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

上个世纪90年代的小学语文教材里面有两篇文章讲的是我国的两位开国元帅,一位是刘伯承,他眼睛受伤,为保持大脑清醒,不打麻药作手术,被割70多刀,但他一声不吭被医生称为“军神”。

另一个人就是陈毅。有一次,陈毅妈妈端了一碗糍粑和一碗红糖,让他蘸着吃。

但陈毅看书太专心了,误蘸了墨水。等妈妈回来后看他满嘴黑乎乎地就大笑起来,他察觉后自嘲说:“吃点墨水没关系,吃多了肚子就有墨水了。”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1)

陈毅在近代历史上赫赫有名。在军事方面,他是开国元帅,机敏善战,刚毅如山;在外交方面,他是我国第二代外交部长,妙语连珠,思路开阔;在文学造诣方面,他被毛主席赞为当代“诗豪”,作品豪爽、侠气,在为人处世方面,他快人快语、忠于党、忠于人民,与许多革命家都结下了深刻友谊,被称为“一代儒将”。

一、聪明少年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2)

1901年陈毅出生在四川乐至,少时家里还算富裕。五岁时开始在家乡的私塾读书写字,他的记忆力很好,文章读三遍就能背下来,6岁半就读完了《四书》。

9岁时举家搬迁到成都。家里给陈毅请了个私塾老师,学习唐诗、宋词等,文学水平远超同龄人。

11岁时,陈毅在成都上了小学。当时成都有很好的文学艺术环境。耳濡目染之下,陈毅形成了扎实的文学基础。

1916年,15岁的陈毅就读于成都甲种工业学校(成都工业大学前身),主要学习自然科学。但他更热衷政治和文学,这时开始对国家大事有所了解。

两年之后,因家道衰落,陈毅只能辍学。后来,和哥哥商量后,一起考进了留法预备学校。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3)

1919年,陈毅开始赴法学勤工俭学。留学期间,他十分关心俄国革命的形势,也喜欢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并开始了文学创作,作品也多次在国内的报刊上发表,陈毅十分自豪,开始以文人自称。

1921年,中国留法学生在巴黎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这个小组有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赵世炎等革命骨干,9月末遭到法国当局的迫害,小组成员被关押28天,然后被遣散回归。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4)

1922年,陈毅回到了家乡,后经介绍加入了共青团,次年转正,因当时党的经费困难,加上还要资助一些生活困难的战友,陈毅开始投稿赚钱,后来虽然当上了报社的主笔,但生活仍是十分清贫。

1923-1927年之间,陈毅广交好友,在人际关系上处理的游刃有余,形成了独特团结革命战线的手腕,被毛主席称为:“天才统一战线的执行者。”

二、大将之风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5)

1927年陈毅与朱德带领革命军二十五师参加了南昌起义。因部队刚集结不久,惨遭兵败,革命军退回江西。

面对部队士气低落、随时可能溃散的局面,陈毅开了全军大会,鼓励众人道:“只有经历过失败的英雄,才是革命的真英雄!”

当时有个别兵痞趁乱对群众敲诈勒索,陈毅知道迅速追查,并对三个违法分子处以死刑,加强了军队整训,形成了一批经历过严峻考验、意志坚定的革命部队。

陈毅和朱德多次商讨,也从失败中汲取到了教训,最终采用了走群众路线和游击战的作战方针。

1928年初,陈毅和朱德一起领导了湘南起义。革命军大部队驻扎郴州,发现这里河道淤塞,蚊虫铺面,臭气熏天,城市环境很差。

陈毅带领革命军扛着铁锹、挑着水桶,一点一点清理了臭水沟,城市环境焕然一新,当地人称赞革命军是“仁义之师”。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6)

1928年,毛泽东与朱德、陈毅在井冈山会师,成立了红四军,陈毅担任政治部主任,在闲暇时,陈毅也同士兵们聊天谈心。

有一位战士说:“两军虽然会师了,但是还是有隔阂,南昌起义觉得自己武器好,能打仗,看不惯破破烂烂的秋收起义部队;秋收起义部队认为自己工农分子、党员多,而南昌起义部队作风粗暴,态度傲慢,都是兵油子!”

陈毅觉得问题不小,在请示过毛泽东后,他把两个部队的部分军官互调,随着革命的继续,大家配合默契,感情也越来越深,隔阂也就慢慢消除,最后都成了一家人。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7)

后来因多次反对王明的“左”倾路线,陈毅被打压和排挤,但陈毅牢记毛泽东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军事路线,在逆境仍致力于扩大红军规模,先后组建了两支红军部队,也参加了多次“反围剿”战争。

由于王明“左”倾错误军事路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陈毅腿部也受重伤。为了拦截国民党部队,为红军长征创造条件,陈毅留在根据地开始了三年的游击战。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8)

红军长征之初,一些留守根据地的领导人不承认反围剿失败的事实,还想和国民党的大部队正面打硬战,这种行为无异于羊入虎口。

此时陈毅挺身而出说道:“失败了就是失败了,承认失败并不意味着悲观,也不意味着懦弱,而是思想坚定的一种表现。不承认失败才是懦弱。我们要大大方方承认失败,快速转变策略,后续能不能站稳,就看我们的转变了。”

这个转变就是大规模的阵地战转向游击战,后续的历史告诉我们,陈毅的选择是对的。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9)

在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保留了革命火种,这些星星之火,最终成了燎原之势。但三年的游击战实在是艰苦。

陈毅晚年回忆道:“三年的游击战争,我们不仅要面临国民党、土匪、叛徒的袭击,还要抵抗饥饿、无处藏身和病痛,这是我人生中最艰难的三年,我们过的生活根本不是人的生活,而是茹毛饮血的野兽。”

“因为经常断粮,我们经常挖野菜吃。春天吃笋,夏天吃梅,吃不饱了爬树上摘野果子吃,有时候野菜也没有了,只能吃蛇,吃蜂蛹。”

“南方春天多雨,我们没有房子住,只能住在山洞里,衣服都没干过,因为环境恶劣,死人的事经常发生,原来一千六百多人的革命队伍,最后只剩三百多人了,但这里保留的都是最顽强、最坚决的革命力量。”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10)

1935年10月,叛变国民党的龚楚设下圈套想捉拿根据地的最高领导人陈毅、项英,龚楚给两人写信说希望双方尽快见面,加强对游击部队的领导。

项英接到信后十分高兴,想拉着陈毅一起去,但陈毅思考片刻,说:“龚楚在红区时经常目中无人,这时怎么变得这么谦虚,还让我们回去加强领导,想必其中有诈,观察一段再说吧。“

龚楚见计划落空,直接领粤军包剿陈毅、项英的驻地,多亏侦查员及时发现,陈毅一行迅速转移,转危为安。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11)

1936年10月,国民党对游击部队开始大规模“清剿”,陈毅带领部队在梅岭被打散,自己隐蔽在一处山洞中,被敌人包围20多天。陈毅觉得自己身负重伤,脱险无望,为了表达对革命的赤胆忠心,写下了绝笔诗《梅岭三章》。

开章便是“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诗词气吞山河。

奇怪的是,陈毅写下绝笔诗的当天,国民党竟然撤走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囚禁了蒋介石,清剿的国民党部队赶回去支援了。

三、连战连胜

抗日战争后,陈毅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国民党和谈、组建新四军、奔赴华中战场抗日。

此时国共虽然合作,但是国民党实际上仍采用“防共、限共、反共”的策略,当时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同志仍受王明“右倾”机会主义影响,率部队屯扎在国民党限定的区域-皖南。

中共中央多次催促他要率部转移,不要受制于国民党,但项英仍然迟迟不肯动身。最终1941年1月,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新四军遭到重创,项英同志牺牲。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12)

此时的陈毅率部分新四军东进,在上海轰炸了日军的虹桥机场,炸毁飞机四架,破坏了日军高级将领、各级政要侵华的首巢,极度打压了侵华日军的气焰。

1940年,陈毅不顾项英的反对,开辟了苏北革命根据地,国民党韩德勤率领1.5万人进攻革命根据地。

陈毅和副将粟裕采用了“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战术,把国民党引诱到黄桥镇,以7000的兵力与敌军激战四天四夜,最终歼敌1.1万人,俘虏3200余人,粉碎了反动派进攻的信心。

根据地也获得了迅速发展,红四军由抗日战争开始的1万人发展到抗战胜利后的30多万人。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13)

1946年,蒋介石撕毁和平条约,大举进犯解放区。一九四七年二月,国民党军队分南北两线进攻山东解放区,陈毅同志指挥我军以少数兵力奋勇阻击南线之敌,主力则昼夜兼程,北上歼敌。

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陈毅部队全歼六万余敌军,活捉对面最高将领,也收复山东十三城,给予敌人沉重打击。

1947年4月,蒋介石全面攻击惨遭惨败,于是收缩兵力,重点攻击。

蒋介石在进攻延安的同时,又调动了40万部队重点攻击山东解放区,陈毅和粟裕带领解放军英勇反击,先歼敌两万四千余人,5月上旬,国民党攻下临沂,然后三路齐发攻击解放军。

此时敌军中路冒进过快,陈毅和粟裕抓住机会,派少数部队牵制国民党左右侧的攻击,然后集结主力部队围住敌军中路。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14)

(张灵甫)

经过两天两夜激战,在孟良崮全歼国民党“王牌军”整编74师,毙敌3.2万余人,击毙了敌师长张灵甫,实现“虎口拔牙”,敌军迅速撤退,气的蒋介石大骂手下是“饭桶”。

1948年,陈毅和刘伯承等人指挥了淮海战役,解放军以60万兵力进攻杜聿明带领的国民党80万。经过60多天的艰苦战斗,解放军以伤亡11万人的代价下歼灭国民党55万余人,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15)

1960年,周总理、陈毅和杜聿明接见了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周总理向蒙哥马利:“你见到的陈毅和杜聿明曾经打过仗。”

蒙哥马利立即问道:“谁胜利了?”

杜聿明指着陈毅说:“陈毅赢了!”

蒙哥马利问杜:“你带了多少部队?”

杜聿明说:“100万人吧”

蒙哥马利吃了一惊说:“拥有100万人的统帅,是不应该被打败的!”

杜聿明不好意思地说:“陈毅将军有200万人,因为我的部队都跑他那里去了!”

杜聿明的回答引起了在场的人一阵欢笑。

解放上海是陈毅将军指导的最后一场战役,国民党30多万残兵盘踞于此,蒋介石要求国民党死守6个月,以等待美国救援。

陈毅考虑到上海是当时的经济中心,如果强攻,城市势必毁于一旦,于是给10万解放军定下作战原则:“一是不能用重武器,二是不能进民宅”经过15天的奋战,我军歼敌25万余人,顺利解放上海。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16)

部队进入上海后,为了不扰民,解放军战士们直接睡在马路上,战士们的伙食也是在郊外做好了送来的,解放军部队被当时国外媒体称:“纪律严明,士气高昂。”

四、为新中国奋斗

(一)上海市长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17)

上海解放后,陈毅就任上海市长,周恩来总理对陈毅说:“上海地位很重要,不仅工业、商业方面排全国第一,这里文人荟萃,文教事业可谓是半壁江山。””

陈毅牢记周总理的话,对有名之士登门拜访,他们在一起敞开心扉,拉拉家常,嘘寒问暖,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些人说陈毅是:“有人情味的共产党将军。”这些名士后来在新中国建设中作出了很多贡献。

在上海市担任市长期间,陈毅也致力发展经济,有效遏制了当地通货膨胀的局面,上海人民为他也立了碑。

(二)外交部长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18)

1958年,陈毅接过周恩来的接力棒担任第二届外交部长,有些人表达了异议:“陈毅将军说话激情澎湃,像放大炮,在外交场合不太合适吧!”

但是周恩来笑道:“在某些场合,放大炮更有用,更能体现一个大国的军威。”

后来的结果表明,陈毅在外交场合时而出语霸气,时而妙语连珠,巧妙化解各种问题。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19)

1963年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个日本记者嘲笑地说道:“部长先生,你们中国是不是在搞原子弹啊?你们那么穷,是不是搞不起啊?”

陈毅部长听到,厉声说道:“原子弹这种东西,我们中国一定会搞出来,目前我们的经济确实不好,但是为了原子弹,就算是裤子当掉了也要研发出来!”

果不其然,一年以后,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引爆,打破了美国、苏联的核垄断,提高了我国的社会地位。

1965年,有名记者问:“美国在台湾海峡出兵,中国的政策是什么?”

陈毅摘掉了眼镜,啪一下放在桌子上:“美国欺人太甚,他们在全球实行霸权主义,他们欺负中国人、朝鲜人,也欺负法国人,现在法国戴高乐总统已经宣布和我国建交了,站在我们这里了,也就是站到美国的对立面上,美国假如敢来大陆,我就把他们打回去!”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20)

不过陈毅部长也会评价美国:“美国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国家,建国才180多年就成为了世界的领头羊,科技、工业、农业在全球都是遥遥领先,假如美国改变敌对我国的方针,两国的关系是有前途的。”他还给助手说,可以和美国大使致好,握手,周末在一起吃吃饭也可以。

陈毅部长能屈能伸,不卑不亢,真乃大国儒将之风。

(三)特殊风波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21)

1966年文革爆发,林彪和“四人帮”对老革命进行了残酷的迫害。1967年2月的军委会议上,陈毅拍案而起,为老战友出头,也惹怒了林彪、“四人帮”一帮人,也让自己惨遭迫害、深陷旋涡,史称“二月逆流”。

有一次他愤愤不平的向造反派说道:“你们造反派做得太过火了,都闹到国外去了!咱国有一个驻巴基斯坦的武官先是故意制造和驻巴大使的矛盾,然后再造驻巴大使的反!

驻巴大使刚回国下飞机,直接被造反派拉去游行,带高帽子了。现在国外报纸都登出来了,你让他(驻巴大师)怎么回去工作?”

后来有一次在他的批斗大会上,陈毅质问造反派:“我有什么罪,我革命40多年了,你们诬陷我,我不服气,死也不服气!”

在那个满眼红小将招展,四处呐喊阵阵的时代,身处逆境的陈毅将军,居然还能如此清醒,敢于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实在令人钦佩。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22)

1968年,林彪、“四人帮”一伙搞突然袭击,把陈毅和其他人隔离了出来,不断围攻、批斗他,并解除了他的一切职务,然后陈毅被下放到石家庄。

1970年5月起,陈毅时常感觉到身体不适,但因当时反对派对其的迫害,导致他的病迟迟没有得到诊治。直到当年冬天,陈毅才回到北京,但由于林彪一伙从中作梗,陈毅被拖了很久才住进了医院,却又没有查出病因。

1971年1月16日,陈毅肚子疼痛难忍,仓促中医院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动了手术,手术中才发现是直肠癌晚期。

1972年1月6日,奋斗了半个世纪的革命家陈毅元帅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去世前几天,叶剑英带着一张报纸去看陈毅,报纸上写的毛主席关于“二月逆流”的一些话,叶剑英觉得对陈毅有用。

来到陈毅的病榻前,叶剑英让陈毅的女儿珊珊给他念报纸上的话,珊珊缓慢而清晰的念道:“毛主席说,现在再也不讲二月逆流了。”陈毅听到,点了点头。珊珊又念了一遍,但此时陈毅没有了反应。

五、主席亲自吊唁

陈毅逝世后,“四人帮”对陈毅的追悼会压低规模,对悼词也大作手脚,里面硬要塞进“有功有过”的评价。

周恩来总理据理力争,努力之下在稿子上加上了“功大于过”,能过到这一步实在不易了。

令大家欣慰的是,毛主席看过悼词后,不赞成对陈毅作的评价,直接把这段话删掉,使得四人帮的阴谋诡计破产。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23)

1971年11月,毛主席已经身患重病,经过抢救后才脱离了危险。一个半月来,毛主席的身体一直没有恢复好,他的双脚严重浮肿,走路也不方便。

1972年1月10日中午,毛主席照例午休,突然,他缓缓坐起来,困难地穿上拖鞋,朝工作人员走过去说道:“调车!我要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上一次毛主席参加追悼会还要追溯到1963年逝世的罗荣桓,工作人员深知情况紧急,他们一边打电话给中央办公厅,一边把主席扶上了车。

周恩来得到消息后,立刻拨打中央办公厅的电话,要提高追悼会规模,凡是曾经提出想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的,都可以去参加。

毛主席此时身穿浅黄色的睡袍,他来不及换衣服,外面仅穿了件灰色的大衣,就来到了八宝山陈毅的追悼会。

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陈毅追悼会即将开始)(24)

毛主席站在队列的正中间,在听到周恩来总理念悼词两次哽咽之时,他高大的身躯微微前倾,轻轻颤抖着,他此时肯定很悲痛。

追悼会结束后,毛主席说:“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悼念陈毅同志。”说完,毛主席和陈毅的夫人握手,并嘱咐她要节哀。临走前,还嘱咐陈毅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

毛主席在众人的搀扶下上了车,此时他腿抬不起来,上车的时候很吃力。追悼会结束后没几天,毛主席就生病了,病的很厉害。

结语:陈毅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和社会建设中,他坚持战斗,努力工作,为人民服务,他多才多艺,性格直率,快人快语,是一个具有青松品质的军事家、诗人、外交家和革命家。

参考资料:《360百科-陈毅》、《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陈毅》、《360百科-湘南起义》、《中国青年网-陈毅追悼会》2012年5月8日期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