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厂实习的真实感受(从互联网大厂到工厂)

文▏钱进来前不久,中国人民大学的网红教授储殷,在谈到后疫情时代本科生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就业时,曾经说道:,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在电子厂实习的真实感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在电子厂实习的真实感受(从互联网大厂到工厂)

在电子厂实习的真实感受

文▏钱进来

前不久,中国人民大学的网红教授储殷,在谈到后疫情时代本科生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就业时,曾经说道:

“双非院校的本科生不要介意下工厂。”

此番言论一出,遭到了多方的抨击,有人说储殷是在搞“学历歧视”,更是有网友尖锐地评论:

“说这话的人应该让他自己家的孩子下工厂试试。”

从大学校园里走出的本科生,走进一家工厂,这其中巨大的落差感是他们要克服的第一道困难。

正因如此,许多本科生都不愿意下工厂。

更有许多人把大学生进厂打螺丝当成网络上的段子。

但在后疫情时代,“本科生进工厂”正在从笑谈变成事实。

史上最难就业季,工厂的人才依然短缺

在今年的求职季,有两个数据显得异常显眼。

第一个数据来自教育部,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107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第二个数据来自人社部,在全国人才缺口量最大的岗位中,与生产制造的岗位占到了36个,所谓的生产制造岗位,其实就是工厂里的生产线上的技术人员。

今年从高校里走出的毕业生有1076万,正因如此,今年也被称为史上最难毕业季,毕业生们纷纷感慨工作难找,工作岗位太少。

其实不然,在生产制造相关的领域,技术岗位有着数量的庞大的人才缺口,但从高校里毕业的学生一直都不愿意去而已。

但在今年,这一趋势已经慢慢出现了改变,迫于严峻的就业压力,已经有不少本科生们开始把目光转到工厂,正在努力适应着自己的新身份。

从互联网大厂到工厂

小赵仍然记得自己将简历递给面试人员时他眼神里的难以置信。

本科学历,前互联网大厂员工,如今面试却来面试工厂技术员。

小赵以前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时候,从事的是后端开发的工作,如今的跳槽到一家面向工厂的软件公司,从事技术指导的岗位。

所谓的技术指导,公司会给一些工厂开发专门的软件,而小赵就负责到工厂里去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主要包括教他们的软件的具体操作,和执行一些软件的日常维护。

所以虽然身在一家软件公司,但小赵的大部分时间仍旧是在工厂里度过的。

在来这里的时候,小赵对以后要面对的工作环境心知肚明,但他却依然选择从以前的那个工作环境逃离。

因为对他而言,高档写字楼里的办公室更像是流水线。

作为一个后端开发人员,在软件上线之前需要赶进度,每天加班到深夜。

软件上线之后,小赵更是要时刻紧盯着自己开发的软件,为了用户的时候体验,有时候反馈人员发来的Bug,他需要连夜修改,通宵更是家常便饭。

今年只有二十几岁的小赵已经检查出了眼中的颈椎病。

今年公司又提出了裁员计划,但好在小赵年轻,没有成为被裁掉的一员。

但在他心中,距离自己被裁掉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所以小赵选择了主动离开。

在工厂里的小赵,作息反而规律了起来,因为软件面向的是工厂,使用的软件也没有那么花里胡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很少。

在没有工作的时候,小赵待在宿舍休息,这样的情形在以前的岗位上是很难见到的。

虽然这里的工资没有以前那么高,但在工厂里的生活成本低,而且小赵又是大厂员工出身,工作的效率高,业绩通常都不错,一个月下来能拿到手的也有一万多块。

在这里没有时刻盯着你进度的上级,那些工厂的领导看到自己这个年轻人,也会尊敬地叫一声“赵工”。

小赵非常喜欢在这里的工作,他觉得工作不是给别人看的。

对小赵而言只有能与生活保持平衡的工作,才算得上是一份合适的工作。

所以小赵才选择了跳槽,并且他认为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选择合适自己的工作

很多人认为大学生进厂工作,是浪费学历,是大材小用。

其实工作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各个行业内卷化严重的今天,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尤为重要。

高大的写字楼里,有人过着996的生活,充满着流水线的工厂中,有人却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和平。

略略寄语

仔细想想储殷教授的话并没有错,年轻人不需要介意下工厂,因为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办公室比工厂更像流水线。

最后,希望所有的年轻人们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先就业,再择业!没有干到老的工作,哪怕是体制内。追求自己内心所想吧!


话题讨论:

你觉得大学生进厂是学历贬值吗?

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分享讨论或吐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