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的票房奇迹说明了什么(2022口碑最好国产片)

《隐入尘烟》的票房奇迹说明了什么(2022口碑最好国产片)(1)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9月7日,由李睿珺执导、武仁林、海清主演的文艺电影《隐入尘烟》票房在上映的第62天正式突破1亿元。而该片在7月8日首映日当天的票房仅有34.93万元,排片占比仅2.3%,但上映后,影片口碑不断发酵,成为今年电影市场“最大惊喜”。

《隐入尘烟》讲述了在西北农村,两个被各自家庭抛弃的孤独个体,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相濡以沫的故事,采用甘肃张掖本土方言传递了两个“伴儿”艰辛却又充满希望的生活。

影片用一种平等的视角真实地展现了诗意般的乡村生活,也将乡村生活中真实到已经被人忽视的美好与苦痛,用电影特有的方式提取到受众面前。

记者看到,《隐入尘烟》上映后一直排片率偏低,票房也不理想,没想到上线网络平台播出后,评分一路走高,从原先的7.8,已经逆袭至8.5,通过口碑逆势翻盘,带动院线票房不断走高,如今突破1亿的好成绩,可以说是一部完全靠口碑发酵成就的电影。

记者注意到,8月26日,《隐入尘烟》上映第50天,单日票房达到104.08万元后,正式开启单日票房过百万元的逆袭之路;9月1日,该片单日票房不但达到675.41万元,更是凭借“《隐入尘烟》逆袭至单日票房榜冠军”登上微博热搜;9月3日,该片单日票房1437.80万元,排片占比也升到15.1%,豆瓣评分从开分时的7.8分上涨到8.5分,被观众称为2022年口碑最好的国产电影。

“最初觉得可能是一日游,有两三百万票房就不得了了,没想到观众口口相传,给影院经理打电话求排片,最终的成绩超出创作团队的预期。”连《隐入尘烟》导演李睿珺自己都说,这完全是一个意外。

这场“文艺片票房破亿”、“口碑、票房全胜”的逆袭之路上,确实充满太多的“意想不到”。

“起死回生”,是影院人士对《隐入尘烟》票房走势的形容,谁都想象不到《隐入尘烟》在长跑50多天后,从不足3%的排片会逆袭到18%甚至更多。

据悉,很多影院在暑期档后期收到很多观众电话表示,很想看《隐入尘烟》,再加上在网络上、微博话题上大家都在讨论《隐入尘烟》,于是影院们纷纷加大了对这部电影的排期和支持。

网友们对于《隐入尘烟》最有共鸣的一段评论是,“全片不说一个苦字,却苦出了天际;全片不说一个爱字,却爱到了极致。”有很多观众感叹表示,太久没有在院线看到这样一部“清新脱俗”的文艺片,“谁说看文艺片只会睡着?我看完了以后真的坐在影院大哭了一场,一是同情他们在片中的遭遇,二是我能从马老四的言语中感受到属于农民的大智慧,比如’啥不是土里头生的,啥不是土里头长的。土都不嫌弃我们,我们还嫌弃土吗?’我是真的不想这类电影在市场上消失,创作者、表演者包括欣赏它的观众都有人生困惑和难处,看这样的电影确实给了我很多感受,它确实值得大家看。”

好的影片,确实有很大的可能“被看到”。追溯这些年的文艺片,2016年,导演吴天明遗作《百鸟朝凤》上映,方励下跪求排片,成为当年现象级行业事件,也将一部原本注定“周末游”的小众电影收获8692万元的票房;2017年,暑期档一部名为《二十二》的纪录片,因为沉重的题材和广泛的民族情绪共鸣而出圈,许多年轻人自发买票请陌生人看电影,希望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历史不该被遗忘;2017年,张杨导演的《冈仁波齐》也创造了国产文艺片破圈记忆……

李睿珺导演在近期接受采访时也谈到,《隐入尘烟》的成功出圈,“它可能也会让影院有所思考,往后是不是还要一竿子打死某部看起来卖相不佳的电影。我们常说,任何电影都有它的受众,影院需要适当地给它们一些机会,也许就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王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