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前如何鼓励孩子学习(家长这样鼓励孩子)

又到考试季,全国许多学校的孔子雕像被贴满了“加油”“必胜”的愿望纸条,网友笑称“孔子的压力好大”考生们用这种心理暗示来缓解压力和焦虑,家长们为鼓励孩子学习,也纷纷抛出各种“大招”怎么做才有效,我们通过三个家庭案例共同探讨,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期末考试前如何鼓励孩子学习?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期末考试前如何鼓励孩子学习(家长这样鼓励孩子)

期末考试前如何鼓励孩子学习

又到考试季,全国许多学校的孔子雕像被贴满了“加油”“必胜”的愿望纸条,网友笑称“孔子的压力好大”。考生们用这种心理暗示来缓解压力和焦虑,家长们为鼓励孩子学习,也纷纷抛出各种“大招”。怎么做才有效,我们通过三个家庭案例共同探讨。

01

“鸡汤式”鼓励

成为孩子的甜蜜负担

小巧 女 10岁 巴南区某公立小学

◎妈妈自述:现在一到孩子期末考试阶段,我反倒变得有点焦虑。我们这一辈都是在父辈的“打击教育”中长大的,到孩子这辈,我就希望她能自信、勇敢,不要像我小时候那样自卑无助。我变着方法鼓励孩子,每天搜索“心灵鸡汤”给孩子写鼓励贴:“别紧张,你是最棒的”、“我看到你的努力,相信一定不负期待”;考前给孩子做“100分”早餐;承诺考到90分就带她去旅行……也不知道是不是“用力过猛”,孩子平时考试表现都不错,但逢大考就失误,问她原因就说紧张,我也不知道该怎么鼓励了。

正解

直面问题避免过犹不及

“守孩子半天,不如写张鼓励贴。”现在家长圈里流行起了给孩子写鼓励贴,但再好喝的“鸡汤”,喝多了也会反胃。越鼓励孩子,考试时孩子越紧张害怕。这是因为裹挟着期待的关爱渗透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孩子甜蜜的负担。家长只有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首先让孩子承认紧张:“明天就要考试了,我知道你会紧张。”接着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其实你紧张,你的同学也紧张,比的就是谁没那么紧张。”解绑孩子心理压力后,再一起思考解决办法:“我们能做点什么,让你不那么紧张呢?”比如做好考前准备、制定复习计划、回顾历次考试的失误等,只要这次考试不犯上次的错误,就是进步。

02

奖励式鼓励

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小辉 男 8岁 沙坪坝区某公立小学

◎妈妈自述:在我看来,小学低段的考试分数只有“零分”和“100分”两种分别。为了鼓励孩子追求完美,每到期末我都会想办法增强他的积极性。我邀请他一起制定奖励合约:一门功课考满分,奖励200元;总分全班第一,奖励参加足球夏令营。这都是孩子自己最喜欢、最想要的奖品。当我们对奖励的项目达成了一致后,就签合同、按手印。孩子爸爸觉得我这是变相“贿赂”孩子,但我觉得有效就行。孩子为了得到奖励,自己复习得非常认真,我们目的不就达到了。

正解

物质与精神配合激励

鼓励孩子是一门学问,定计划、给承诺、用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刺激孩子……效果怎样还是得根据自家孩子的个体情况而定。研究者发现,同样价值100元的奖杯和奖金,对于低龄孩子而言,奖杯比金钱更具备激励效果。如果孩子小,家长不妨使用金钱以外的东西作为奖励,带孩子吃一顿大餐、增加玩游戏的时间,去研学基地玩一天等。而对于年龄大的孩子,可以增加金钱作为奖励的辅助措施。在物质激励之后,还要教给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如开个人账户,养成记账的好习惯。此外,家长要注意不断改变鼓励的策略,不要把一时有效当作长期使用的方法。人都是有惯性思维的,孩子在固定的奖励模式下会产生反作用。家长可以借鉴各种综艺中的游戏模式,不断变换花样,持续激发孩子的学习力。

03

幽默式鼓励

驱动孩子自主学习

小畅 女 10岁 南岸区某公立小学

◎妈妈自述:在鼓励方面,我们家爸爸比妈妈做得好。有一次,女儿数学考试得了70分,看着我“风雨欲来”的表情,她吓得躲到爸爸身后。爸爸赶紧护着她,笑着说:“考得可以噻,说明进步空间大大的。”一句玩笑话,轻松化解当时紧张的氛围。后来,爸爸又开导女儿:“其实所有考试也就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选拔考试,比如中考、高考;一种就是诊断考试,筛选出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你只要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过来,就是考试的最大获益者。”

正解

巧用幽默鼓励孩子

采取哪一种方式鼓励孩子,无疑考验着家长的家庭管理水平、对未来的远见以及唤醒孩子潜能的功力。其中,幽默的鼓励方式能让孩子非常愉快、放松地去实施,把好的行为坚持下去。

幽默鼓励是否有效取决于家长的心态,家长心胸豁达、乐观积极,常常开怀大笑,即使不用幽默激励孩子,孩子也不会因为家长的愁眉苦脸而感到压抑。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接纳孩子独特的个性,给予真挚的关爱,鼓励其自由探索。在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是对孩子最大的成长激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