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霸的告诫(对学霸这个词的反思)

现在,谈论学校教育,谈论子女的培养,谈论人才的成长过程,谈论某杰出人才时,"学霸"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很高。

一一教育要分类指导,把各地的学霸编成一个班。

一一你看人家的孩子,总考前几名,不就是学霸嘛!

一一向XX学习,争当学霸!

一一看人家,上大学期间,就是妥妥的学霸!

好傢伙,这顶"学霸"的帽子,简直堪比皇冠!

作为一个退休的老教育工作者,我总觉得"学霸"这个称呼不够妥当,甚至有点剌耳,听了很不舒服。哪怕是自己的子女,也觉得不是什么荣誉感,反而是一种负担,甚至有一种鞭笞之感。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霸"字,给人完全是贬义的丶负面的印象。查一查字典,对"霸"字的注释,基本上也是贬义的丶负面的。用霸字组词,有称霸丶横霸丶路霸丶霸王丶霸道丶霸权丶霸占丶霸气等等,有正面的义项吗?没有!

那么,为什么现在会把学校的优秀生丶尖子生称为学霸呢?查了一下,这个学霸,还真有一个历史典故。明嘉靖十年提准:“生员内有刁泼无耻之徒,号称学霸,恣意妄为,及被提学考校,或访查黜退,妄行讪毁,赴京奏扰者,奏词立案不行,仍行巡按御史拿问。”便指的就是这些人,然而行动并无多大成效。万历二年,特敕吏部“慎选学官,有不称者,令其奏请改黜。”然而也无成效。见到如此情形,内阁首辅张居正决心尽除学霸。

可见,这个学霸的称呼,原来就不是什么荣耀的称呼,而是无理取闹丶寻衅滋事的可耻行为,无耻之徒。当朝宰相张居正决心尽除学霸,就是明证。

伟人有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批判继承。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字,我们应该采取这种态度。固然,作为语言艺术,常常有正义反用,反义正用的情况。只要用的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也未尝不可。但对于学霸这个词,无论如何,也没有多少值得借鉴的意义。所谓学霸,即使勉强要赋予其正面的意思,也是各学科考试屡屡成绩名列前茅,而罔顾思想品德丶身体素质等其他内容。很明显,这种认识,有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嫌。

过去,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有三好学生丶五好学生的称号,我认为那才是德才兼顾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对于优良传统,正确的人才教育培养导向,不应该丢弃,而应该坚持坚守。学校教育,应该坚持立德为先、修身为本,使每个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而不是以争当学霸为荣,为争当学霸而沾沾自喜。

对学霸的告诫(对学霸这个词的反思)(1)

对学霸的告诫(对学霸这个词的反思)(2)

对学霸的告诫(对学霸这个词的反思)(3)

对学霸的告诫(对学霸这个词的反思)(4)

对学霸的告诫(对学霸这个词的反思)(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