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好处(什么叫艺术教育)

什么叫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以文学、音乐、美术等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教育活动。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是培养审美观念、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以培养鉴赏能力为主,创作能力为辅,使受教育者在欣赏优秀艺术品的实践中学习审美知识,形成审美能力。

参与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好处(什么叫艺术教育)(1)

内容:

1.艺术知识,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

2.艺术欣赏,包括对艺术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3.艺术创作,包括创作艺术作品的构思和表达能力。

艺术教育是要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训练,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播、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而是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

在当代社会中,“艺术教育”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狭义的讲,“艺术教育”可理解为对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广义的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专业艺术工作者。在当代社会中,人的生活与艺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联系,例如读小说、看电影、听音乐、欣赏绘画等。

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是以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参与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好处(什么叫艺术教育)(2)

为什么艺术教育对孩子这么重要?下面听听河南教育培训平台邢刚怎么看!

“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艺术,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将找不到工作,因为他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马云的这番话有些绝对,但并不是没有道理。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对1999-2000学年度2009-2010 学年度的艺术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时,做过一个有 5 万多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结果颇感意外。毕业 1-5 年的学生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 6-10 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 11-15 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 16 年以上的则提出:艺术最有用!

艺术教育,一定是润物细无声的。在一个家庭中,只有当父母从内心爱上艺术的那一刻,这一切才真正发生。对个体而言,艺术教育是生命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路径。因为在所有年龄阶段中,儿童与艺术最近,每个儿童都天生拥有艺术的心灵。通过艺术的教育,能开发儿童的艺术本能,能使儿童感知到世界的多种形式,如色彩、声音、韵律等。正因为如此,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主张,在 7-14 岁期间,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生活的主旋律。

知识教育强调的是逻辑的、理性的认知能力,更多在开发人的左脑。艺术教育则侧重于直觉的、感性的认知能力,更多在开发人的右脑。从脑科学角度来说,艺术协调着人的左右脑,使两者既保持相互的平衡,又在相互促进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人类天生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强弱也是考察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艺术思维侧重于直觉,具有跳跃性、非线性的特点,因此在很多类型的发明创造的过程中,都会起到关键的链接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当“人转向艺术时,就进入了创造活动的实验室”。康德对此做了这样的描述:“艺术是神圣的,它比科学更高深、更深刻。它揭示的真理超越了科学的范畴。”这句话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艺术创作具有原创性,是一个发明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参与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好处(什么叫艺术教育)(3)

罗丹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要培养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艺术教育必不可少。艺术教育对于唤醒与塑造儿童的美感具有重要作用。每个儿童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审美的潜能,只是它取决于是否能够被唤醒,又是否在相应的精确之后,能够被综合塑造为更高层次的美的意境、生命的境界。通过艺术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可以形成螺旋上升的经验结构,形成足够丰富的感受、感知以及沟通能力。因而,艺术教育也是对美感的唤醒。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的心理普遍存在承受力小,调适能力差,净化能力弱等问题。而艺术由于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与人的身心关系最为紧密,并在人的理性和感性冲突之间找到平衡,使人的生活方式由“物质化”向“艺术化”转变,这也是艺术教育所特有的精神救赎的功能。在日本等国家,用艺术治疗心理疾病,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技术。如通过绘画疗法,让病人释放并表达自己;通过音乐疗法,让病人发泄情绪;通过戏剧疗法,让病人借助于表演回归自我……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做的事情看似很多,但其实真正能做的,不过只有一件而已,这件事就是一个人来到世间的使命。艺术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每一个人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