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春节说辞(说说易经家人)

文|文孟君

易经“家人”卦,其“九五”(如图)爻辞说:

“王假有家,勿恤,吉。”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易经春节说辞(说说易经家人)(1)

“家人”卦

其含义是:

君王家道至极,勿需忧虑,安吉。

《象传》说:“君王家道至极”,是交相爱乐。

“家人”,卦名。就是阐明家内之道,修正一家之人。[①]

“假”,“至”义。“恤”,忧虑。“交相”,互相。

易有六十四卦,每个卦由上下两个单卦各三个爻构成,这六爻的爻位,自下而上依序是初、二、三、四、五、上。

易经符号阳爻“⚊”统称作“九”;阴爻“⚋”统称作“六”。“家人”卦由下上数第五爻序位是“五”,又是阳爻,就称作“九五”。

三国时期魏国学者王弼,解读此爻道:

“假”,“至”之义。“九五”爻履位居正而正应(与“六二”因应),处于尊位而为巽体,君王行至此道,因其有家道。居于尊位,而家道清明,则治下无不被教化。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六亲和睦,交相爱乐,家道清正,“正家而天下定”。所以,“王假有家”,勿需忧虑而安吉。[②]

北宋大儒程颐,进而分析道:

“九五”为阳男而在外卦,刚阳而处于阳位,位居尊贵而中正,又与内卦“六二”因应顺正,可谓治家之至正、至善者。“王假有家”,因“五”为君位,所以称之为“王”。“假”,“至”义,指家道以至极点。王者之道,修身来齐家,家风端正而天下大治。自古圣王,没有不以恭谨律己而整治家道为本,所以家道既已至极,则不需忧劳而天下大治,因而“勿恤”而“吉”。“九五”恭谨律己于外,“六二”端正家风于内,内外同德,可谓家道之至。[③]

从卦象上看,“九三”爻变,原下互卦“坎”卦(“六二”“九三”“六四”)则变,“坎”为“忧”,故而“九五”不再有忧。而“九三”爻变成“震”卦(“初九”“六二”“六四”),“震”为“交”,所以,“九五”得交“六二”、“初九”得交“六四”,从而“勿恤”,而且“交相爱”。[④]

由此可见,“九五”之爻,阳刚而中正,位尊而谦逊,是以成为治家至极至善者,于是六亲和睦,交相爱乐,家道清正。“正家而天下定”,故而勿需忧虑,得以安吉。

诚如南宋诗人杨万里所言:

“假其家人以及天下莫不人人交相爱,勿忧天下之不忧而自吉也”。[⑤]

家道清正,家人之爱,是天下人之爱的根本!


[①] “明家内之道,正一家之人。”((魏)王弼,(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家人》)

[②] “假,至也。履正而应,处尊体巽,王至斯道,以有其家者也。居于尊位,而明于家道,则下莫不化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六亲和睦交相爱乐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故‘王假有家’,则勿恤而吉。”((魏)王弼,(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家人》)

[③] “九五男而在外,刚而处阳,居尊而中正,又其应顺正于内,治家之至正至善者也。‘王假有家’,五君位,故以王言。‘假’,至也,极乎有家之道也。夫王者之道,修身以齐家,家正而天下治矣。自古圣王,未有不以恭己正家为本,故有家之道既至,则不忧劳而天下治矣,‘勿恤’而‘吉’也。五恭己于外,二正家于内,内外同德,可谓至矣。”((宋)程颐:《伊川易传·家人》)

[④]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篆疏·家人》

[⑤] (宋)杨万里:《诚斋易传·家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