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大龙演过的角色(能够把这部剧中的)

作为2009年的开年大戏,《走西口》的播出的确是备受瞩目,甚至,该剧最高单集收视率一度超越了《闯关东》的同期收视率,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富大龙演过的角色?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富大龙演过的角色(能够把这部剧中的)

富大龙演过的角色

作为2009年的开年大戏,《走西口》的播出的确是备受瞩目,甚至,该剧最高单集收视率一度超越了《闯关东》的同期收视率。

不过,相比较《闯关东》人物叙事线路的复杂以及故事悬疑的巧妙设计,《走西口》看起来要显得平淡了许多,而各种戏剧冲突,也局限在个人恩怨纠缠上。

从山西到蒙古的讨生活,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背井离乡的苦楚,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其中滋味。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在走西口这段血泪史背后的精神,是应该被传承的,中华民族的崛起,从来都是带着血和泪的。可惜,《走西口》对于晋商文化并没有把握准确,也就难以成为经典。

杜淳作为男主,在《走西口》中饰演田青,而苗圃作为女主,则饰演田青的媳妇豆花,两人的演技中规中矩,而这部作品,也可以算得上是杜淳进入演艺圈打拼的基石。

整部剧可以看做是田青的发家史和成长史,因为从电视剧一开始,田青的父亲田耀祖就败光了家产,而徐木匠的出现又拯救了田青一家,这也就为田青之后的走西口,给予了家庭背景的铺垫。

说实话,第一次看这部剧的时候,我的确是被田青的正义和诚信品格所打动,似乎除了年少时对于赶走徐木匠犯下的错误之外,田青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没有再犯过错误。

虽然被刘一刀绑票,被裘老板为难,甚至被梁满囤刁难,但总归是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并且还和诺颜王子一起参加了革命,拯救中国去了。

可是,仔细想想这个田青的成长过程,是不是觉得这个人物设计太过完美了,完美的我都觉得现实中很难找出这样的人,这就是这部剧的漏洞,人物形象不够接地气,不够生活化的支撑。

想一想,剧中的田青每一次遇难,总会有一个贵人出手相助。

小时候是徐木匠保护着田青全家,长大后结识了诺颜王子,让田青有了物质的支撑和精神的指引,还被强盗头子刘一刀硬拉着去做二当家,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工作,还被裘老板的女儿巧巧看上,死活要嫁给田青。

全局都在围绕田青展开,亲情友情爱情统统铺展开来,但却并没有重点把晋商的精神文化融入其中,而是不自觉地陷入到儿女情长的纠葛当中。于是,失去厚重的历史底蕴,也就无法凸显主角田青身上所传承的“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品质。

第一次看这部剧,可能看的是田青,可第二次看这部剧,我觉得看的就是梁满囤。

作为剧中的反面人物,梁满囤被富大龙给演活了,虽然戏份不如田青多,但很多时候却总能影射现实。因为,这是一个富有层次感的角色,他身上有穷人的思想局限性,商人的见利忘义本性,以及暴发户张狂骄纵的嘴脸。

这其实也道出了千百年来中国发展过程中,千千万万如同野草一般顽强生长的农民阶层。我这里并不是有意贬低农民,而是因为时代局限性所造就的思想局限。

故事的发生背景是在1893年到1923年之间,那时候的中国正在经历封建王朝的衰败,和帝国主义的压榨,以及民主共和的兴起,各种思想交杂的背景下,底层民众的苟活是常态,而梁满囤便是其中的代表。

他本不想走西口,甚至在路上一度想要回家去,要不是田青的逼迫,估计都不可能走到包头去。因为从小到大父母的溺爱,梁满囤暴露着自私的本性,他天生胆小且犹豫不决,遇到不能处理的事情,就会把“我爹说”挂在嘴边,而最终让他彻彻底底成为一个反派的原因,我觉得有两个。

一个就是在皮匠铺的遭遇,让他本来淳朴的价值观被严重扭曲。

裘老板看不上梁满囤,留下梁满囤也是看在田青的面子上,田青能够穿着长衫站在柜台,做一个体面的柜员,而梁满囤却只能穿着破烂衣服,干着最卖力的活,甚至,掌柜的女儿都不正眼看他。师父不好好教,老板看不上,钱也没有挣到,梁满囤自然心怀不满。

一个就是田青时时刻刻充当好人,从而激发了梁满囤的嫉妒心理。

田青这边有徐木匠的帮助,有诺颜王子的指点,有裘老板的帮衬,还有巧巧和豆花两个女人的争抢,可谓是春风得意,而他对于梁满囤的好,也只是出于姐姐是他未过门的妻子这一点,说实话,我真没看出田青真的把梁满囤当做朋友。

富大龙对于梁满囤这个角色的塑造,那真是绝了。

前期梁满囤的唯唯诺诺,那种底层小人物的情绪拿捏的非常到位。胆小怕吃苦,偷懒且自私,这时候,富大龙对于梁满囤的形象塑造上,用的是缩脖子和稍稍弯腰的处理,这种细节,正好可以体现人物没权没势时的小心翼翼。

而后期梁满囤的飞扬跋扈,富大龙又让这个人物直起了腰板说话,甚至说话声音都变得很大,走路也是变得飞快,完全是一副暴发户的嘴脸。

前后形象的不同凸显人物性格的转变,但其实,对于梁满囤这个人物,刚开始会恨得牙痒痒,可冷静下来,却又恨不起来,因为,不是人人都能够成为田青,但人人都有可能会成为梁满囤。

《走西口》这部剧真的没有《闯关东》,甚至是《乔家大院》格局大,因为,很多晋商文化和精神没有完全展现出来,而田青的人物形象设计又过于虚假,反而梁满囤这种底层小人物的形象,更具有生活化。

也许,是因为富大龙对于角色的研究透彻吧,反正作为山西人,我真的没有从杜淳身上看出任何山西人的影子。

既然无法从主角田青身上看出晋商的精神文化,那么,也可以顺着梁满囤,反推晋商成功的原因。

首先,得正视自己的身份,无论穷苦出身,还是有遗产继承的富家子弟,这都是自我认知的前提。

其次,得接受文化知识的熏陶,而儒学便是首选,毕竟,仁义礼智信是晋商不变的信仰,与人打交道,或许会使用一些手段,但是,起码的道德底线还是应该有的。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坚守家国情怀,这无论是走西口,还是闯关东,或是下南洋,这是任何人都不能背弃的东西。

我倒是希望能够重新拍一部《走西口》,肯定不能像09年的这部,儿女情长多过精神文化。

不过,好在这部《走西口》里,富大龙的梁满囤比较亮眼,硬生生的把“男二”演成了“男一”,人们或许那时候不知道他叫富大龙,但的的确确恨过梁满囤,至于田青,也许忘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