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行业最新消息(新三板市场隐藏着巨大的机会)

不少投资圈的朋友每每提到新三板都在摇头,认为这个市场一潭死水,之前进去的资金退不出,新的资金不敢进去。同时,好的企业都准备离开新三板,去A股排队,去赶A股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扩容提速浪潮。

新三板行业最新消息(新三板市场隐藏着巨大的机会)(1)

确实,从目前主流市场对于新三板的态度来看,新三板似乎已经出现了危机。愿意投资新三板的资金不断地减少,如果企业没有去A股的IPO预期,似乎就更不值得投资。眼看着大量新三板优质企业陆续停牌,去A股排队,难道唯一一个可以和A股分庭抗礼的全国性股权市场,就要成为一个过渡板或者展示板吗?

新三板行业最新消息(新三板市场隐藏着巨大的机会)(2)

其实,从2016年6月A股IPO开始提速,从2017年上半年房地产走到尽头,各种信息已经非常明朗。未来3年-5年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回归实体企业,脱虚就实。而脱虚就实的核心,就是引导资金进入实体企业。所以才有了2017年年初的限制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逼着资金进入股权投资,进而进入实体企业。推动实体企业增长,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再进一步讲,让资金通过私募股权投资,进入实体企业只是第一步。资金有赚钱的需求,有退出的要求。如果没有一个发达的二级市场,也无法做到。所以,A股IPO提速,新三板扩容都是在解决这个问题。只是,IPO提速步伐快一些,而新三板扩容后后续制度慢一些。

目前的新三板可见的政策红利也是多多。

新三板行业最新消息(新三板市场隐藏着巨大的机会)(3)

政策红利之一:竞价交易的推出

根据新三板交易制度,其中明确提到了竞价交易方式。但是截止目前尚未推出。所谓竞价交易,就是买卖双方报价,系统撮合成交,是目前A股主流的交易模式。而竞价交易的股票必然只会从目前的200支做市交易的股票中选择,因为只有做市交易的股票股东人数才最多,流动性才最好,最符合竞价交易的基础。

因此多买几支目前做市交易的股票,就有可能买中未来进入竞价交易的股票中大奖。即使没有买入,随着竞价交易的推出,也必然带来做市交易的普遍上涨。据啃哥了解,本来竞价交易已经在基金公司和新三板公司之间开始测试系统,计划6月份推出,但是由于目前市场交易太火爆,会被退迟。但是无论如何,这在2015年是必然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早布局不然不会差。

• 政策红利之二:转板制度的推出

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肖刚已明确提出,2015年年内将进行新三板转班试点。也就是说在新三板挂牌一定时间后,可以转入主板,或者中小板,创业板。一旦转板制度推出,必然引起新三板的新一轮上涨。因为谁都知道A股一天4000亿的成交额,与新三板一天十几亿的成交额相比空间有多大。到了A股意味着价值的二轮增值产生。

其实,大家也明白,一旦新三板交易非常活跃,转不转板其实都没啥意义了。转板是因为目前A股比新三板估值更高,交易更活跃,而随着新三板的红火,笔者觉得转板制度倒不那么迫切了。

• 政策红利之三:降低投资者门槛

新三板个人投资者开户需要满足开户前一天有500万金融资产,否则没有资格开户。因此截止2014年12月31日只有4.8万个散户存在。新三板公司也无数次说过,新三板将降低投资者门槛,或者200万,或者50万。

这项政策笔者觉得,随着新三板赚钱效应逐渐放大,是必然的。任何市场,都不会排斥新鲜血液,而散户,无疑是最大的新鲜血液。一旦降低投资者门槛的消息落地,将带来新一轮的新三板股票普涨。尤其是交易最活跃的做市交易股票。

• 政策红利之四:分层制度推出

新三板说过无数次,要做中国的纳斯达克。先不说纳斯达克成立于1971年,经过30多年才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市场。而新三板新生没2年,就敢如此夸下海口,勇气确实可嘉。但是,纳斯达克最大的特点是分层制度,分为三层,即不同活跃度,不同盈利能力的企业分成了三个层。

新三板公司也说过无数次,将要推出分层制度。层如何分,尚无定论。而分层制度的推出,必然带来新三板市场的新一轮上涨。

• 政策红利之五:更多主体成为做市商

根据证监会《关于证券经营机构参与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相关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实缴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财务状况稳健,且具有与开展做事业务相适应的人员、制度和信息系统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等机构经证监会备案后,也将可以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开展做市业务。

虽然上述规定是这样,但是目前,只审批同意券商作为做市商,而在2015年很快,很多金融机构都会成为做市商。那么意味着更多的做市商出现,去做市,必然加剧市场交易的活跃度,从而进一步促进股价的上涨。

目前的新三板,正是机会大于风险,而机会总是留给看得懂市场的人。

新三板行业最新消息(新三板市场隐藏着巨大的机会)(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