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西部创作基地(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师生深入凉山开展乡村文化互动)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 3月21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名誉校长雷原教授代表学校董事长兼校长龚珍旭博士,带领师生一行26人,携新版《宪法》百余册、《学思录》《师道》等国学书籍2000余册、师生书画作品百余件,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昭觉县,历时4天,走村入户进学校,先后到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山岔乡三河村、三岗乡羊棚村和解放乡、三岔河、三岗乡的乡中心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互动形式,宣传“两会”精神;赠书送书画,现场讲解国学文化,挖掘收集民俗风情,服务基层文化师生所到之处,受到村民和师生们的热烈欢迎,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西部创作基地?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西部创作基地(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师生深入凉山开展乡村文化互动)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西部创作基地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 3月21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名誉校长雷原教授代表学校董事长兼校长龚珍旭博士,带领师生一行26人,携新版《宪法》百余册、《学思录》《师道》等国学书籍2000余册、师生书画作品百余件,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昭觉县,历时4天,走村入户进学校,先后到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山岔乡三河村、三岗乡羊棚村和解放乡、三岔河、三岗乡的乡中心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互动形式,宣传“两会”精神;赠书送书画,现场讲解国学文化,挖掘收集民俗风情,服务基层文化。师生所到之处,受到村民和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在四川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的幼儿园教室,彝族教师正在教孩子识字读文、做游戏。见到来“客人”了,29个孩子齐声喊道:“叔叔阿姨好!”稚嫩的声音深深感动着师生们的心。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师生们教孩子们唱歌跳舞,一个当天刚入园的小朋友不习惯陌生环境,哭啼不已,大“同学”们便蹲下为小朋友擦去眼泪,悄悄讲着什么,或许小朋友感受到了来自遥远学校大哥哥姐姐们的暖意,终于破啼而笑了。

在与当地村民交流中,雷原对彝家的绿色养殖、传统的腌腊制品及土豆种植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说,将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要帮助彝家的同胞们解决富余的农副土特产品,让更多人认识、喜爱火普特产。

离开火普村时,师生们将400本《师道》《学思录》书籍和十余本新版《宪法》赠予村委会,希望将来能建一个村图书室,让村民们有地方读书,多学习知识,建设乡村文化。

在三岔河乡中心小学校,从副校长土比尔吾的讲述中得知乡村学校艺体方面的专业老师极其缺乏时,雷原告诉土比尔吾校长,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就是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学校,今后,学校将通过组建自愿者队伍、派送师生支教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口的教育文化扶贫计划,支持乡村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阿重史布是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文化经济学院一名优秀的彝族大学生,来自昭觉县山岗乡,他说:“我是大凉山人,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用于社会的人,将来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王川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