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任弼时(传承红色基因任弼时)

最后一页日历在任弼时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个老式台历,最上面一页显示的日期是1950年10月25日这是任弼时坚守在工作岗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日子这一页日历,见证了他“随时准备用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事业”的铮铮誓言;这一页日历,也承载着一位共产党员初心不改、终生为民的公仆情怀!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传承红色基因任弼时?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传承红色基因任弼时(传承红色基因任弼时)

传承红色基因任弼时

最后一页日历

在任弼时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个老式台历,最上面一页显示的日期是1950年10月25日。这是任弼时坚守在工作岗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日子。这一页日历,见证了他“随时准备用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事业”的铮铮誓言;这一页日历,也承载着一位共产党员初心不改、终生为民的公仆情怀!

将这页日历往前翻阅到46年前。

1904年4月30日,任弼时出生于湖南汨罗一个教师家庭,16岁那年,经毛泽东组织的俄罗斯研究会介绍,加入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此后,他的每一页日历上都写满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他挺身而出,慷慨陈言;

长征途中,他率军突围西征,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并力促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在西柏坡简陋的指挥所里,他协助毛泽东等指挥了三大战役。

作为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参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党内重大决策,为国为民,殚精竭虑。

任弼时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多用钱。凡事不怕苦了自己,就怕为难党和人民。生活上他极为简朴,一件用旧围巾翻织的背心,一穿就是10多年;一条薄绒毯子,他从长征一直用到逝世。而工作上,他似乎总在和时间赛跑,不肯浪费一分一秒。他常说:“能走100步,就不能只走99步。”

然而,这日理万机的背后,任弼时正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1928年、1929年,任弼时两次被捕。在狱中,他受尽敌人的折磨,甚至遭受了极为残酷的电刑,背上被烙出了两个拳头大的窟窿,发炎溃烂,留下了病根,导致多种疾病缠身。1949年10月1日,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的时候,作为五大书记之一的他,却因为身体原因,只能在家里聆听收音机来见证这一伟大时刻。即便如此,从苏联养病一回来,他就给毛主席写信,要求分配工作,并“违反”毛主席对他的每天工作不超过4个小时的劝告,坚持抱病工作不少于8个小时。在他的心里,他只想为这个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工作、工作、再工作。

日历再次翻到1950年10月25日。

1天前,任弼时收到了毛主席起草的关于增派志愿军出国作战的文件资料。坐在办公桌前,他思绪万千。1950年夏,朝鲜战争爆发,鸭绿江边响起了隆隆的炮声。任弼时抱病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紧急会议,他完全拥护中央关于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

直到深夜,任弼时房间的灯一直亮着。夫人陈琮英心疼地给他披上一件大衣,劝他休息。任弼时直了直腰,摆动了几下有点眩晕的头,说:“明天还有明天的事啊。”

时针指向了12时,任弼时在地图上画下了最后一个红圈,伸手把台历翻到了10月25日。这时,他的头越来越眩晕,越来越沉重,他强忍着不适把地图和文件搬到了床上,艰难地躺了下来,这一躺就再也没有醒来。就这样,46岁的任弼时带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与热爱,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百步。

1950年10月25日,这一页日历,成为任弼时同志不忘初心、尽心竭力的永恒见证。凝望着这页日历,我们仿佛看到一匹前行的骆驼,担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更不计较个人得失……

(任弼时纪念馆整理)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刘瀚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