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诗(哲哥读唐诗张籍酬朱庆馀)

90后语文老师,文字创作爱好者爱诗词,爱红楼,爱中国文化

文学理论的爱好者,中国美学的追随者

F1骨灰级车迷,莱科宁铁杆粉丝

听优秀学长讲文史哲

头条号:听优秀学长讲文史哲

知乎:吴圣哲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上一期【哲哥读唐诗】,我们讲到了朱庆馀的《近试上张籍水部》,朱庆馀借一位即将见公婆的新娘来向主考官表达自己对考试的担忧。这就是科举考试中的“行卷”。作为主考官的张籍,看过朱庆馀写得诗后,也回了一首诗,便是《酬朱庆馀》。

·张籍·

张籍是唐代中后期的诗人,他说韩愈的大弟子,在文坛有极高的地位。曾官至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所以也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乐府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其诗作的特点是语言凝练而平易自然。和当时的王建齐名,世称“张王”。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张籍的作品很多,现存有四百多首诗。

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诗(哲哥读唐诗张籍酬朱庆馀)(1)

张籍最著名的诗是《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这首诗同样具有双层面的内涵,在文字层面上,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层面上,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诗中特别出名的便是“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用这样的方式婉转地拒绝了藩镇李师道的“挖墙脚”。

张籍这次是给行卷的朱庆馀写回信,其实张籍自己也写过行卷作品,当时写给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老师韩愈。这次张籍在提携后生方面,的确是继承了老师的作风。

·赏析·

整首诗张籍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女,通过对采菱女的夸奖来夸奖朱庆馀。

朱庆馀是越州人,所以张籍在诗的开头就称为是越女。越地出美女,本来就天生丽质,再加上精心打扮,就更加光鲜亮人。表现上张籍是在夸妆后的采菱女漂亮,实际上是说朱庆馀本身天资聪明,又勤奋努力,自然能脱颖而出。

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诗(哲哥读唐诗张籍酬朱庆馀)(2)

“自知明艳更沉吟”是与朱庆馀诗中的“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呼应。朱庆馀诗中的那位新娘化了一整晚的妆,还是不知道自己的眉毛画的好不好。采菱女天生丽质,却因过分爱美,反而不知道自己到底美不美,不太自信了。朱庆馀就是这样,为了考试准备了很久,却在考前不自信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得到考官的赏识。张籍对此做了肯定的回复,同时也赞美了朱庆馀。

诗的最后两句是张籍让朱庆馀吃下定心丸。齐纨是指齐地出产的细绢,是非常精致漂亮的丝织品,许多姑娘都穿着这样的衣服,张籍却写到“未足人间贵”,说明世人都不太看重。那么世人看重的是什么呢?是“一曲菱歌敌万金”。采菱女一曲值千金。《采菱》是古曲,是高雅的曲子,一支高雅的曲子比万金都值钱,这是让世人所看重的。

张籍表面上是在夸赞采菱女的隽永,实际上是在回答朱庆馀的疑问,并且在肯定朱庆馀。在张籍眼中,朱庆馀不是一位徒有外表、华而不实的人,而是有真才实学的。朱庆馀的文章很有价值,金榜题名是没问题的,也让朱庆馀定心。

这首诗的表达同样非常含蓄,从侧面将自己的想法表达了出来。诗的前两句是对朱庆馀诗的回应,后两句在夸赞,也对朱庆馀做了很高的评价。爱才的张籍一直推荐朱庆馀,使得朱庆馀短时间内名声大震,被传为佳话。

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诗(哲哥读唐诗张籍酬朱庆馀)(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