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十大小生名段(不舍武鸿凤儿一一评剧大师武鸿凤先生逝世三周年祭)

原创 太行夜话 红小豆文化 今天

评剧十大小生名段(不舍武鸿凤儿一一评剧大师武鸿凤先生逝世三周年祭)(1)

武安评剧大师武鸿凤先生

《“能舍二亩地儿,不舍武鸿凤儿”》

——武鸿凤学艺的故事

今年5月3日,是著名平调戏剧表演艺术家、平调“武派”创始人、一代平调艺术大师武鸿凤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日。先生作为我们峰峰人理应在峰峰的文化艺术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为此,笔者特意走访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和村工作多年的柴步尧、许哲英两位老师,听两位老师讲了许多有关武鸿凤的许多故事,。

……“武鸿凤1933年出生于峰峰矿区和村的曹杜庄,,比我大四岁,比许老师大三岁,和我们是同龄人。”说起武鸿凤来,柴老师打开了话匣子。“五六十年代,戏剧是我们峰峰这一带人民群众的主要文化艺术的欣赏,而武安平调则是我们峰峰这一代主要剧种。而武鸿凤则是广大群众心中的偶像,别的地方不说,就说彭城吧,只要说武鸿凤来唱平调落子戏来,那半壁街的大戏院就会场场爆满,在人民群众中间留传下了”“能舍二亩地儿,不舍武鸿凤。”、“宁卖二亩地,也要看看武鸿凤。”……

评剧十大小生名段(不舍武鸿凤儿一一评剧大师武鸿凤先生逝世三周年祭)(2)

武鸿凤先生《蔡文姬》演出剧照

“1955年到1956年,我和柴老师都在和村工作。我在何庄小学教书,我有个同事叫刘凤文,是武鸿凤的姐夫,给我讲了武鸿凤当年学艺的经历……”许老师接着柴老师的话题讲了起来。

“武鸿凤从小就热爱文艺演出,十几岁时刚刚小学毕业的她就成了村里的文艺演出骨干,在歌剧《王贵与李香香》中饰演女主角李香香,解放初为了宣传《婚姻法》,新编剧《李家说媒》在和村天下一带演出,由于当时封建思想比较严重,一时找不到女主角,十四岁左右的武鸿凤毅然饰演剧中的女主角。武鸿凤的举动遭到了全家族人的反对,特别是她的父亲更是极力反对,认为“家里出了”女戏子”是件很丢脸面的事。先是劝阻,劝阻无效便采取措施,只要武鸿凤一去参加演出便不让吃饭,后来,又发展到夜里上门不让进家的地步。但这一切都阻挡不了武鸿凤参加演戏的决心,宁肯不回家吃饭,不回家睡觉,也要坚持演出。父亲被逼急了,这一天带人找到武鸿凤,把她抓了起来,带到一口水井旁,父亲抓起武鸿凤的双脚,头朝下顺在水井里。父亲说“你说吧,只要你说从此不再演戏了就把你提上来,你要说还演戏,就把你顺下去,”父亲满怀希望的等着武鸿凤求饶,谁知武鸿凤说出一句谁也想不到的话“爹!你就撒手吧!”父亲听到这话,只得长叹一声把武鸿凤从井里拉了出来,泪流满面,一声不吭的走开了……。从此后武鸿凤就沿着自己选定的道路走了下来,终于成长为戏剧界的一代艺术大师。

评剧十大小生名段(不舍武鸿凤儿一一评剧大师武鸿凤先生逝世三周年祭)(3)

武鸿凤先生演出剧照

附:武鸿凤简介

武鸿凤,女,原名武淑贞,著名平调剧表演艺术家,平调“武派”创始人。历任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演员、副团长、副书记,曾为河北省五届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邯郸剧协副主席,担任邯郸市平调落子研究会艺术顾问。武鸿凤1933年生于峰峰矿区杜庄村,自幼酷爱平调剧。小学毕业后在本村业余演出歌剧《王贵与李香香》中饰李香香。1947年时值解放初,大力宣传《婚姻法》。新编的《李-家说媒》找不到女角色,武鸿凤不顾家庭的反对,毅然饰演了剧中的女主角。1951年参加峰峰矿区平调落子剧团,师从著名平调剧老艺人郭金、杨发火。她主工青衣、花旦.兼演帅旦、老旦等均能胜任。成为武安平调第一代女演员。后在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担任主演。她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改革了男扮女角的假嗓唱法,根据自己音量大、音域宽特点,改用女声本腔唱法,自成一家,成为平调落子“大腔”唱派之代表者。唱法上吸收了评剧的发声,豫剧的拖腔,河北梆子的碰板,京剧的吐字收音等技巧,博采众长,融汇贯通,创造了平调碰板的摆字唱法。其唱腔或一语一顿如道白,或激越高昂似流水节奏鲜明,韵味醇厚,拖腔悠长而婉转,声情并茂。表演上落落大方,柔而不媚,刚而不野,有自家风度。她演出过的传统剧有《相思树》、《大破洪州》、《飞虎关》、《火焰驹》、《豹头山》、《天仙配》、《秋江》、《蝴蝶杯》、《白蛇传》、《秦香莲》、《桃花庵》等剧目。其在当地有大批戏迷,当时个别戏迷若逢人评说武鸿凤唱得不好,便会当场抗争,甚或会赤臂相见。其代表剧目为:《桃花庵》、《三上轿》、《铡赵王》、《打金枝》、《蔡文姬》、《杨八姐游春》、《燕王扫北》、《王熙凤》等;现代戏有《红嫂》、《江姐》、《苗岭风雪》、《野火春风斗古城》、《战洪图》等.多次由中央广播电台、省电台灌制唱片,播放录像,1956年在省戏曲汇演时获荣誉奖。贵州东方音像出版公司录制了个人专辑《武鸿凤平调集锦》盒式磁带,在全国出版发放。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载入中国艺术家大辞典。

——霍金 《时间简史》

评剧十大小生名段(不舍武鸿凤儿一一评剧大师武鸿凤先生逝世三周年祭)(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