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日本人(光荣与梦想直面大屠杀)

《光荣与梦想》从第九集开始,把观众带入腥风血雨的岁月中。

空气中弥漫着极端的恐怖,暗夜里散发着惊人的残酷,街市上洒满共产党人殷红的鲜血。

但是,共产党人没有倒下,他们吸取沉痛的教训,开始了浴火重生的悲壮转折。

光荣与梦想日本人(光荣与梦想直面大屠杀)(1)

1927年“四一二”事变中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

1.大屠杀使共产党人血流成河。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彻底撕下假面具,向曾经的盟友共产党人动手了。

《光荣与梦想》真实而详细地表现了这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先是工人领袖汪寿华被蒋介石指示的黑帮头目杜月笙诱骗抓捕,然后活埋在黄浦江畔。

继而黑帮冲进工人纠察队,杀人放火砸东西。国民党军队以维持秩序为名,缴了纠察队的武器,向赤手空拳的工人开枪。

工人、市民游行示威,声讨惨无人道的反革命行径,军队开枪射击,成千上万人倒在血泊中,大上海顿时血流成河。

周恩来挺身而出,与国民党驻上海的26军交涉,落入虎口。危难之时,大智大勇的周恩来历数蒋介石的阴险行径,惊醒了国民党师长斯烈的良知,他放下屠刀,使周恩来躲过生命中的一劫。

光荣与梦想日本人(光荣与梦想直面大屠杀)(2)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牺牲的陈延年

与此同时,国民党在广州、厦门、武汉、南京、杭州、福州、汕头等地都开始了疯狂的大屠杀。

我们曾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结识的陈延年、陈乔年兄弟、赵世炎、张太雷等等青年党员就是在这场屠杀中,献出年轻的生命。

我们崇敬的李大钊先生也是在这场屠杀中,就义于北京。

剧中细致地表现了李大钊牺牲时的悲壮一幕。

李大钊从容地走向绞刑架,坚定地望着远方,心中有不能完成宏图大业的遗憾,也有对未来的乐观与期盼。

画面上闪回一组李大钊从事马克思主义传播和革命实践活动的镜头,背景音乐悲怆而低沉,观众无不潸然泪下……

光荣与梦想日本人(光荣与梦想直面大屠杀)(3)

《光荣与梦想》剧照

2.共产党人面对苦难的集体觉醒。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共产党的领导人干什么呢?

《光荣与梦想》真实而客观地表现了共产党在大屠杀中召开的著名的“八七”会议。

陈独秀迫于共产国际“不抵抗”的指示,无奈地提出向国民党“缴械”的妥协政策,希望以此感化国民党“立地成佛”。

毛泽东当即反驳,毫不留情地批判了这种给党带来巨大损失的右倾机会主义,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理论。

董必武大声疾呼:共产党到了“抓军事的时候了!”

瞿秋白、恽代英、方志敏等清醒的共产党人纷纷呼吁,要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上来。

周恩来宋庆龄表达了共产党在苦难中的立场和态度:

共产党人坚决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愿,吸取血的教训,在荆棘中踩出一条路来!

这是共产党人面对苦难的集体觉醒,是从幼年到成熟的鲜明标志。

光荣与梦想日本人(光荣与梦想直面大屠杀)(4)

《光荣与梦想》剧照

更可贵的是,剧中展现了后来成为我军优秀领导人在危难中加入共产党的画面。

彭德怀在硝烟炮火中,宣誓入党。

叶剑英、聂荣臻等军官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加入共产党。

军阀和国民党军中的有志之士,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弃暗投明,站在共产党一边。

光荣与梦想日本人(光荣与梦想直面大屠杀)(5)

《光荣与梦想》中的周恩来与贺龙

剧中详细地描述了周恩来贺龙见面的场景。

贺龙是土匪出身的军阀,官至国民党的一个军长。尽管他身上还残留着土匪习气,但他看不惯蒋介石对共产党的屠杀,佩服共产党人的正直与顽强。

周恩来贺龙,是争取他能与共产党一起,反击国民党的疯狂屠杀。贺龙借势提出加入共产党的要求,周恩来不想以此为条件,给贺龙送上他所希望的“见面礼”。

于是,周恩来就向贺龙宣传了共产党的宗旨和原则,讲了首先要改掉旧军队的习气,从思想上入党的道理。并表示在时机成熟时,愿意做贺龙的入党介绍人。

贺龙周恩来的一番道理所打动,被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心甘情愿地抛弃高官厚禄,跟随共产党打天下,从而走上了他一生的光明之路。

光荣与梦想日本人(光荣与梦想直面大屠杀)(6)

1927年省港大罢工

在这个至暗时刻,毛泽东、刘少奇、澎湃、方志敏等党的领导人深入工农大众之中,借他们对国民党镇压与剥削的不满情绪,大量发展党员,组织规模空前的罢工,掀起汹涌澎湃的农民运动,为共产党实现转折后要进行的新的革命,奠定了强大的力量。

光荣与梦想日本人(光荣与梦想直面大屠杀)(7)

《光荣与梦想》中南昌起义成功

3.浴火重生的两次起义。

《光荣与梦想》在新播出的两集电视剧中,给我们展现了共产党在实现选择后,进行的两次浴火重生、并决定今后命运的武装起义。

一个是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

它由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主力,以国民党的进步军队为补充,在敌人的心脏给国民党右派以沉重的打击。

尽管由于敌强我弱,起义以失败和撤退而告终,但它是共产党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上的实践和探索,开始有了自己的军队。他们成为共产党军事力量的中坚,成为最终夺取天下的精锐。

光荣与梦想日本人(光荣与梦想直面大屠杀)(8)

《光荣与梦想》中后侯京健饰演的毛泽东

一个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面对国民党的疯狂屠杀和陈独秀的不抵抗政策,毛泽东下决心在失败的教训中蹚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之路。

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潜回长沙,与妻子杨开慧见过一生中的最后一面后,在妻子“别回头,向前走”的告别声中,匆匆赶往湘赣边界。

途中,毛泽东不幸被民团抓捕,也成为他一生唯一一次落入敌手的经历。后在毛泽东的机智周旋下,脱离险境。

光荣与梦想日本人(光荣与梦想直面大屠杀)(9)

《光荣与梦想》中的秋收起义

剧中不是简单地再现起义的过程,而是重在刻画毛泽东在关键时刻的大智大勇和灵活机动。

当按计划攻打长沙失败后,毛泽东及时调整部署,将部队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转移。转移途中,我军遭遇伏击,损失巨大,军心涣散,毛泽东又抓住时机,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第一次强调“党指挥枪”、“支部建到连上”、“官兵平等”、“建立根据地”等建军思想,从此使共产党的军队有了区别于旧军队的纪律与风貌,也有了以弱抵强、从小到大,最终战胜国民党军队的素质保障。

光荣与梦想日本人(光荣与梦想直面大屠杀)(10)

《光荣与梦想》剧照

由此可见,表现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这两集电视剧,是《光荣与梦想》的核心篇章。它是共产党从幼年到成熟、从依赖他人到独立自主、从被动挨打到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从庙堂之上到人民中间、从四处游离到有了立身之本的根据地的伟大转折,也是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工农武装”、“农村包围城市”等一系列战略战术思想形成的形象体现。

光荣与梦想日本人(光荣与梦想直面大屠杀)(11)

《光荣与梦想》海报

无论是此后的历程何等艰难险阻,还是此后的剧情多么曲折复杂,他们都是沿着毛泽东开创的这条道路向前运行。何时走在这条大路上,行程就通畅,何时偏离轨迹,就遭受挫折。

我想这正是《光荣与梦想》的主题,也是它能够成为优秀剧目的重要原因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