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源式美学(漫谈美学)

美学缘起

说起美学,一定不能忽略朱光潜先生的系列著作,如《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美学拾穗集》等。正在拜读的就是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

美学萌芽于公元前六世纪,极盛于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在我国,公元前六世纪是春秋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古代思想家对美与艺术问题哲学上的探讨,对于艺术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可以看作是美学理论研究的萌芽与起点。

西方文明发源于地中海沿岸,美学一开始就是哲学的一部分,是作为人们世界观组成部分的审美观、艺术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学说。在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希腊的音乐、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也都很繁荣,特别是雕刻,它发展到后来一直没有赶上的高峰。苏格拉底主张画家画像,雕刻家雕塑,都不应只描绘外貌细节,而应“现出生命”,“表达出心灵状态”,使人看到就觉得“像是活的”。由此看来,艺术都是有生命的。在此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的儒家美学则强调美与善的结合,如“尽善尽美”。

柏拉图美学

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其著作《理想国》举例,床有三种:第一是床之所以为床的“理式”,这是永恒不变的;第二是木匠依据床的制造出了的个别的床,会受到时间、空间、材料、用途等的限制;第三是画家模仿个别床所画之床。可以看出,柏拉图心中的三种世界:理式世界、感性的现实世界、艺术世界。由此,最高的理式就是真善美的统一。他认为理式世界的美是最高的美。“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而艺术创作的首要条件不是技巧而是灵感,没有灵感,无论技巧怎么熟练也绝不能成为大诗人。根源于希腊神话,希腊神话中诗歌和艺术的总的最高守护神是阿波罗,底下还有缪斯女神。理智和技艺是不能创造文艺的,文艺需要灵感,艺术感染力、摄影张力都是灵感的共鸣,恰恰对应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真源式美学(漫谈美学)(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