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1)

3D-Slicer 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的疗效比较研究 张山 1, 武一平 1, 祁红辉 2, 申向竹 1, 董雨 1, 李忆蒙 1, 韩亚非 1, 徐伟 1, 杨德真 1, 唐会昌 1, 马可 1【 摘要】

背景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基底核区出血的常用手术方式, 而 3D-Slicer 软件可利用患者术前颅脑 CT 或 MRI 扫描图像原始数据, 在短时间内对头皮、 颅骨、 血肿进行三维重建, 便于术者更清楚地了解术区的解剖关系。

目的

比较 3D-Slicer 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外 4 科2018 年 3 月—2019 年 10 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患者 109 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 59 例和对照组 50 例。治疗组患者采用 3D-Slicer 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 术前血肿量、 术后残留血肿量、 血肿清除率、 再出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 3 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ADL) 评分、 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GOS) 评分及生活能力恢复良好率、 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血肿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 术后残留血肿量少于对照组, 血肿清除率大于对照组( P < 0.05) 。 治疗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术后 3 个月, 治疗组患者 ADL 评分、 GOS 评分高于对照组( P < 0.05) 。 治疗组患者生活能力恢复良好率、 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与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 3D-Slicer 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患者可更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长,提高血肿清除率, 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改善患者预后, 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基底核区; 神经内镜术; 3D-Slicer 软件; 血肿清除术; 疗效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R 743.34 【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114/j.issn.1008-5971.2021.00.096张山, 武一平, 祁红辉, 等 .3D-Slicer 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的疗效比较研究[ J]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 29( 5) : 113-117, 127.[ www.syxnf.net]

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2)

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3)

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4)

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5)

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6)

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7)

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