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发现蚊子带编号(辟谣俄罗斯带有编号的蚊子)

近日,在各大平台上疯传了一段11秒的视频,一名俄罗斯小伙将一只疑似蚊子的昆虫翅膀撩开,只见在“蚊子”的腹部上有黑色的编号38,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

俄罗斯发现蚊子带编号(辟谣俄罗斯带有编号的蚊子)(1)

由于蚊子身体十分瘦小,在其身体上出现编号,不免让人心生怀疑,非常担心这是海外投毒的病媒生物。

当地媒体官方称,视频发布位于哈萨克斯坦,该男子抓住的并非是蚊子,而是一种蚜虫,名叫桦梗科赫。

俄罗斯发现蚊子带编号(辟谣俄罗斯带有编号的蚊子)(2)

据悉,该物种在北美西部的桦树上很常见,显然是从欧洲引进的。正如其他人所指出的那样,众所周知,它在外观上是可变的,并且是一个在分类学上具有挑战性的物种或物种复合体。我对可变性很感兴趣,就像下面的照片所展示的蜡分泌物的程度一样简单而戏剧性。

由于,它们的背上会随机出现黑的小点,有些排列组合巧合了就会组成数字,比如其他人逮住的桦梗科赫背上也会出现类似的数字,可以清晰看到是11或者38等特殊文字字样,真可谓是虚惊一场。

俄罗斯发现蚊子带编号(辟谣俄罗斯带有编号的蚊子)(3)

而“巧合”的是,“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全面消灭蚊子” 的消息,再次引发热议,国家卫健委答复“全面消灭蚊子”的建议:将探索经济适用蚊虫防控技术。那么,为什么要消灭蚊子?消灭蚊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为何人类要消灭蚊子?

据统计,世界范围有名有姓的蚊子超过3500种,有100~200种会叮咬人类的物种。这主要是地球的水资源丰富,蚊子主要生活在一些积水的地方、花草附近。

俄罗斯发现蚊子带编号(辟谣俄罗斯带有编号的蚊子)(4)

蚊子大面积地出现,其危害是非常大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人类,蚊子具有吸血习性,可将疟原虫、丝状蚴、乙脑病毒等随涎液注入人体内使人感染发病,实现传播疾病包括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血丝虫病等。

同时,对人体构成严重的危害,蚊虫叮咬会造成皮肤瘙痒红肿,严重还将出现伤口感染,属于不折不扣的害虫。

据悉,在我国伊蚊虽然有两个种类,其中白纹伊蚊数量最多,在民间被大众俗称为花蚊子,毒蚊子,主要由于白纹伊蚊的花色为黑白相间,咬人会释放一种毒素,导致伤口附近出现红肿和瘙痒等症状。

俄罗斯发现蚊子带编号(辟谣俄罗斯带有编号的蚊子)(5)

白纹伊蚊属于攻击性很强的蚊子,具有强毒性、生性凶猛、攻击力强等特点,并且白纹伊蚊还是重要的病毒媒介,可以传播80多种病原体,比如登革热、罗斯河病毒和西尼罗病毒。

蚊子灭绝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蚊子作为人类“四害”物种之一,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假如地球上的蚊子全部消失,对生态系统会有什么影响?

俄罗斯发现蚊子带编号(辟谣俄罗斯带有编号的蚊子)(6)

第一、 在食物链中,蚊子作为食物链底端生物,直接影响到天敌种群数量,比如在北极的冻土中,每年孵化大量的蚊子,成虫数量非常多,但是这也是北方迁徙鸟群重要的食物来源,若消失,迁徙的鸟群也将因缺少食物而消失。

第二、 改变生物的生活环境,蚊子叮咬对于人类来说是可怕的,对于野生动物来说那就是畏惧,大量蚊虫覆盖的地方,没有驯鹿靠近,可以有助于生态保护。

第三、 蚊子具有蜜蜂的传粉能力。现如今,蜜蜂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蚊子正在充当蜜蜂的功能,实现传粉能力,

俄罗斯发现蚊子带编号(辟谣俄罗斯带有编号的蚊子)(7)

据悉,在《自然》杂志中有一个观点,在地球上消灭任何一种生物体,都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蚊子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

因此,人类需要控制蚊虫的种群数量,既不能将其消灭,也不能让其肆意扩散,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人类研制出各种各样的灭蚊方式。

我国掌握硬核灭蚊:辐射杀死蚊子

2021年8月27日,《俄罗斯生物学家:中国辐射灭蚊法安全有效》。中国研制了一种利用物辐射杀死蚊子的方法,俄罗斯生物学家对此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果是这种核辐射灭蚊方案安全有效。

俄罗斯发现蚊子带编号(辟谣俄罗斯带有编号的蚊子)(8)

很可能俄罗斯为了治理本国蚊子泛滥,采用的一种实验室蚊子灭蚊,通过蚊子工厂“生产”绝育蚊子,假如每周出厂4亿~5亿只绝育蚊子,可以将蚊子适当地投放一些区域,可以有效控制蚊子种群数量,为全世界的蚊媒疾病的控制做出巨大贡献。

总结

蚊子作为大自然的一员,由于其具有病毒传播能力,不少人认为将其灭绝,减少病毒传播,减少人遭受人体疾病威胁。但是若真的将其消灭了,对人类的影响或许可能是致命的。

俄罗斯发现蚊子带编号(辟谣俄罗斯带有编号的蚊子)(9)

人类作为地球高等智慧生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保护地球生态安全,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保护人类。

最后,若被蚊子吸血,该打还是得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