倔强之意”。不说它单文孤证,没有确切的文献支持;即便真像段玉裁叮咛的这样,倔强与自足又如何能够圆融共存?真是越描越黑。

《兰亭序》第16行第11字,是“惓”,“所之既惓,情随事迁”。《康熙字典》引《集韵》:“惓惓,谨也,又恳至也。”惓是诚恳的意思。《礼记·儒行》:“笃行而不倦。”倦是懈怠、疲劳、厌烦的意思。所以,王羲之的“所之既惓”的惓,当作倦。第21行第5字,“揽”,“每揽昔人兴感之由”;第27行第12字,即末字,“揽”,“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这两个“揽”,都是看、阅读的意思。《说文解字》:“览,观也。”所以,王羲之用的这两个揽字,都该换成览。关于览和揽的区别,我们不想置词,因为明末的国子监生张自烈老兄,已经在《正字通》中说得明白:“按揽览音同义别。揽,撮取也。溷同览,非。”(转引自《康熙字典·见部》)要之,揽是用手,览是用眼,岂可乱套!

为清晰起见,我们把王羲之在《兰亭序》里的别字做一列表,总括上文。

这么一篇三百来字的短文,写了6个别字,而且我们网开一面,其中两个揽字我们只作一个统计。用计算器除一下,是0.01851,1851。就是说此文的别字率是1.85%。(如果按7个别字算,此文错字率是2.16%。)看来,王羲之老先生,到目前为止,毫无疑问地戴定“别字最多的作者”的桂冠了;借用清朝的头衔,王羲之算是写别字的“铁帽子王”。虽然说头衔越多越好,但这样的桂冠、头衔,我们还是小心检点,不要让他转赠给我们吧。

兰亭序同字归类(兰亭序里的别字)(6)

是风雅的文人聚会,还是紧张的政治密谋?

《兰亭序》让兰亭雅集蒙上了一圈耀眼的光晕,永和九年的这场集会,就像《兰亭序》一样,不断被后人临摹,甚至让无数的帝王倾心,清朝雍正皇帝甚至模仿兰亭雅集,在宫殿里挖掘溪沟举行曲水流觞集会。

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对此充满了向往。但是,唐太宗们不知道的是,永和九年的天空中,悬挂着一轮红月。

月变色,将有殃。

永和九年参加兰亭集会的那些文人雅士,实际上是在强作笑颜。

吴大新是绍兴市的一名学者,因考证《兰亭序》的专著《红月亮》而轰动学界,在书中他对兰亭雅集提出了全新的观点:那不是文人的酒会,而是一次秘密的战前军事会议。他认为,兰亭雅集实际上是一次军事政治集会,邀集人王羲之想凭借自己的人脉,来调和朝中两大政治派别的矛盾。

参加会议的除了王羲之和他的儿子外,还有当地的大姓氏族代表、各级行政长官,其中掌握东晋军事大权的就有6人,他们绝非过去所说的一帮文人。在此次会议上,主题很明确:东晋要北伐,如果北伐,那么谁来统帅?

当时北伐的统帅,有两个人选,也就分成了两派。一个是桓温派,桓温是当时最高的军事统帅,但受到朝廷的猜忌。一个是殷浩派,殷浩是个名士,是东晋皇室用来牵制桓温的。这两派都有人参加兰亭雅集,桓温的儿子亲自来参加,殷浩手下的两个将军也来参加了。

“如果是文人雅集,那么像许询、阮裕、甚至连和王羲之关系密切的道士许迈、高僧支遁等名士没有出席,这说不过去。” 吴大新说。

对于王羲之来说,右将军的职务,使他成为这次会议上的关键人物。右将军不是一个虚职,在当时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

永和九年的中国版图,是又一个“三国演义”,前秦、前燕和东晋三个国家互相攻伐,试图吞并对方,统一中国。

永和八年(352),东晋王师北伐,大败而归。到了永和九年的春天,时任北伐统帅的殷浩亲率大军在淮河与敌军对峙,战事一触即发。

而这次东晋一旦再败,后果不可设想。

和前线的剑拔弩张相比,大后方的会稽,还是歌舞升平。这里非但兵粮充足,而且越王三千甲兵退保会稽,“卧薪尝胆后吞吴”的历史先例,也让丧失了大半河山的东晋王朝,在心理上有了一个最后可以依赖的地方。

桓温和殷浩两个人积怨很深,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秘密,而将相不和在打仗中是很忌讳的。王羲之和两人关系都不错,一个是他上司,一个是他朋友。他想通过兰亭集会调和两人的关系。

但在这次会议上,调和失败了。

“所以你去看王羲之的《兰亭序》,后半段他大声疾呼,带有悲愤的情绪,就是因为这次会议无疾而终。《兰亭序》千古悲凉的密码也就在这里。” 吴大新说。

半年之后,殷浩率领七万大军北伐,以惨败告终,被废为庶人。

兰亭之会,终以悲剧收场。王羲之右将军的政治生命也就此结束。永和十年(354),又逢修禊之日,王羲之再次来到旧地,展开《兰亭序》,临写数十遍,却再也写不出当时的气韵了。

六天后,王羲之辞官而去,舍宅为寺,带着家眷,悄悄归隐了。只留下一泓墨池,一个兰亭,一段风雅传说。

今天,慕名来到兰亭的人,会在曲水流觞边坐上一坐,感受当年的兰亭雅事,但是,没有人留意,在风雅背后还有一场剑拔弩张的政治辩论。也很少有人知道,现在的兰亭,并不是永和九年的兰亭。

我们依照着清朝《会稽县志》的记载,攀登上兰渚山,在密密的草丛中,发现了颓倒在地的石柱,这就是县志中所绘的天章寺。清代兰亭的全址,就从它的脚下铺开,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而这仅仅是清朝绘制的兰亭胜景,东晋时,兰亭背高山长岭,面茫茫鉴湖,气象万千,曲水流觞绝非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么局促和狭隘。

永和九年的兰亭,早已湮没在历史的荒草中。如同《兰亭序》,在王羲之归隐后,也悄然消失了。

兰亭序同字归类(兰亭序里的别字)(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