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母说的古诗文案(杭城诗友为父母读诗)

给父母说的古诗文案(杭城诗友为父母读诗)(1)

给父母说的古诗文案(杭城诗友为父母读诗)(2)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10月21日,秋来霜降的一个雨天,西柚创客咖啡厅里飘着朗诵之声,一首出自《诗经》的《凯风》,伴着古琴的袅袅清音,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是“诗与远方”文化分享沙龙的现场。中国作协会员李郁葱、资深传媒人金毅、杭州诗人许志华出席了本次活动,与杭州的文创先锋、诗友齐聚一堂,以诗发声,致敬以孝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

这场旨在弘扬孝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精神领域正能量的活动由杭州江干区宣传部、江干区文创办指导,华侨国际楼宇党委主办,浙江华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得到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杭州之声、人众集团以及杭州造府艺术品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为父母写诗原创诗作引发大众共鸣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河里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以来,就有扇枕温席、卧冰求鲤等众多令人动容的孝贤故事,给养着华夏子孙的精神世界。

今年8月19日,由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中共杭州市江干区委、江干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孝行天下”大型诗歌朗诵会吹响集结号角,面向全国征集原创诗歌。华侨国际楼宇党委作为杭州楼宇党建的标杆,积极响应,在华侨国际·西子中心开设了征集点,鼓励园区内的白领以及社会大众围绕“孝”和“孝道”,进行诗歌创作。

“孝行天下”原创诗歌征集活动搭建了一个让诗情得以展示的平台,不少文艺人士也借其发声,以诗为载体感恩亲情、叹咏孝贤。活动不仅在华侨国际·西子中心内引起了较大反响,还收到了来自全国诗友的原创诗稿,更有《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韩国强、知名学者袁道之、国家一级编剧杜劲松,以及数位杭州市作协诗人发来佳作。

这些献给父母、长辈的诗作或清新婉约,如涓涓清流;或气势恢宏,如风击松林,虽然风格有异,却同样饱含着真情实感,引发了社会大众的共鸣。一位80后读者写下这样的观后感:当我们沉浸在互联网时代,冰冷的屏幕和键盘正拉开我们与父母之间的距离,用电话、微信取代了“常回家看看”,亲情正慢慢地丧失温度,幸好还有一群人、一些诗在唤醒我们对“孝”的认知。

我们读诗借诗歌感受文化的温度

为了让更多人分享这些充满正能量的诗作,华侨国际楼宇党委继“孝行天下”原创诗歌征集活动,策划并主办了“诗与远方”文化分享沙龙这又一文化建设活动。

此次沙龙分为“诗曰远方”和“寸草诗礼”两个环节。

造府的创始人及董事长王春华、花枝叶工作室创始人陈冠伶、南宫秀创始人王胜红、郭记铜工艺设计总监周俊四位文创企业嘉宾代表率先在“诗曰远方”环节展开对话,分享各自的创业故事,从孝文化等传统文化的承继聊到文化产业的未来。

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融于现代文明社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以传承,并不断赋予先进内涵,是目前公认的,对传统文化较为合理的保护和承继。四位文创先锋兼顾市场与情怀,在破格创新的同时,坚守传承传统文化的初心,展现出过人的经营智慧,更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本场沙龙的重头戏,“寸草诗礼”的主题取自孟郊《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句,吸引了一批富有才华、热情与朝气的诗友参与。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资深媒体人、有在读的哲学系研究生,也有初为人母的新手妈妈,他们对于诗有着不同理解,却有着同样一颗感恩父母的心。他们纷纷从“孝行天下”诗歌征集作品中挑出最喜爱的一首,现场朗诵并分享了感受。

而且,主办方还特意邀请了多位浙江诗人来到现场,与广大诗友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让人感受到浙江原创诗坛的活力与魅力。

在“孝行天下”原创诗歌征集活动中,杭州诗人许志华以一首《昨日之庭院》,感动了不少读者。在沙龙现场,他与诗友交流创作心得,分享了作品背后的故事。

杭州文艺圈的名人——诗人李郁葱、原青年时报副总编金毅也受邀出席本场沙龙,两位嘉宾在“诗言诗语”单元,妙语连珠,点评那些感动过他们的作品,给予爱好创作的年轻诗友不少启发。

而气氛最为活跃的还属现场即兴朗诵。所谓“高手在民间”,不少诗友的临场发挥,不论是语调的把控,还是节奏的控制,都堪称专业级水准。现场还有来自浙江图书馆文澜朗诵团的诗友,以身示范,鼓励爱好诗歌却没有朗诵基础的诗友大胆发声。

创新思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党建

“一座楼宇胜似一条街”,近年来楼宇经济飞速发展。楼宇作为城市经济发展、万众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理应成为党建的“高地”。华侨资产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推进楼宇党组织建设方面不遗余力,通过全力打造楼宇党建,服务楼宇经济,开辟出一条楼宇党建和楼宇经济良性互动的特色之路。

华侨国际楼宇党委自今年4月23日成立以来,努力构建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楼宇文化氛围,策划举办了楼宇音乐征集、青年派对等一系列贴合群众的文化建设活动。此次“诗与远方”文化分享沙龙,将弘扬孝文化的宏大命题,转换成诗歌创作、诗歌朗诵会等深受群众喜爱的形式,正是华侨国际楼宇党委创新党建的又一体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