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被遗忘的七部动画片(这部仅有5集的动画片)

前天看到一个令人心痛的消息,《黑猫警长》的导演、编剧戴铁郎先生去世了。

《黑猫警长》应是我童年最喜欢的动画之一。尽管它给年幼的我带来过恐惧和悲伤,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童年阴影”。但我一直认为,它是培养了我坚韧性格的启蒙动画之一

即将被遗忘的七部动画片(这部仅有5集的动画片)(1)

戴铁郎老先生

01

为表对戴老先生和《黑猫警长》的敬意,我趁着周末,将它重温了一遍。

印象中,我是在4.5岁的年纪第一次看这部动画。开头旋律充满铿锵与正义,接着清亮的歌声响起“眼睛瞪得像铜铃……”,可以说是童年最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激昂的片头曲了。

时隔二十多年,我仍可以准确地踩着节奏脱口唱出。

一集结束,伴随着 “砰砰砰砰”四声枪响,屏幕上跳出了“请看下集”,也唤起了我年幼时意犹未尽的失落和对下一集满心的期待。

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黑猫警长》在第5集后就不再更新。2010年电影版的上映,一度让许多人对《黑猫警长》是否会出第6集充满了期待。

然而,9年后,随着戴老先生的离世,《黑猫警长》再也不会有下一集了。

即将被遗忘的七部动画片(这部仅有5集的动画片)(2)

《黑猫警长》经典片尾

02

随着我的成长,《黑猫警长》似乎渐渐淡出了动画界。新生代的儿童动画一部接一部,具有更加精良的画面制作和更好的观看体验。但我总觉得它们在内容上都缺了点什么。

单就儿童动画来说,最近最火的应该是《小猪佩奇》了。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契机,某天开始,我身边有孩子没孩子的朋友都开始谈论它。

其中一位朋友的一条朋友圈让我印象格外深刻:她的女儿深陷小猪佩奇不可自拔,甚至一整个下午都在家里学猪叫,让她很是无奈。

我本没有打算去研究这部动画,毕竟自己早过了看儿童动画的年纪,又尚未婚育,也没有从事相关工作。但在一次出差路上,我的后排坐了一对祖孙,奶奶为了哄小孙子听话,一路都在公放小猪佩奇。被迫听了一路的我只记住了其中一段,内容似乎是佩奇的弟弟乔治将玩偶恐龙先生扔到了树上,他们一起去寻找。

这是一部很温和的动画,在平凡生活中夹杂着教育意义。“这是我对小猪佩奇的初步判断。

之后,我在闲来无事时又看了几集小猪佩奇。我总觉得,相比对幼儿的教育意义,它似乎更多的是在教育成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父母。动画中温柔和蔼的猪妈妈,宽厚积极的猪爸爸,被父母和伙伴长期陪伴的佩奇姐弟,这才是健康的家庭模式。

即将被遗忘的七部动画片(这部仅有5集的动画片)(3)

《小猪佩奇》

03

在小猪佩奇席卷朋友圈之前,独霸儿童动画频道的当属《喜羊羊与灰太狼》吧。后来,又出现了以两头熊和一个光头男子斗智斗勇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光头强》。

与小猪佩奇的风格有些相似,这两部作品的共同特点都是内容很温和。虽然都有着正邪两方的斗争,但无论哪一方,都不会受到实质性的伤害。以一种过家家式的风格,讲述着邪不压正的道理。比如灰太狼抓羊永远都以失败告终,机智的羊们总能粉碎灰太狼的计划,还能反将一军。光头强也总是被熊大熊二捉弄的狼狈而归。

即将被遗忘的七部动画片(这部仅有5集的动画片)(4)

《喜羊羊与灰太狼》

04

相比之下,我在童年所看的动画片,可以说都是直白粗暴的“童年阴影”类型了。就如《黑猫警长》第一集,黑猫警长射伤了坏老鼠“一只耳“,血溅当场,由此拉开了正义与邪恶的对立,也告诉我们,正邪之争,不可能风平浪静。

接下去几集,也都延续了这种血腥风格,可怕阴沉的食猴鹰,彪悍凶猛的吃猫鼠依次登场,单是外形上就给我造成了恐惧。更可怕的是,胜利未曾站在正义一方,善良的白鸽侦探和白猫班长竟因公殉职了。那恐怕是我第一次知道死亡的意义,我至今还记得这两个人物牺牲时,我无法抑制的悲伤和泪水。

好在,终是邪不压正,黑猫警长的胜利也让我对角色的死亡有所释怀。小小年纪的我便隐约明白:所有成功,都需付出代价。

与《黑猫警长》风格相似的动画还有两部:《九色鹿》和《十二生肖》。前者节奏紧张,恶势力步步紧逼,让人揪紧了衣角为主角担心。后者则是每一集都有牺牲,我也为此贡献了大量的眼泪和恐怖的记忆。

也因此,即使隔了二十多年,我仍然清晰地记得这三部动画的剧情,和那些对我产生剧烈冲击的画面。而对于温和风的动画,我却很难记住它们讲了什么。

如今回想起来,所谓“黑暗“的内容和风格,不过是将现实以真实的姿态展示了出来:正邪之争会有伤亡,有时甚至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正义终会胜利,牺牲带来延续,这便是代价的意义。早一些直面这些真实,并不是件坏事。

即将被遗忘的七部动画片(这部仅有5集的动画片)(5)

《黑猫警长》中白猫班长牺牲一幕

05

诚然,社会上有些邪恶防不胜防,但我觉得大部分孩子还是被过度保护了。

前几天随手翻看了一本名为《图说幼教》的著作,讲的是作者游历欧美、日本时记录的幼儿教育,以及相对应的国内幼教情况。书中以图片记录着,美国、瑞典、日本的小盆友们从小便是“放养式“的教育——冬天在室外搭帐篷午睡,在幼儿园的泥土里奔跑,在自然公园里爬树。而同年龄的中国孩子们,有的是被外婆一路抱进校园,直到教室门口才放下。还有的中国孩子在上完洗手间后,排队等着老师帮忙穿好衣裤。

这些孩子在身体上受到过度保护,心理上亦然。单就动画片来说,被极度弱化的恶和被无限拔高的善,并不能让孩子正确地认识世界上的力量平衡。那些被美化的情节,犹如温室的玻璃墙,看起来透明真实,实际上已经将现实中的冰冷隔绝在外。

若孩子一直在温室中成长,他也许会对世界怀抱美好的天真,但当面对真正的邪恶时,将会不堪一击。现在社会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需要从小培养一颗强大的心脏。

许多人都觉得小孩子不会有什么想法,动画片图个乐呵就行了。但其实孩子自我调节的能力从幼儿时期就已经逐渐具备了,这对于培养抗压力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同时,真实地展示善恶,也能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我们要给予孩子的,不应该是经过粉饰的虚假完美,而应该是让孩子知道善与恶的存在。让孩子了解恶,可以避免他长大后对现实社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让孩子懂得善,能让他在被恶伤害后,还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即将被遗忘的七部动画片(这部仅有5集的动画片)(6)

让孩子接触真实

当我有了孩子,我会陪他重温我儿时的“童年阴影“,告诉他:这个世界有着最深的恶,你要时刻保持警惕。这个世界也有最坚毅的善,你要对它满怀期待。

作者介绍:毛线球,有猫伴读的执笔者,分享阅读偶得,记录平凡生活中的小灵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