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智取生辰纲怎么过(智取生辰纲一点都不智)

杨角风谈水浒第45期:

在《水浒传》中有一段相当精彩的故事,那就是智取生辰纲,由于太过精彩,这段故事还被搬上了语文教科书:

说的是杨志奉命押运生辰纲,他这一路小心又小心,谨慎又谨慎,甚至不惜乔装打扮。可惜队伍走到黄泥岗时,还是被吴用、晁盖等人识破,并用计劫走。杨志无法交差,无奈之下只能流落江湖,后来阴差阳错到了二龙山落草。

而吴用等人因为是智取生辰纲,未能杀人灭口,后被官府追查,无奈之下也到了梁山落草。

要知道,劫生辰纲已经是死罪,况且吴用他们已经暴露了行踪,为什么不采取消灭人证的做法呢?

杨角风谈水浒第45期:花样作死典范,智取生辰纲一点都不智,吴用内心的小算盘害了大家

吴用智取生辰纲怎么过(智取生辰纲一点都不智)(1)

一、

智取生辰纲这段,施耐庵老爷子可谓是下足了功底,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整个智取的过程却让我们很是不解。

因为以晁盖、吴用一伙儿的实力,根本不用智取,直接来硬的就行,若不留活口,自然留下的证据就少,也就没有后面的跑路了。

那么,晁盖一伙儿究竟怎么想的,为什么会做出智取的决定呢?

其实,这个决定并没有那么难做,因为任何一个正常人,只要精神没啥问题,去夺取不义之财时,能智取绝不会蛮上的。

毕竟杀人放火是大罪,不给官府留余地,留面子,也就失去了后面从中斡旋的余地。而且就晁盖本人的性格来讲,他也不大愿意伤害人。即使后来上了梁山,在林冲火并了王伦后,他在安排打家劫舍工作时,也特意强调不要杀人:

“只可善取金帛财物,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

甚至后来到江州劫法场时,面对黑旋风李逵的横冲直闯,晁盖还手持武器阻止了他杀向百姓:

“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

也就是说,晁盖其实是一个还算有点仁心的人,虽然都是打家劫舍,但人家只要财,不要命,这一点比宋江要仁慈的多!

但是转念一想,既然晁盖只想要财,那么谁的财不好要,为什么偏偏盯上了这批生辰纲呢,难道他们不知道蔡京对劫生辰纲这件事零容忍?

吴用智取生辰纲怎么过(智取生辰纲一点都不智)(2)

二、

晁盖盯上了蔡太师的这批生辰纲,恰恰是他不能害生的原因所在!

因为,上一次蔡京的生辰纲丢失,就丢得不明不白,稀里糊涂,而且此事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之所以会这样,其实也很好理解,蔡京过生日,他女婿张罗大一堆人送礼,结果这笔“不义之财”被劫了。毕竟这里面涉及到利益输送,就像某贪官家里丢了几百万现金,他敢大张旗鼓地宣扬吗?

可是第二次生辰纲又丢了,性质则就变了,这伙贼实在太嚣张了,这是故意跟蔡太师过不过啊。若是他还忍气吞声,那么以后还怎么在官场上混,岂不是谁都能骑头上拉屎?

再有就是,第一次生辰纲被劫,并无人员伤亡,自然也构不成重大刑事案件。若真搞出了人命,就算是蔡京想瞒着不报,其他官员们也隐瞒不住啊,性质都变了。

更重要的是,押送生辰纲的可都是官差,就跟香港电影里的警匪片一样。他们是有共识的,普通杀人案,过几年破不了案也就算了,若是警察没了,那么这个案子将会一直追查下去。

而且鉴于当时的官场情况,就算是蔡京强压下面人破案,此事也会不了了之的,除非他下严令,破不了案,底下人提头来见!不然的话,蔡太师在上面发飙,下面的宋江、雷横、朱仝等人却在摸鱼放水。

当然,我们是拿着剧本来分析案情的,对于晁盖和吴用来讲,他们又咋想的呢?

吴用智取生辰纲怎么过(智取生辰纲一点都不智)(3)

三、

实际上,在智取生辰纲和硬取生辰纲策略上,晁盖和吴用一伙儿,一开始并未达成一致意见。

七星聚义之后,劫生辰纲的事,基本达成一致,不然的话公孙胜、阮小二、阮小七他们也不会来凑合晁盖。劫生辰纲的事是确定了,但是怎么劫,却没有定好,为此晁盖也问吴用:

“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

之所以晁盖这样问,就是因为,其他的人,包括自己在内,对怎么劫生辰纲这件事是考虑过硬取的。

虽然前面我也讲了,晁盖相对来说还算有仁心,但那也是相对这群强盗来讲的,若真有仁心,自然也不会干打家劫舍的勾当。

更重要的是,硬取的话,其实胜率更大,晁盖、刘唐、公孙胜三人武艺再不行,三个打一个杨志还是绰绰有余的。阮家三兄弟,再不济,扫掉其他的杂役,并不是问题。

若真是如此,完事后再处理掉他们的尸体,做到人不知鬼不觉。况且当时杨志他们还是乔装打扮的,就算是地方官发现了尸体,也扯不到生辰纲上面去啊。

所以,从毁灭证据的角度思考,一了百了解决掉杨志一伙儿是最佳答案。即使硬干有风险,那也可以软硬兼施嘛,先灌迷糊了杨志一伙,再斩草除根。

况且,当时晁盖一伙儿还被杨志等人记住了相貌,留下了破绽,后面何清一举报,妥妥地,没得跑!

所以,对于晁盖等人来讲,硬取不失为一个好策略,但对吴用来讲就不一样了。

吴用智取生辰纲怎么过(智取生辰纲一点都不智)(4)

四、

吴用给大家定的计策是智取,在他跟晁盖耳语之后,晁盖拍手叫好,毕竟他本身也不想硬来:

“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

那么,吴用为什么倾向于智取呢?

很简单,因为吴用不甘心成为大家的跟班,他其实想在这个七人团队中,成为领军人物!

一开始晁盖要派人去请阮家三兄弟:

“石碣村离这里只有百十里以下路程,何不使人请他们来商议?”

但吴用给拦住了,一方面,他担心派人去请,诚意不够,另一方面,则是自己有私心。毕竟自己请上山,和被晁盖请上山,虽然结果一样,但效果却大打折扣。

事实也确实如此,阮家三兄弟上山之后,虽然也尊敬晁盖,但更感激的是吴用:

“我们最爱结识好汉,原来只在此间,今日不得吴教授相引,如何得会!”

后来晁盖给阮家三兄弟银两,他们不敢要,都看向吴用,是吴用发话,他们才收:

“朋友之意,不可相阻。”

自己拉拢的这么几个人,想树立点威信,结果在劫生辰纲时,却成了配角。毕竟硬取靠的是武力,虽然吴用也很坏,也会点武艺,但你让一个书生去杀人,打不打得过别人先不说,他下得去手吗?

若是吴用成了旁观者,让其他六位杀入敌阵,那么后面分生辰纲时,吴用又该分多少?

毕竟大家都是脑袋别裤腰带上去干这一票,到头来风险自己担了,钱没分多少,吴用可不傻,这个账还是算得过来的!

吴用智取生辰纲怎么过(智取生辰纲一点都不智)(5)

五、

而选择智取,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毕竟整个计划都是吴用想出来的,其他人只是按照指令行事。

在杨志等人失去了生辰纲之后,书中写了一句:

“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这样一来,取得生辰纲的首号功臣成了吴用,其他人成了陪衬!

但是晁盖也不是傻子啊,本来自己出钱又出人,怎么到头来却成全了吴用呢?

这就是吴用高明之处,要知道阮家三兄弟为什么会入伙?

还不是吴用拉来的,在刘唐投奔晁盖带来生辰纲消息后,晁盖就开始打这笔财物的主意。要知道晁盖的庄客也不少,若是吴用真心给出主意,换其他的人也一样能智取生辰纲,根本不一定非要阮家三兄弟。

但吴用怎么说的:

“只是一件:人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宅上空有许多庄客,一个也用不得。如今只有保正,刘兄,小生三人,这件事如何团弄?”

对啊,刘唐汇报的情报,他必须得拉上,晁盖是主家,他肯定得上,对于自己更不用提,当然得带上。

之所以不选择晁盖的这些庄客,并非是因为他们不忠诚,而是担心他们太过忠诚。以至于到了跟杨志对战时出现问题,自己反而被抛弃了,这对吴用来讲,风险太大。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后来晁盖烧掉庄园跑路时,大部分的庄客是跟着他同生共死的。

吴用智取生辰纲怎么过(智取生辰纲一点都不智)(6)

六、

而阮家三兄弟加入了后,即使再加上后来主动找上门的公孙胜,吴用这边也是四对三,掌握了话语权。

但是,正是由于吴用急于掌握话语权,导致他干了一件蠢事,正是因为这件蠢事,导致智取生辰纲出现破绽,并最终被官府侦破。

这件事就是吴用带着大家去踩点的时候,刻意抢话,导致了晁盖的暴露。

大家用脚指头想一下也知道,晁盖在郓城县本地可是名人,谁人不认识?既然去住店,要么让晁盖以真实面目出现,要么就乔装打扮一下,甚至别带他露面。

可是呢,这一伙人还是大摇大摆地去住店,关键是登记信息的何清认得晁盖啊:

“我却认得一个为头的客人是郓城县东溪村晁保正。因何认得他?我比先曾跟一个赌汉去投奔他,因此我认得。”

至于晁盖有没有认出何清,不得而知,但换正常人,若是人家问客人高姓,本应该马上回答的,可惜并没有:

“我写着文簿,问他道:‘客人高姓?’只见一个三须髭白净面皮的抢将过来答应道:‘我等姓李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

这就奇怪了,晁盖为什么没有及时回答,也没有制止吴用?

就是因为晁盖还在犹豫,虽然他们之前约好了以贩枣商人身份登记,但面前的这个人似曾熟悉,到底要不要告诉实情呢?

吴用智取生辰纲怎么过(智取生辰纲一点都不智)(7)

七、

可惜,晁盖晚了一步,被吴用抢先回答了,事已至此,若拦着反而更引起对方疑心,他也就只能祈祷何清不认识自己。

而坏事就坏在这里!

吴用为什么要抢答呢?

说到底,还是他想主导这件事,掌握话语权,怕临时出变,不然的话,不会去抢答!

当然,吴用的计谋向来是有瑕疵的,这是一个破绽,后面还有一个,那就是用了白日鼠白胜!

白胜这个人,其实吴用没见过,按理说,他这个角色是完全可以由晁盖的庄客扮演的。可惜,刚才我也讲了,若是加入一个庄客,这七人团队就不稳固了,就成了八人团队,吴用这一伙分量降低。

所以,事到临头了,吴用才发现缺一个挑酒的,于是趁着在白胜村子落脚的空,他说我们可以用白胜:

“亦还要用了白胜。”

白胜可是当地人啊,只要被人看到在出事地点出没,逮到他,其他人没得跑!

事实上,人家何清就是认出了白胜:

“店主人和我说道:‘这人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是个赌客。’我也只安在心里。后来听得沸沸扬扬地说道:‘黄泥冈上伙的贩枣子的客人把蒙汗药麻翻了,劫了生辰纲去。’我猜不是晁保正却是兀谁?如今只拿了白胜一问便知端的。”

所以,吴用这次献计,并非是完美一计,毕竟留下了这么多破绽,至于他是不是故意拉晁盖下水,这不清楚,但他的夺权之心,是被人看在眼中的。

吴用智取生辰纲怎么过(智取生辰纲一点都不智)(8)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水浒,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精彩还在继续,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