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言短句激励学生 座右铭

■田东江金庸先生生前曾被问及“做人有没有一些座右铭”,他回答了八个字:全力以赴,努力不懈多名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友人都说,金庸的勤奋是出了名的从1955年的《书剑恩仇录》到1972年的《鹿鼎记》,17年的时间里,金庸的15部作品几乎没有间断过连载,可谓践行了自己的座右铭,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励志名言短句激励学生 座右铭?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名言短句激励学生 座右铭

励志名言短句激励学生 座右铭

■田东江

金庸先生生前曾被问及“做人有没有一些座右铭”,他回答了八个字:全力以赴,努力不懈。多名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友人都说,金庸的勤奋是出了名的。从1955年的《书剑恩仇录》到1972年的《鹿鼎记》,17年的时间里,金庸的15部作品几乎没有间断过连载,可谓践行了自己的座右铭。

座右铭,铭的一种,原指书写后置于座位的右边,用以自警的文字。后来泛指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前人以右为尊,举凡所珍视的文、书、字、画,都放在座右位置以示珍重。当然了,从前还有一种“座中铭”,顾名思义即置于座中,南宋周必大有《跋盛子谦座中铭》,此不赘述。

杜甫《天育骠骑歌》云:“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这里说的是画。《旧唐书·刘子玄传》载,子玄所著《史通》,“备论史策之体”。徐坚非常看重,尝云:“居史职者,宜置此书于座右。”这里说的是文。杜甫赞誉的那幅画今天已不能见到,《史通》仍在,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才”的论点。刘子玄,即著名史学家刘知幾。《开元天宝遗事》云,唐玄宗善于纳谏,“或有章疏规讽,则探其理道,优长者贮于金函中,日置于座右,时取读之,未尝懈忽也”。说的也是文字。清朝学者朱竹坨考《宋鉴》,称绍兴八年高宗谕大臣曰:“司马光隶字甚似汉人,朕有五卷,日夕置座右,所书乃《中庸》与《家人卦》,皆是修身齐家之道,不特玩之而已。”首先吸引他注意的,显然是司马光的书法。

《昭明文选》收录了东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崔瑗写了些什么呢?“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云云。白居易也很欣赏这篇,“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不过他觉得崔瑗说的还不够,来了篇《续座右铭》,“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云云。

不难看出,座右铭相当于格言警句。前人对这类文字的态度,大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已为”座右铭,就那么照着做了;还有一种是视之“可为”座右铭,应该或可以这样做。无论哪一种,都涉及方方面面。

先看“已为”的。如为政方面。郎瑛《七修类稿》云,五代十国时的后蜀皇帝孟昶颁布过“戒石铭”,共有24句,太啰嗦了,宋太宗给简化成了“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颁行天下,只有16个字,琅琅上口。宋高宗“复以黄庭坚所书,命州县长吏刻铭座右”。郎瑛说,他老家浙西元世祖时有另外四句:“天有昭鉴,国有明法。尔畏尔谨,以中刑罚。”此类座右铭形同官箴,对官吏的告诫和鞭策。

如学养方面。周煇《清波杂志》云,学者当取三多,即看书多、持论多、著述多,“士皆知其说”。孙莘老就此请教欧阳修,修曰:“此无他,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书出,必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见之。”孙莘老把这段话“书于座右”。放在今天,现实意义丝毫不减。

如生活方面。李渔《闲情偶寄》云,明朝康海建了座园亭,“其地在北邙山麓,所见无非丘陇”,全是坟,《东周列国志》有“道德三皇五帝,北邙无数荒丘”嘛。有人说了,天天对着这些,“令人何以为乐?”康海回答:“日对此景,乃令人不敢不乐。”李渔非常推崇这个达观态度,“尝以铭座右”。

“可为”的也是这样。罗大经《鹤林玉露》云,他家藏有黄庭坚写的8个大字:“作德日休,为善最乐。”以为“摘经史语,混然天成,可置座右”。吴庆坻《蕉廊脞录》云,他家高祖盛赞王云廷所作家戒之余,发表一段高论:“词章之学,只求文理无疵,刻意求工则害道。进取之途,须知得失有命,稍事驰骛(奔走趋赴)则丧品。悠悠忽忽,便虚度一日,便虚度一年,便虚度一世。战战兢兢,始不负所事,始不负所生,始不负所学。”吴庆坻认为,此“可书作座右铭也”。陈康祺《郎潜纪闻》里也有两则。其一,徐士林手撰江苏臬署联:“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听墙外鸦啼鹊噪,恐有冤魂。”其二,陈康祺小时候听到的孙诏成的话:“吾不能必人之无冤,惟求己之无悔。”他认为,前一个“凡内外问刑衙门”,后一个对刀笔吏而言,“皆当悬诸座右者也”。

诸如此类,皆为“可作”,至于有没有作是另外一回事。又《陶庐杂录》云,明朝刘大谟在四川为官,“有门生在谏垣”,写信求座右铭。他引用了别人的话回复:“事关利害,有举世所不敢言,而己独言之。机伏隐微,有举世所不能言,而己独言之。”结果“门生得书,读之竦然”。怕什么呢?他估计自己没法做到吧。座右铭终究只是“说到”,不惮以恶意度之,诸多座右铭正是摆来看看的漂亮话,像金庸先生那样真当回事的,凤毛麟角。作者系南方日报高级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