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友十大专辑排行(盘点个人心目中张学友的专辑TOP5)

张学友十大专辑排行(盘点个人心目中张学友的专辑TOP5)(1)

五:走过1999

这张专辑以简洁凌厉的封面用最短的时间吸引了我的注意,特别是那个大绿球,让我无端联想到了屎壳郎,以至过目难忘。

看见过很多关于那颗球的调侃,本以为都是来搞笑的,不想真在其中发现了文艺范的解读:学友夹着绿球,就好像巨人端详着我们的地球,看在这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新千年之中,这颗星球会发生怎样不同寻常的变化。

然而,这张专辑并没有因为特殊时间节点而刻意做出任何转变,只是继续主打学友一贯擅长的情歌,一如我们的地球也没有因为新世纪、新千年这样的字眼而特意爆发新奇古怪的事件,只是万年如一日地自转公转着。

总得来讲这张专辑里的旋律都很干净、清澈,和那封面一样简约,大半张专辑都是特别抒情的情歌,剩余部分是纯粹地放飞自我,还捎带一点恶趣味,在抒情和喧闹之间没什么过渡,走了极端,导致抒情的有点泛滥,喧闹的又太过嘈杂,在第四名和第五名纠缠不清的情况下,我还是把它放在了第五。

张学友十大专辑排行(盘点个人心目中张学友的专辑TOP5)(2)

“你好毒”跟“坏x5”这种歌如果全专里面只有一首我会感觉挺好挺新奇,问题是这张专辑里同时存在“你好毒”、“坏x5”、“留给自己一个晚上”、“放弃你”四首歌,旋律机械重复,词也没有嚼头,严重减分,把三首非主流气质的歌曲“你好毒”、“坏x5”、“留给自己一个晚上”怼在这同一张专辑里,竟让我感觉它们最大的意义就是丰富了学犮非主流生涯。

“心如刀割”和“她来听我的演唱会”两首歌几乎独挑大梁,虽然除这两首之外也有好听的单曲,但是都太小巧了,词曲编都偏简单,旋律内容不够大方,很难撑起专辑的主体。

“心如刀割”中,伴奏中的提琴声即使单拎出来也很好听,点点滴滴的钢琴声仿佛水珠弹落的声音,结合伤感的歌声让人不自觉联想到冷雨或者眼泪,快到那句“不觉我说着说着天就亮了”时,音乐跟着缓缓升高,变得更加清亮,好似真的有阳光悄悄挥洒过来,见证了一夜未眠,伤感也随着日出释放,副歌部分的和声非常柔和,把情绪托举得恰到好处,个人觉得这首歌的歌词本身不是特别出彩,不过好在开篇两句写得很有记忆点,有点互文的意思,只写了天是灰色,心是蓝色,但其实天和心都是灰色的,也都是蓝色的,整个世界都是苦涩的。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歌词动人,曲子平淡,初听不是很喜欢,但这首歌词曲结合,表达效果极好,歌曲就像一种语言,词和曲都在为这种语言的表达而服务,平淡的旋律唱出悄然流逝的岁月,一段段重复的副歌与不重复的主歌,唱着螺旋上升的人生进程,曲末的掌声更是把听众拉入演唱会的情景之中,歌曲结束,聚焦回现实,如梦初醒,另外,这首歌编排简单,一把吉他,一个人,就可以演绎得很好,这也令这首歌的生命力变得更加顽强。

“二分之一的幸福”中,简约清新的伴奏和顿挫较多的旋律让这首歌听着比较冷冽,“若即若离”四个字唱着简直就跟说着一样自然,两个“若”字一低一高,生动演绎一即一离,后面“怎么追也追不住”,“怎么管也管不住”两句都会在“怎么”两音之后快速升调,强调“追”和“管”两字中的情绪,到了“也”之后旋律又要迂回一下,和前面高声唱出的二字形成对比,让“追不住”和“管不住”的遗憾更加鲜明,这里我一直提歌词是为了方便表述,没有先词后曲的意思。

张学友十大专辑排行(盘点个人心目中张学友的专辑TOP5)(3)

这首歌首先旋律就已经能很好地表达出上述场景了,即使把词拿掉它也注定适合用于讲述只得一半幸福的故事,我个人算是比较喜欢这首歌的,不过我自己唱时会觉得有点别扭,可能是由于这歌很多地方升降略陡的缘故。

“走过1999”和“好呆”都是我很喜欢的冷门歌,前者像深秋,清冽凄美,后者像初秋,凉爽惬意,“走过1999”里的手风琴声给这首歌加了一层复古滤镜,结合歌名,容易勾起一些念旧情怀,“好呆”开头处学友哥气息奄奄式的唱法处理比较容易把人劝退,但完整听下来,其中藕断丝连的节奏十分带感。

“认床”是一首很简单的小曲,它本身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它歌词写的情景明明很宽泛模糊,却偏偏要强调一笔是5月8号,有点硬蹭当年五八事件热度之嫌,没有见过太官方的说明,我一直默认这首歌想描述的是五八事件遇难者的亲属们的心情。

张学友十大专辑排行(盘点个人心目中张学友的专辑TOP5)(4)

四:我不后悔

这张专辑整体听感比较累,总觉得它在有意增加上口难度,有时会故意把旋律走向弄得古怪,增加顿挫与转折从而增加记忆难度以规避口水歌,徒增传唱难度,另外“离人”后面紧跟着“放过我”这种歌,这样大起大落的顺序安排我也整不明白是好是坏。

我个人非常喜欢里面的“不后悔”、“深海”和“离人”,剩下的歌曲中虽然也有认可度很高的优秀作品,比如“你最珍贵”,但我对于它们没有什么太想聊的。

“不后悔”初听时并不喜欢,嫌它太过质朴,但隔了一段时间再折回来又觉得它很耐听,其中很突出的是每句话里的轻重音处理,在旋律较为平缓的情况下,正是轻重错落丰富了它的听感,另外这首歌在开头结尾处的伴奏都有一种渐进渐出,渐近渐远的处理,铺开了这首歌的空间感,在情绪最激烈的地方,伴奏也只是采用了很简洁清晰的鼓点配合一段主要旋律,听起来非常干净,让人把注意力聚焦在人声部分的情感表达,在伤感情歌里,这首歌给我感觉属于那种位置很深的伤,不显露于表层,所以不扎眼,不惨烈,但实际往往比外伤更加致命。

张学友十大专辑排行(盘点个人心目中张学友的专辑TOP5)(5)

“深海”初听我就很喜欢它的意境,开头的钢琴声就像是从海面上方透射进来的阳光,随着波澜浮动,副歌的旋律层次感分明,歌词也配合得很好,“爱潜入一片蓝蓝深海,在心深处摇摆”,不但句尾字押韵,头一个字也押着相同的韵脚,让句语句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微妙,就好比两个踏板之间的衔接,歌声伴着音乐的节奏和鼓点层层迭送,仿佛真的有什么东西在向海水深处递进。

这首歌人声部分沉稳内敛,没太多发挥激情的空间,对应着外表上风平浪静的那一面,而内心深处暗潮澎湃的另一面则由伴奏进行补位,第一段结束后的间奏直接把感情升上了新的台阶。

“离人”开篇口哨一出就给人凛冽之感,但是学友哥的声音却有种朦胧温暖的感觉,好像离人刚刚远去,温存尚未消去,故事的主角还没有完全接受这场告别,心里空荡荡的,浪漫,思念,茫然,忧伤,寒冷,遐想,全在那空缺中纠缠。

歌词头两句的叠词与对仗就非常漂亮,银船摇摇晃晃,悬在绒绒的天上,把静景化为动态,又好像在暗示被泪光模糊的视线,下一句的“蓝蓝”无论是修饰还是押韵,都用得十分巧妙,到这里叠词已经用得很漂亮了。

没想到还能再来一句“行李孤孤单单散散惹惆怅”,叠词用在了实物上,而非单纯的情绪形容,让歌词多了一分内敛,把发挥空间留给了听者,这些叠词与歌曲连续在两音之间交替的旋律搭配得浑然天成,副歌部分的长音总是在放出去之后,又要在下一句把情绪收敛回来。

歌词中的“第五个季节”既可以理解为超脱了四季,只存在于不属于现实的世界里,也可以结合那句“字典里没春天”,理解为跨过了夏秋冬,却没能迎来春天的轮回,进入了比冬天还要寒冷荒芜的时节 。

“别提你的心”和“冷树叶”比较符合我一开始说的那种刻意增加上口难度的歌,“别提你的心”旋律走向又偏又怪,我一直觉得第二段副歌之后那段间奏有些突兀,割裂气氛。

张学友十大专辑排行(盘点个人心目中张学友的专辑TOP5)(6)

“冷树叶”的旋律有种不断向下锤击的沉沦感,却由于旋律顿挫得有点用力过猛,显得离散,把伤感中的沉沦给稀释了大半;“回家的路仿佛太远”听着不知道为什么有种青春伤痛文学的感觉,就是很简单,很容易灌进脑子里,但没啥耐人寻味的东西。

“放过我”我第一次听的时候真的莫名被歌词戳了笑点,听完倒是没什么感受,就记着什么“眼睫毛还没我多”,什么“他不是眼花就是被逼迫”,还好全专就只有一首这么滑稽的歌;总得来讲,只有“回家的路仿佛太远”让我觉得很水,其他的歌还都算是各有特点,生态位分布得比较平衡。

张学友十大专辑排行(盘点个人心目中张学友的专辑TOP5)(7)

三:想和你去吹吹风

97,98,99三年的国语专辑里,“想和你去吹吹风”其实反而是我最不偏爱的那一张,但我还是让它在我自己的主观榜单上压过了“不后悔”和“走过1999”,一方面是内因,这张专辑的单曲质量比那两张更加平稳,整体听感更为顺滑,没有太拉后腿的作品,另一方面是外因,它发行于97年,里面难得出现了一首主题为乡愁的歌曲,使它多了一丝特殊意义。

这张专辑和“走过1999”一样,偏向精致,不是很大方,但是这种倾向比“走过1999”稍轻一些,歌曲搭配安排得也比较合理,有点整体性,开篇两首歌风格相对大气空阔,跟着衔接内容洒脱活泼的“自由”,之后两首歌比较求稳,没有大喜大悲,从而平滑过渡到轻松愉快的“隐形眼镜”,后接旋律欢快但内核是乡愁的“纽约的司机驾着北京的梦”,再转到表里都伤感的“演”,倒数第二首“毛衣”是我觉得在这张专辑里比较无力的一首,最后以“什么世界”来兜底,有点呼应开头两首歌曲那种外放的情绪。

“想和你去吹吹风”,明明是同名主打,我却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它,直观感受就是一首很深情很典型的广义情歌,但是这里并没有纯粹的伤感或者喜悦,而是世事、浮沉、爱恨与喜怒哀乐的交织和杂陈,歌声起初像是游荡在繁华都市中的风,到副歌处,好似从逼仄的钢筋水泥森林中奔涌出来,化作了豁然开朗的海风。

张学友十大专辑排行(盘点个人心目中张学友的专辑TOP5)(8)

“三天两夜”别的地方都很好就是歌词有一点逊色,诸如“只要体会,不必了解”之类的词,含义都比较虚,像是主要考虑音韵唱着舒服而写出来的,确实做到了朗朗上口,但在内容表达上就弱了一些,好在伴奏十分给力,颇有气势,加上学友向来气息充沛的演唱,让这首歌在歌词缺位的情况下依旧冲击力爆棚。

开头的清冷的竖笛独奏和结尾的吟唱首尾呼应,使凄清孤寂的气氛贯通全曲,更加强调这首歌的基色,另外这首歌的副歌部分给我感觉在情感表达的激烈程度与音高升降的激烈程度之间做得比较平衡,唱到“三天两夜”的时候迂回着升上去,之后也没有继续飙高音或者玩大起大落,而是平缓地把调子降下来,张弛有度。

“自由”我个人不是太有感觉,可能亮点主要在于伴奏的中比较随性的音效混搭,特别是背景中笛子声和哼唱声的搭配,恍惚中会觉得哼唱声就像随意吹出的笛声,而笛声又像随性发出的哼唱声,让自在贯穿整首歌。

张学友十大专辑排行(盘点个人心目中张学友的专辑TOP5)(9)

“台北不是伤心地”和“火花”中规中矩,旋律不难听但是放现在听会感觉有点套路化,“台北不是伤心地”的歌词有某种青春文学的味道,这几张国语专辑里这个人作的词都会给我这种相似的感觉。

“纽约的司机驾着北京的梦”没有选择正面煽情,而是采用欢脱跳跃的曲风演绎乡愁,更多地去勾勒故乡的美好,而不去聚焦两头牵挂,不能归返的纠结,背景中二胡的声音是为点睛之笔,点出客居者们心底不能回避的思念与忧愁。

“演”的曲风本身就有点戏剧味,调子起伏范围不大,像是在唱念白,学友哥一向擅于演唱结合,把原本没有大开大合的旋律演绎出了丰沛的情感,同时歌词紧扣主题,全篇都在玩味演艺元素,旋律频繁反复,像是两个人轮流在舞台上来来去去,离离分分,总是不能同时登场,却同时置身于同一出苦情戏,这首歌在我心目中属于那种特精巧的类型,我本人其实不太偏好这类歌曲,关于这首歌有个搞笑的经历,我一开始听这歌不看歌词,不小心把一句词听成了,“我的祖(出)先(现)都由你决定”,我直接打出很多问号。

 “毛衣”这首歌非常简单,我本以为它会走朴素路线,结果编曲选择了偏闹的路线,和它的小身板不太搭调,听上去莫名廉价,不过它可以作为一个调剂品用简单的小旋律去缓解“演”和“什么世界”一前一后带来的苦情。

张学友十大专辑排行(盘点个人心目中张学友的专辑TOP5)(10)

二:饿狼传说

“春风秋雨”迎面吹洒,雾汽中仍弥漫着从“真情流露”时期携来的厚重与深情,待风雨消散,竟狼嗥渐起,电声嘶鸣,鼓点交杂,将固有印象敲得四分五裂,而“饿狼传说”的进步并不止于破旧立新,更体现在其内容编排上的八面玲珑。

歌曲主题上,要深沉哲思,有“春风秋雨”,要细腻心思,有“只有你不知道”;节奏上,要热烈劲歌,看“非常夏日”,要阴冷绵延,可听“当爱变成习惯”;体裁上,既有简单小调“来来回回”,也有花里胡哨的“追钟”;即使是内容同围绕着一个“情”字的“天与地”和“这一次意外”,也在力图营造各不相同的具体情景。

纵使这张专辑如上述这般多姿,它整体的编曲风格仍颇为统一,听起来明快、锐利、浓艳,使得各单曲在不同曲风之间跳跃切换时不显突兀。

“春风秋雨”伴奏中贯穿始末的清脆铃声和空灵和声具象化了岁月的流逝,进而将沧桑感涂抹厚实,演唱部分需要刚柔断续的结合,唱到歌词中的问句时音节跳跃,吐字有力,像敲击琴键,而唱到副歌每句后半程时发声又变得连绵婉转,如拉奏琴弦,前者宣示着人心的坚定不变,后者讲述着风雨的绵延,这种主题明确不限于情情爱爱的歌曲,是我个人最喜闻乐见的。

张学友十大专辑排行(盘点个人心目中张学友的专辑TOP5)(11)

“饿狼传说”作为一首快歌,节奏并不是复杂,基本上就两种拍子平平稳稳地从头用到尾,整首歌听起来还是比较规矩,我总觉得它本还可以更不羁一些,不过这可能也是一种传唱和炫技之间的平衡吧。

“这一次意外”、“当爱变成习惯”和“追钟”三首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其中的电味,“这一次意外”中,前奏就先放出了犀利电声,提醒听众,阴云一般沉静的主歌,正在酝酿一场雷雨,随着一句拖长的“告别如风”,歌曲的力度踏着细细密密的叠词爆发出来,电声的嘶吼和人声的控诉交织在一起,共振出压抑已久的悲痛,这悲痛可以迁移到所有在希望与绝望间起落的欲念上,而不仅局限于一场情。

“当爱变成习惯”中,先是几声简简单单,离离散散的弦声,勾勒出黑冷幽静的基调,让我无端联想起老港片中那些罩着蓝色滤镜的街道小巷,接着后面的伴奏中响起浓烈的电声,与最初简单自然的弦声形成强烈反差,好像成为了人声呐喊的一部分,凸显主人公于这“习惯”中的沉沦。

“追钟”以表针的走动声引入,接着这跳动声融入节拍中,让歌曲变得更加动感,慢节奏的开头再插入一段声音干净的伴唱,有以静制动的意味,这首歌的大多句子唱起来都有一种外甩或上扬的趋势,伴奏部分听起来也吵闹而硬实,二者结合在一起方能展现出狂野随性的霸气。

张学友十大专辑排行(盘点个人心目中张学友的专辑TOP5)(12)

“天与地”则收敛了锋利的电鸣,采用了更为自然的乐器声,伴奏中沉闷的鼓声和音色尖锐的管乐相配合,给听众以阴森、不安的暗示,主歌句尾总是轻飘飘的,是无力、无奈和无望,副歌的每一次“天与地”都演绎得十分凄厉,特别是那一声“天”,仿佛凭人声扯出了电花,歌词中“风吹过千山千百里”这样的场景描绘,更是突出了天地的空阔,使整首歌的悲凉内核变得更加旷远,令人难以从中逃离。

它是广播剧版《原野》的主题曲,结合《原野》的内容,便不难理解这首歌为何哀得如此极端,不过我不明白为啥歌词还是要以情字切入,显得有点小气,歌曲所想表现的应该是人处于极度边缘、畸形而黑暗的境遇中时发出的呼嚎:在世一切好东西,各有自存地,天与地多少空间,为何独我没有容身地,能否讲出一个道理。

“只有你不知道”和“梦里再爱一次”是我关注度最低的两首歌,“只有你不知道”给我感觉莫名有点半土半洋,前奏和主旋律听着很乡土,配器鼓点听着比较洋,“梦里再爱一次”歌词中的小心思写得很仔细,但是整体没给我留下什么感触。

我有时会想,那几年学友发碟频率那么高,假如能稍稍缓一下,把“望月”置换为这张专辑里的最后一首,跟饿狼来个首尾呼应,这张碟是否将绝杀,可惜换不得。

张学友十大专辑排行(盘点个人心目中张学友的专辑TOP5)(13)

一:有个人

到了榜单终末,最激烈的角逐铺展于“人”“狼”之间,就我个人而言,两张专辑都很优秀,“有个人”的整体听感略胜一筹,不过发行于1994的“饿狼传说”似乎又更具一丝超前气质,弥补了二者之间的硬件差距,脑海里一通翻搅,最终还是把“有个人”放在了盘点的尾声,一如它踏上唱片盛世的尾巴。

比起扛着宏大标题的“走过1999”,“有个人”反倒更担当得起时代落幕的献礼,它有着更为兼容并包的音乐风格与主题,诸如“寂寞的男人”、“地球人”这样的作品,散布着较浓的都市气息,仿佛感受得到当时的人们正怀着或疑惑或期待的多样心境迎接新世纪。

同时,我们会在“有个人”的幕后中认识不少(在当时看来的)新名字,比如在这里打响第一炮的陈奂仁、彭海桐,又比如在那时入行不久迅速攀升的郭伟亮,让我们看到了乐坛的生生不息,即使是在日后唱片行业一落千丈,粤语歌曲日渐回归一般方言非主流地位的境况下,仍然有着各式各样的音乐人们怀揣自己的梦想在不同的道路上谱写精彩篇章。

同名主打“有个人”,以最容易被广大听众接受的温情路线开始整张专辑,整首歌听起来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但是旋律并不显平坦,似乎使用了较多的半音,副歌的最高点好像总是被均匀地分摊给多个音,而没有集中在一个高音上宣泄,伴奏中的音效像是闪烁的星光,离散的琴声和各种不起眼的闷声鼓点铺在一起引领出连续的主旋律,让这首歌听起来朦朦胧胧的,有些梦幻。

张学友十大专辑排行(盘点个人心目中张学友的专辑TOP5)(14)

“我应该”是我个人很惊喜的一首歌,前奏一起,我就被那疑似电风琴的声音迷住了,作为歌曲的开场,它有几分风琴的凝重,听着伴奏从几声轻散的弦声,切入旋律渐升的电风琴声,又引入渐渐加重的琴声,层次分明,我就感觉心中有什么东西被音乐托举了起来,缓缓向上漂浮,仿佛看到这首歌是深蓝色的,模糊的光斑在其间闪烁,主歌的低吟是深海诉说自己的悲哀,副歌连着三句“应该...”的嘶吼是高山可望不可及的无奈,“恋什么爱,你高山,我深海”。

“和好不如初”听上去很是随性不羁,伴奏热闹但不乱,这首歌就像工整的硬件和善变的软件结合在一起,是个比较立体的快歌。

“逃亡”是一首民谣风格的简单小曲,明明讲述的是家暴事件的不幸,曲调却明朗轻快,传达给听众的不只是主人公对昔日女神的同情与唏嘘,更有一层置身事外的无奈,这不是冷漠无情,而是爱莫能助,这轻松平静的曲调,不仅仅是想引起大家对家暴现象的关注,正像它副歌中反复吟唱的那样,它似乎更想鼓励女性不要太过依赖婚姻,把自己绑定成婚姻中的弱势方。

“地球人”中的鼓点不知道为什么打得总让我联想到爆裂的泡泡,伴奏吵吵闹闹,好像在凸显无国界条例的包容胸怀,不过个人感觉这首歌的格局有点过于宏大,反倒成了简单幻想,就像它的音乐,虽然有玩花样但听上去本质还是编排得比较简单粗暴。

“玩不起”和“三思而后行”风格诡异,很喜欢伴奏塑造的那种神叨阴森的感觉,不过词曲实在都没有太出彩,“玩不起”里那样灵活的断句倒是很适合作为专辑中的调剂品 。

“寂寞的男人”我一开始不是很欣赏,感觉听上去比较中规中矩,旋律有种反复盘旋的感觉,一直是很一致地反复从低往高攀升,再往低回收一下,没有太能打动我的转折,现在这首歌被一些人翻出来可能主要还是因为歌词的共鸣。

如今许多人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明明有能力完成工作,明明有条件好好投入生活,但还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在信息冗杂的乱流中,在单调线性的工作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与自尊,只能将看似具体可触的情感寄托在身外的人或物上,借此弥补自我的空洞,一旦当所欣的人或事物转身离开,爱而不得时又立马堕回自身内部的精神空虚,死活不懂如何告别烦恼。

很多人说“寂寞的男人”是被歌名耽误的好歌,我认为本专辑内还有一首更被歌名耽误的好歌——“爱你痛到不知痛”——毕竟不是谁都看过《雪山飞狐》,我第一次看见这歌名只觉得俗不可耐,谁知点进去另有天地,歌词主题虽仍是情情爱爱,但切入点颇具新意。

不经意地点出了“为什么你会是你我是我”的哲思,发出了“如果提前了解结局是否还会选择开始”的质问,以及对“生命到底有无选择权利”的探求,把儿女情长诠释得波澜壮阔,荡气回肠,再加上复杂的配器与编排,使这首歌极为耐听。

张学友十大专辑排行(盘点个人心目中张学友的专辑TOP5)(15)

开头越发急促的琴声,让人心跟着绷紧,仿佛追逐着伸出手要抓取什么,可是始终差着一丝,琴声缓慢下来,攥住的手也渐渐放开,任目标渐行渐远,琴声慢至断开,留出空隙让情绪稍作酝酿,复又敲出旋律,落在心上,放下来的手,停不下来的心痛,这首歌没有刻意调用国风元素。

可主歌却有一种很契合武侠风格的缥缈气质,伴奏中的镲声总让我想到骤起的风沙,铺展出旷远的空间感,我非常喜欢第二段学友哥在“天地”两字上的处理,和那镲声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歌很多长音,伴奏好像始终缠绕着人声,凝聚成一股气势磅礴的力量,最终使“爱你痛到不知痛”打破了我对情歌天然的偏见,成为这张专辑里最震撼我的歌曲。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