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诗太直白(余秀华微博晒诗)

都说“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何为天才?那些在某些领域实力远超普通人的牛人;何为疯子,那些行为与普通人不一样的人。

在当代诗坛,余秀华到底是天才、疯子,亦或者就是一个被捧高了的普通人?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余秀华诗太直白(余秀华微博晒诗)(1)

与古代诗人比,且不说李白、杜甫,就是唐代的一个末流诗人她似乎也是比不上的。但与当代诗人比,她确实异常活跃。在很多专业诗人都无法靠写诗混到生活费的现状下,她却能靠写诗拿出15万跟丈夫离婚,并独自供养儿子上大学。这其实就证明了,她身后有大量愿意为她的作品买单的粉丝。

这一点,我们从每次她在微博晒诗时,评论区的反应上就能看得出来。近日,余秀华又一次晒了几首作品,又一次受到了粉丝们的追捧。笔者对此倒是早就见怪不怪了,只是这一次我看到了一个这样的称谓:诗魂。

余秀华诗太直白(余秀华微博晒诗)(2)

大家对古代诗人们的称谓,比较熟悉的应该是诗仙、诗圣、诗豪,但事实上其实还有一个名叫“汨罗诗魂”的大文人,他就是屈原。屈子为何会有此雅称,自然不用笔者多说,他本就是后世文人的集体偶像,其作品里体现的文字之美、意境之美,以及精神内核,都令后世赞叹。

那么余秀华晒的到底怎样的作品,能让网友发出“诗魂”之叹呢?她一共晒了几首,笔者挑出水平最高的第一首,大家品一品:

《一只身体温热的麻雀》

它犹豫了一会:两颗圆润黑亮的草籽

还在那里

风翻动着荆棘上的阳光,它的几个伙伴

弹动着翅膀

它落了上去

两颗草籽颤抖了一下。它啄进了一颗

脚就陷下去了

它来不及弄清楚是不是草籽给出的幻影

它叫了一阵子

空气被它的叫声划得支离破碎

最后它的羽毛浮在泥水上

在风里轻轻晃动

余秀华诗太直白(余秀华微博晒诗)(3)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一只带着悲剧色彩的麻雀。它很勇敢、心心念念想吃两颗草籽,最后落得个被泥水淹没的结局。很显然,诗人是在借写麻雀来抒写自己的内心,如果把它当成一首情诗的话,那这就是一场飞蛾扑火式的爱情。

全诗分为3小节。第一节写麻雀飞上去之前的状态,它在荆棘旁边飞着,生活里有阳光、也有小伙伴,这样的生活看上去很美好。但远处那两颗黑亮的草籽,却成了它心里的白月光。

余秀华诗太直白(余秀华微博晒诗)(4)

第二节写它飞到了草籽上,最后陷了下去的过程。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个“落”字,为何不改成“飞”字?这里面有大讲究。被心中的渴望所支配着,其实是一种近乎“身不由己”的状态,所以它是落下去的,而非轻盈地飞过去的。同时,这个“落”字一出现,其实就预示了它的结局只能是由阳光跌落至谷底。一个“落”字,一语双关,用得是非常高明的。

最后一节,是麻雀在挣扎。在这一节里,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非常细致地描绘了整个过程。它的啼叫声是刺耳的,似乎能划破空气。落笔处,用风吹羽毛这一意象,悲伤是淡淡的,但感染力是极强的。风过无痕式的悲情,徒留下几片羽毛,似乎一切都回归了平静。

余秀华诗太直白(余秀华微博晒诗)(5)

路过的人们,不会清楚这只麻雀在早前经过了怎样的纠结,也不会明白一只本该翱翔于天空的鸟儿,为何会跌落在这样一摊泥水里。它的故事,终究消散在风里,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是一首非常凄美的作品。从结构上来看,通篇没用任何抒情,却有极强的感染力,十分耐人寻味。而从遣词来说,也算得上是很讲究了。

但凭这样的诗作,余秀华是否能担得上“诗魂”二字,这样的称呼是否过誉了?笔者认为咱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

余秀华诗太直白(余秀华微博晒诗)(6)

首先,我们得明白,现代诗的被接受度、被认可度,与古典诗词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再经典的现代诗,都会有被不少古典诗词爱好者称为“文字的堆砌”。在这样的情况下,余秀华的粉丝称其为“诗魂”,显然是很难被广泛接受的。

其次,个人认为凭现在余秀华的水平,如果在“诗魂”二字前,加上一个“当代”、“现代”,倒是不算过分。仅凭她晒的这首咏麻雀诗来看,她的实力确实是不容小觑的。

当然,还是那句话,1000个人心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大家觉得这首诗写得如何呢?余秀华是否能担得起“当代诗魂”这4个字呢?欢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