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晁补之谪宦(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

寄言嘉遁客,

此处是仙乡。

——宋·陈抟

临江仙晁补之谪宦(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1)

临江仙晁补之谪宦(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2)

我们都知道,奇险天下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五峰特色鲜明。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风景秀丽、山体险峻的西峰吧!

临江仙晁补之谪宦(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3)

它海拔2082.6米,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顶翠云宫前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

西 峰

XiFeng

临江仙晁补之谪宦(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4)

西峰三面凌空,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态,堪为华山形貌之代表。登西峰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霞四披,周野屏开,黄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乡神府,万种俗念,一扫而空。宋名隐士陈抟在他的《西峰》诗中就有"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的名句。

临江仙晁补之谪宦(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5)

峰南有山脊与南峰相通,脊长300余米,宽约1米,石色苍黛,形似龙脊,名”屈岭“,又被称为“青龙脊”、“小苍龙岭”,为华山著名险道之一。

临江仙晁补之谪宦(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6)

“巨灵足”在西峰屈岭南端西侧,深三寸,长四余尺,是一处天然石臼,形似足印,相传是开山导河的巨灵神留下的。

临江仙晁补之谪宦(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7)

翠云宫位于西峰,又称西峰大殿,殿内供奉北斗众星之母斗姥神位。始建于清初,历史上一度香火旺盛,甚至超过了诸峰各庙观。

翠云宫藏经楼里所存的道教真经是华山道教研究的宝贵财富,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全部建筑与所有经卷毁于火患。重修的翠云宫为木石结构,依崖就势而建,宫分前后两殿,上下两层。

翠云宫前有一巨石高约十米,顶覆片石,形如荷叶,又名莲花石,石下凿有洞龛,称莲花洞。

斧劈石,因沉香劈山救母传说而得名。今观此石,高一丈余,长数丈,拦腰断而为三,石下与峰头形成空洞,仅可容一人伏身爬入。

临江仙晁补之谪宦(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8)

1931年农历5月16日,杨虎城偕同顾祝同、陈继承上官云相登临华山后对华山美景赞不绝口,并撰写《游华山记》。杨母听后对游华山深感兴趣,于是杨虎城整修山路,同年秋后陪母登临华山览胜。为了纪念陪母敬孝之游,于东、西二峰各建塔一座,后人颂称“杨公塔”。

临江仙晁补之谪宦(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9)

此景名为神龟探海,位于西峰极顶,乃华山三大险景之一。脚踩神龟万年寿,遥遥相对寿桃山,因此被称为神龟吃寿桃。

临江仙晁补之谪宦(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10)

说到西峰,就不得不提西峰索道(太华索道)。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条,采取崖壁开凿硐室站房、起伏式走向、设中间站的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线路斜长4211米,相对高差894米,6米/s的运行速度,1500人/h的单向运量,18分钟直达两千多米的华山之巅。

其实不只西峰,无论身处华山何处,总会有一种色调让人沉迷,总有一段传说令人神往,总有一种景致敲打着人的心扉……

■ ■■■■

那就让我们脚随心动,

一起去打卡华山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