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达尔短片(法国新浪潮导演戈达尔安乐死去世)

戈达尔短片(法国新浪潮导演戈达尔安乐死去世)(1)

戈达尔年轻时

时光网讯 据法国自由报消息:法国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去世,享年91岁。戈达尔是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品有《精疲力尽》《随心所欲》《阿尔法城》《狂人皮埃罗》《芳名卡门》《爱情与愤怒》等。

据法国《解放报》透露,让-吕克·戈达尔没有生病,他只是感觉精疲力尽,求助于辅助自杀离世。戈达尔获得安乐死的授权,选择于本周二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罗尔家中,在亲人的环绕中,在安乐死监督下,离开这个世界。

戈达尔短片(法国新浪潮导演戈达尔安乐死去世)(2)

戈达尔最近一部长片导演作品,是2018年亮相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影像之书》。他本人当时没现身首映礼(当然不会来啦),也没有出席发布会,而是将以手机视频的方式与现场的记者们连了线。

《影像之书》相当于一个拼布作品,拼接了大量与当代社会议题相关的影片片段,包含来自电影、纪录片、新闻片段等,戈达尔也自己配音叙述了当今西方与阿拉伯社会的状况。发布会上他表示:“他想要展示阿拉伯世界不需要其他人,自己就能把自己照顾的很好,他们发明了文字和很多东西。”“我认为他们应该不被干涉,自己处理他们的问题。”

戈达尔在发布会上还评论了当今电影产业的现况:“电影不应是展示日常生活中就可看见的状况,应该要展示的是非正在发生中的部分,是无法透过其他媒介看到的。”

让-吕克·戈达尔1930年12月3日生于巴黎,幼年时移居瑞士,曾在瑞士尼翁学习,高中的时候回到巴黎,并就读于Lycée Rohmer,一年后进入巴黎大学,在那他获得了人类学、艺术史以及音乐史硕士学位。

大学时他开始接触电影,参加在巴黎市内拉丁区的电影放映会。他在电影会里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后来纷纷成为法国新浪潮的先锋,其中包括《电影手册》的创办人安德烈·巴赞、雅克·里维特、克劳德·夏布洛尔、弗朗索瓦·特吕弗、雅克·罗齐耶、雅克·德米。

他们共同积极推动改革法国电影,并发表宣言。他们认为电影的本质是写实。他们主张运用长镜头和复杂的场面调度来表达视觉讯息,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剪接。当戈达尔成为导演之后,经常采用连续长镜头来展示电影的真实性。但戈达尔也是运用多重突兀跳接的先锋。

1950年,戈达尔、埃里克·侯麦和雅克·里维特创办刊物《电影公报》(Gazette du cinéma),该刊物出版了五期。1951年安德烈·巴赞创办《电影手册》,戈达尔和其他两人转而为巴赞写稿。同期的众多影评人在往后十数年先后成为电影导演。

戈达尔在23岁时因丧母回到瑞士,于瑞士迪克士水坝工作,用赚来的钱买了生平第一部35厘米摄影机。趁机拍摄了一部短片《混凝土工程》 。在1955-58年间制作了四部实验短片,《风骚女子》、《所有的男人都叫帕特里克》、《水的故事》、《夏洛特和她的情人》。

戈达尔短片(法国新浪潮导演戈达尔安乐死去世)(3)

《精疲力尽》剧照

1960年,戈达尔拍摄了他的第一部长片《筋疲力尽》,获得了柏林影展最佳导演。此后,戈达尔的电影生涯可划分为数个时期。在不同时期里,他有不同的拍摄方向和主题。

在1959年到1967年间,戈达尔制作了15部长片、8部短片。他初期打乱传统叙事模式、到后来全以意识形态主导故事发展,并以电影为工具表达他对消费主义的蔑视和反越战的立场。

戈达尔的第二部电影是《小兵》,故事涉及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导致此片在法国禁映三年。电影的女主角是安娜·卡里娜,她成为戈达尔的首任妻子。她继续担任戈达尔下一部电影《女人就是女人》的女主角。观众可在该电影发现好莱坞音乐剧的影子。安娜·卡里娜的演出使她在21岁成为柏林影展最佳女主角。

戈达尔在1962年拍摄了《我的一生》,深受影评界欢迎。安娜·卡里娜饰演一个希望当演员的女子,因为生活拮据而从事性工作,电影展示了平凡性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和感性一面。

他在《卡宾枪手》表达他的反战思想。大师级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塞里尼参与撰写故事。由于他渐有名气,有电影公司找他投资拍摄《轻蔑》,并邀请当时最有名的法国女星碧姬·芭铎参演。戈达尔在此表达他对电影投资方的商业头脑的不满。这电影的色彩运用和场面调度是现代主义艺术在电影呈现的示范。

戈达尔短片(法国新浪潮导演戈达尔安乐死去世)(4)

《不法之徒》剧照

安娜·卡里娜续任《不法之徒》的女主角。戈达尔有意用喜剧手法在不同场景里指涉匪帮犯罪电影。同年他亦拍摄了《已婚女人》。

1965年,戈达尔制成《阿尔法城》,有意谐拟科幻电影和黑色电影、故事大意为一个科学家企图控制思想来建立一个没有罪案的城市。之后经过多个月的资金筹集后,《狂人彼埃洛》(Pier得以同年完成。此片的个人言志成分甚强,安娜·卡里娜饰演男主角杨波·贝蒙的女伴,二人在生活不同细节上争吵,俨然代表戈达尔与卡里娜的婚姻生活。

翌年戈达尔和特吕弗电影《四百击》的男主角尚-比埃·里奥首次合作,拍成《男人,女人》,亦使尚-比埃·里奥以二十一岁之龄成为柏林影展最佳男主角。此片捕捉法国的青年一代的心态,受到影评界赞赏,在柏林影展获得最适合青年观众电影的荣誉。同年,戈达尔与安娜·卡里娜在离婚前最后一次合作拍摄长片《美国制造》,又再次模仿或颠覆匪帮电影的桥段。

戈达尔在1967年全面透过电影表达对资产阶级的不满、反越战和反对当权者。年头的《我所知道她的二三事》讲述一个巴黎女性如何活在消费主义当道的社会。紧接的《中国姑娘》描述一群法国共产党的年轻追随者的生活,包括背诵法文毛泽东语录和批判美帝国主义。年尾的《周末》更是对整个法国社会制度的彻底批判。电影杂志《Premiere》在2007年把此片评为史上25部最危险的电影之一,与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发条橙》和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同列。

政治一直是戈达尔电影的主题。《小兵》 是关于阿尔及利亚战争,当中包括双方特工的秘密活动。《卡宾枪手》表达战争里喜剧性的荒谬。《我的一生》揭示巴黎性工作者的不幸处境。

戈达尔也会透过演员的对白反映自身对法国打压前殖民地的不满,描述部分青年人渴望政府改革的诉求。他也在多部作品表明反对越战。

由1968年起到七十年代,戈达尔尝试把社会运动思想注入其电影。在六十年代末,他加入Dziga-Vertov电影组织,并多次走访不同地方拍摄政治性和实验性极高的电影,大多都未能作或者被拒绝放映。

戈达尔积极关注1968年巴黎的五月风暴,并开始和深受毛泽东思想影响的学生Jean-Pierre Gorin合作拍摄有毛派讯息的电影。1972年的《一切安好》是该时期的代表作,由红极一时的影星简·方达和伊夫·蒙当主演。

戈达尔在1980年开始返回拍摄较为正统的电影。如《慢动作》、《激情》、《芳名卡门》。间中也“故态返萌”制作一些广受争议的电影,如被天主教会谴责并视为异端的《万福玛利亚》、或者是被评为不当使用莎士比亚名著的《李尔王》。

他后期的电影着重场面的美感和安魂曲式的孤寂。例如有《新浪潮》、 《戈达尔十二月自画像》以及《永远的莫扎特》。《德国玖零》是一个为其二十五年前的作品《阿尔伐城》拍成续集的尝试。另外,他亦监制了特辑《世界电影(众数)史》,回顾整个二十世纪的电影发展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