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单恋解读(3个层面带你读一遍东野圭吾的单恋)

7月10号读完《单恋》,我就一直想正式写一篇完整的读后感,又被多种事情和情绪牵绊,今天终于落笔。

这篇文章将从故事相关、价值观和写作技法三个方面讲解。


故事相关
  • 情节

《单恋》于2010年出版,故事从一场聚会写起。

聚会结束后,哲朗遇见许久未见的老朋友——美月。

美月不似大学时的婀娜多姿,变成了一个声音嘶哑的男人,他说:我杀了人。

美月杀死的人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变态跟踪狂,杀完人后,车子和尸体被扔到不显眼的地方,然后美月开始等待,等待被发现,等待被通缉。

然而,这场意外谋杀案的背后牵扯的却是一群边缘人的艰难人生——性别认同障碍者和双性人在社会上面对的不公与歧视的对待。

东野圭吾单恋解读(3个层面带你读一遍东野圭吾的单恋)(1)

  • 人物

美月是一个从小就对自己的性别认知在身与心之间有着强烈撕裂感的孩子。他不明白,他的内心明明是一个男人,为什么身体却是一个女孩子。他不明白,为什么他必须在生活中以女孩子的行为方式生存,否则就是异类。

中尾的母亲是一个性别障碍者,在他小时候便抛下他离开了,或许因此,中尾有了一个从人群中看出人们内心真实性别的能力。

这样的两个人在大学走在了一起,不是因为中尾喜欢男孩子,而是在他眼中,美月在他面前,就真真在在地是一个女孩子。

然而这段感情并没有拯救出美月,当美月面对其他人的时候,他依旧认为自己是一个男人,他在男人与女人的认知中逐渐疲惫不堪,最终两人分手,各自有了人生。

美月妥协了一阵,跟人相亲结了婚,又生了一个孩子,最终忍受不了内心的分割,做了与中尾母亲相同的选择——离家出走,变成一个男人。

时隔多年,美月与中尾再次相遇。此时,美月是一个男人;中尾是性别认同障碍组织交换人生的牵线人。

中尾保护了美月,失手杀了人;美月为了中尾以及防止组织被发现,准备顶包自首,却又将曾经的朋友哲朗和理沙子牵扯进来。

东野圭吾单恋解读(3个层面带你读一遍东野圭吾的单恋)(2)

理沙子是美月作为男人心理时喜欢的人,然而理沙子倾心于哲朗,并与其喜结良缘。

理沙子和哲朗开始的婚后生活幸福,两人的性格相符,价值观相同。

然而不久,两人还是被生活的小细节打乱节奏,最让理沙子没有办法原谅的是哲朗心中还是有对女性应该相夫教子的理念,并为了让理沙子顺从这个心愿,他没有跟理沙子商量,故意让她怀孕,导致她失去了一次在事业上进博的机会。

理沙子发现事情的真相后,变得很生气,也没有任何商量地将孩子打掉了,自此,两人之间貌合神离。

理沙子与美月见面后,知道了美月心中的心愿,便不顾美月手上的凶杀案,义无反顾地决定包庇美月,帮助她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是理沙子对美月的帮助,也是她对自己的过去做的一个申诉。

东野圭吾单恋解读(3个层面带你读一遍东野圭吾的单恋)(3)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早田,他是一个记者,深挖事件真相,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并不因为谁而放弃自己的坚持,但是他也不会利用谁而达到目的,他自己就有能力拿到自己想要的。

他不近人情,又非常重情重义。

为了将真相公之于世,不论失去什么都不后悔。如果总是害怕失去,就什么也得不到了。

  • 句子

每一本书里,都不可避免地有些极富哲理又引人深思的话。

“男女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强制性地划分当然会引发许多矛盾。”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男女之别就是简单的性别特征,但是对于那些双性人、有性别障碍的人来说,男女之别又是怎样呢?

区分男女实际上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总会有某种矛盾存在。

目前的女权问题,男女性别间的对立问题,不正是某种矛盾爆发而存在的么。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试错。

被称为伦理的东西也未必真能指引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反面的反面就是正面吗?

一枚硬币能够很简单地区分正反面,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她是一个女孩子,又是同性恋,但内心是男人,所以应该喜欢男人,但身体而言,是一个女人爱上了一个男人,从世俗伦理看来,这没有问题,但是对她而言,也是没有任何问题了还是存在了双重烦恼呢?

只是把事物的相反面映在镜子里,实质内容一点都没变好。

东野圭吾单恋解读(3个层面带你读一遍东野圭吾的单恋)(4)

为什么人会变呢?并且还是朝着不好的方向。如果成功就变得傲慢,失败了就变得卑微。

各有各的活法,请你原谅。

价值观
  • 性别平等问题

东野圭吾当年所想的问题至今一直存在,无论是同性恋还是性别认知障碍,抑或本身是双性的人,还是如今性别分裂的女权主义,都在性别的问题上越跑越远,应该不止一个人认为,平等并非指任何事情都是男女一样做,而是要承认性别的差异化,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出各自性别的最优能力,然后在能力内去做每个人都想做的事情。

人们应该反省自己,而不是总将戾气对向外界,将别人对自己的偏见歧视转而又投注于他人。

  • 简单与复杂

彭昱畅和黄老师曾经对话,说少年人认为世界越来越复杂,中年人却认为世界越来越简单。

何老师补充说,因为少年人是在一个努力吸取世界知识的过程,没有经过筛选,将好的坏的全部都吸收进体内;而中年人是一个释放的过程,将需要的留下来,不重要的东西就丢下。

世界的简单与复杂在每个人心里,有人顺畅一生,有人颠簸终生。要是简单地说你怎么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实在有点不负责任。然而,如果身处其中的人乐在其中,我们也没有多少资格去评判。

东野圭吾单恋解读(3个层面带你读一遍东野圭吾的单恋)(5)

  • 真相

曾经不懂为什么有些人即使知道真相残酷,依然要揪着真相不放,明明得过且过会更幸福,却要为了那个所谓的真相,即使失去一切也在所不辞。

是好奇心吗?还是使命感?

曾经不懂,我现在依旧不懂,但是如果要我面对一个“真相”的选择,我也会选择追踪下去,我不想要得过且过,我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究竟谁是这场戏里的骗局。

就像楚门,如果发现事情不对劲,选择不去探索,那么他会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生活一辈子,或许临死前,会怀疑一下世界的真实性,然后马虎地死去。

  • 个人主义

哲朗的眼睛出了问题,所以在球队最后一击的时候失利了,这导致每一次的聚会,队友都会拿这件事来嘲讽,但是他一直选择隐瞒,隐瞒队友,隐瞒理沙子。

而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却发现中尾早就知道这件事,理沙子也早就知道,他不过是在一个人扮演自己的英雄。

而真正的团队并不需要这样的个人主义,夫妻之间也不需要这样的个人主义,他自以为在独自承担一切,却不明白团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信任。

理沙子问他:“是不是决定到死也不让我进入你的世界,也就是所谓男人的世界?那个世界有多么夸张?是圣地?”

作为同行者,双方都应该有一起走下去的决心,即使知晓对方所有的一切,所有的不堪,依旧愿意同行。

这才是婚姻的正确意义。

东野圭吾单恋解读(3个层面带你读一遍东野圭吾的单恋)(6)

  • 单恋

书中两次点题。

第一次第三章第六节尾,美月说:“我明白,一切都是我的自我满足,是我一个人的相扑游戏。永远的单恋。可这对我来说也很重要。”

第二次结尾:“十几年的单恋修成了正果,是很幸福的事。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莫比乌斯环上,继续着单恋。”

单恋我愿意这样理解。

  1. 美月的复杂性让她自己没有意识到真相,没有意识到她一直以来都喜欢着中尾,她在寻找内心真实自己的过程中,逐渐明白又不明白。
  2. 单恋指的是美月一个人的悲伤痛苦和固执,而直到中尾死去,她十几年的痛苦终于想通,才走出了那个折磨她的内心。
  3.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着自己的自以为是,同时人们在各自的看法上继续一厢情愿。

东野圭吾单恋解读(3个层面带你读一遍东野圭吾的单恋)(7)

写作技法
  • 对话

两人之间的对话,运用“一话一搭”形式,会更引人入胜,进展流畅,给予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不会让人觉得烦闷冗杂。

这一搭并不一定需要说话,可以只是角色内心的想法。

第一章第七节,美月诉述自己杀人的时候,多数是由美月说,哲朗进行搭话。

搭话是要顺着另一个人物的说话内容进行简短而有力地发问,接尾话。

“了断?怎么了断?”“然后呢?”“所以没报警?”是呀,哲朗想。

  • 疑问和否定

在对话间,一方发问,一方不断否定,步步推进,持续拉开张力。一可以制造紧张情绪,二可以将人物间的思维痕迹写出来,三可以制造好奇点。

“为什么这么赌气?”

“不是赌气,不能给你和理沙子添麻烦。其实连见面也是麻烦……”

“我不明白,有什么麻烦呢?留老朋友在家过夜有什么问题?”

“不,不是这么回事。我不想把你们卷进麻烦,不能因为搅乱你们的生活,让自己活在内疚中。”

“说得那么严重,没那么回事吧,你想多了。总之先回家,有话回去慢慢说。”

“不行,我不能去。”

  • 先下结论,再说过程

讲故事有一个制造悬疑点的很好伎俩,就是先说故事的结尾,再说故事的过程。

比如第一章一开始,美月便说:“罪名将是谋杀,我杀人了。”

而后在这个过程中,真相一步步地被剖开,真正杀人的是中尾,美月只是有更深层的守护目的。

故事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有自己的行事目的,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矛盾是角色之间不同的目的碰撞得到的产物。

我是@那晓七#读书##情感美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