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考研的人最后都上岸了(劝退还是劝进考研人的)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前几天,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落下帷幕,又有一届考研人咬着牙、铆足劲,跑完了这趟关于梦想的马拉松。或是在逆风中前行,或是在河流中泅渡,或是在孤独中修行……备考时的状况不一而足,感受却因人而异。只不过,一句“上岸了吗”,是考研人之间最默契的信号,也是彼此最真挚的问候。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坚持考研的人最后都上岸了(劝退还是劝进考研人的)(1)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西北工业大学考点,考生冒雪进入考点。

图片来源:西安发布

今年的考研之路,和往年相比走得更艰难了些。寒潮来袭,体感温度和心理温度一起骤降,紧张的气氛里多了一分萧瑟;疫情反复,奋笔疾书的战场同样也是群防群控的阵地,凝重的空气里掺进了消毒水的味道;意外突发,早早定下的“考研房”临时涨价,本就堵得慌的心情更加忐忑……从意气风发到焦虑不安,从志在必得到疲惫不堪,或许每个考研人都会萌生这样的疑问:那些沉淀的时光,还能不能转变成人生的馈赠?那条拥挤的“独木桥”,究竟是不是通往梦想的康庄大道?

再有耐力的奔跑,也需要调整呼吸的时刻。不是没有过动摇的心绪,也曾心生过放弃的念头。有人调侃说,“今年最火的专业,是劝退学”;有人总结道,所谓“劝退学”,就是一门“让人从懵懂无知的迷梦中醒来,通过理性而客观的分析,判断出自己究竟适不适合在原来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学问。在背书背到嗓子发炎的时候,一定思考过值不值;在写卷子写到酸疼的时候,一定犹豫过行不行;在大清早图书馆门口排队的时候,一定怀疑过对不对。“学又不想学,玩又不敢玩”,是不少考研人真实而生动的写照。

事实上,“劝退”并不“可耻”,只不过“劝进”更显珍贵。现实中,有些事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努力,有些事却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桌子上的“午睡神器”、墙上的便利贴和思维导图、手机电脑里的励志贴和备忘录……有人考完后心生感慨:“已经开始想念为一件事情拼尽全力的感觉”。不管是为了弥补高考的遗憾,还是缓解就业的压力,抑或是追求更高的平台和更好的机遇,考研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的完美解决,也不代表一个梦想的瞬间兑现,而是对另一种可能的难得尝试。这是一种关于未来的主动选择,也是一段无怨无悔的人生历程。

坚持考研的人最后都上岸了(劝退还是劝进考研人的)(2)

考研之路上,有人旋即折返,就一定有人义无反顾。对于后者,唯有爱与梦想不可辜负。疫情局部防控形势严峻,不能让病毒有任何可乘之机,不能让任何一个考研人因疫情掉队。陕西省考试院在给考生的信中语气真诚:“无须讳言,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面临难以兼顾的选择,也可能留下大大小小的遗憾,但我们会抱着最大的诚意,努力使更多的考生顺利应考。”一位西安的送考司机送上手写的明信片:“祝福你明后两天,乘风破浪,终抵彼岸,奔赴未来,前程似锦,悄悄拔尖,惊艳众人。”一名榆林的交警开出了一张特殊罚单:“这位考生,别怕,你考研,我守护,祝你考研成功”。一家医院腾出一间病房作为“临时考场”,让确诊考生也参加了这场“应考尽考”的特殊考试。每一个执着的梦想,都值得呵护;每一个奔跑的身影,都理应得到护航。对考研人来说,只管放手一搏,全世界都将为你加油。

当然以结果而论,或许有意外,或许有遗憾。有考生感言:“疫情,考研,大雪,都来得很突然,但也都会回归宁静”。那些放弃的和坚持的,那些守护的和被守护的,都必将刻骨铭心,在回归宁静后重新出发。

这正是:

自古逢考悲寂寥,

劝君更进一步遥。

(文 | 于石)

| 荐书 |

★ ☆ ★

《与世界谈谈心——睡前聊一会儿》

★ ☆ ★

坚持考研的人最后都上岸了(劝退还是劝进考研人的)(3)

丨简介丨

继《与时代谈谈心》后,人民日报评论部的“睡前聊一会儿”栏目再推系列读物之《与世界谈谈心》。本书系统梳理了这两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热点,分为都市、生活、艺文、校园、新知、科技、心理、食饮、光影、风尚10个部分,给读者一个触摸时间、观察世界的窗口。

这个世界的丰富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本书所收录的,也只是我们这个宏大时代的吉光片羽。但这些文化现象、社会风尚、思想观念,就像风与水之于大地,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觉中刻画着我们的时代。我们尝试从中看到水的走向、听到风的声音,去发现、接受和推动改变。我们希望,瞬间的积淀不要流淌,岁月的馈赠别被消磨,而是在时间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潜的力量。我们希望,能与读者一道观察、思考,发现更广阔的时代,与社会一起向阳生长。

— “与时代谈谈心 与世界谈谈心”套装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