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厦门工人文化宫(探寻曾经的记忆)

80年代厦门工人文化宫(探寻曾经的记忆)(1)

建设中的湘纺工人文化宫。

80年代厦门工人文化宫(探寻曾经的记忆)(2)

建设后的效果图。

红网时刻记者 凌雨晴 湘潭报道

近日,湘潭市发展投有限公司传来消息,备受市民关注的岳塘人民剧院(原湘纺工人文化宫)项目现已全面复工,预计今年8月底前可完成施工建设。2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原湘纺工人文化宫施工现场发现,建筑墙体与剧院文物外墙部分已完成粉刷,建筑内外局部装修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看电影”“卡拉ok广场大赛”“文艺汇演”……看着建设中的工人文化宫,泛黄的记忆翻涌袭来,好像在和我们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岁月。湘纺于1952年开始建厂,1954年竣工,同时建造了工人文化宫。文化宫共有4层,砖木结构,整座文化宫房屋的建筑总面积5113.3平方米,占地4898.58平方米。

80年代厦门工人文化宫(探寻曾经的记忆)(3)

曾经的工人文化宫是典型的苏式建筑。(资料图)

80年代厦门工人文化宫(探寻曾经的记忆)(4)

如今的工人文化宫正在全面翻修,图为前厅。

“文化宫当时的定位是职工的学校和乐园,是厂区工会的窗口,当时湘纺文化宫在省里都是有名的。”曾任湘纺工人文化宫主任彭名楷说,80至90年代是湘纺工人文化宫的鼎盛时期,当时开展了戏剧、声乐、舞蹈、管乐等14种类的艺术学习班,培养了毛艳、刘建辉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艺术专家。

文化宫的正门是那个年代最为流行的红漆木门,推门而入便进入了前厅,前厅面积不大,天花板四周装有彩灯,中间则悬挂着一盏巨大的莲花式吊灯,很打眼。住在板塘铺50年的居民凌正午说:“当时的墙壁上挂满了很多劳模的照片,宣传标语也会经常更换。”

80年代厦门工人文化宫(探寻曾经的记忆)(5)

湘纺工人文化宫内景。(资料图)

那时候,湘纺开大会、搞文艺活动、放电影都在工人文化宫,听老人说陈佩斯、关牧村都来过这里表演。在每周末的晚上,文化宫里人山人海,播放着《渡江侦察机》《卖花姑娘》《黑三角》等当时最流行的电影。“文化宫是苏式建筑,而且是波浪形设计,声音穿透力是很强。”彭名楷说,当时关牧村在这里演出,基本不用音响,坐在最后排的观众也能听得见、看得见。

水泥地板、木头板凳……走进工人文化宫,迎面而来的是一股上世纪的气息。穿过前厅,正式进入剧院里。剧院为水泥地板,分上下两层观众席,楼上有座位720个,楼下有1515个。楼下观众席分为中左、中右、厅左、厅右四个区域,这样划分开来,观众凭票对号入座就容易多了。

80年代厦门工人文化宫(探寻曾经的记忆)(6)

在施工现场,大部分的配件设施被拆除,我们只见到这个带有历史气息的壁灯。

在文化宫内,最具时代特色的还得属舞台。“当时湘纺还有乐队,我们就是在这个乐池里面表演。”板塘铺居民肖熠翔说,虽然舞台上的红漆木地板,踩上去会发出闷闷的响声,但整个灯光还是很不错的,光灯、侧光灯、顶灯、追光灯、地排灯、天幕灯等一应俱全。

鲜红幕布、木靠背座椅、红漆木门、绿漆水泥房梁、手摇式铁窗……这些场景对于90后、00后来说意味着新奇,但对于上一辈人以及年纪更大的人来说,这些都是最熟悉的记忆,也是最美的回忆。采访的最后,彭名楷还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建设完成后的岳塘人民剧院将会有个小展览室,当年文化宫的老式放映机、图书、音响等将会在它们的新家与我们重新相遇。

来源:红网湘潭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