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的构成(秦淮河的样子)

--书评《老照片·南京旧影》

Judicious/文

引 子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1500多年前,谢朓笔下描绘的秦淮河蜿蜒曲折、绿波荡漾、风光旖旎,层层高楼、鳞次栉比。让你可以想见秦淮河当时的容颜。

中国古代很多名著小说里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淮河,如王献之与郗道茂在桃叶渡作歌送渡,李香君与侯方域美人公子飘零尽,一树桃花似往年。这些,大都留存在文字作品里。

偶然看到电影《金陵十三钗》里一女子怀抱琵琶吴侬软语轻轻弹唱到:我有一段情啊,唱给诸公听,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让我来,唱一支秦淮景呀,细细呀道来,唱给诸公听呀。

在这声音里,让你的思绪不由得就飞到了秦淮河的旧日光影里。

翻开这本由叶兆言、卢海鸣、韩文宁撰文的《老照片·南京旧影》,瞬间就把人带到秦淮河时光定格中,书中的黑白照片呈现的岁月与真实、内心的悲悯与酸楚交织在一起,泛起你心灵的波澜。

秦淮河的构成(秦淮河的样子)(1)

《老照片·南京旧影》

01 古代秦淮河 烟花柳地回转

杨柳风千树,笙歌月一船。

秦淮之夜,喧嚣热闹,风情万种。商铺沿河林立,歌声笑语在勾栏酒肆中回荡。

在浮华糜烂、沉迷歌舞声色、纸醉金迷的南唐社会风气下,卖唱的歌女哪知道国破家亡的痛苦,隔着江水依然唱着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

明、清两朝三年一试,来江南贡院参加考试的学子中诞生了58位科举状元,仅是贡院的考试号舍竟高达20644间,有的考生会带着书童或伴读,提前来到金陵,租下宅院或学区房备考,由此可以想见金陵秦淮的繁华。

天下才子冠盖云集、俊采星驰,自然吸引了民间的青春佳人汇聚于此,秦淮八艳,算是这时代背景下柔弱女子中的刚毅亮色了。儒家文化与青楼文化比邻共生,琅琅书声与莺声燕语隔河相闻。这大概就是大多数读书人心中的秦淮风情画面吧。

秦淮河的构成(秦淮河的样子)(2)

王献之与郗道茂在桃叶渡作歌送渡

02 近代秦淮河 悲伤逆流成河

野航月冷草萧萧,曾照当年劫火烧。

1923年仲夏之夜,朱老先生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感叹道,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先生面对所处的积弱积贫的国家社会,心境自然是抑郁和惆怅的。

那时的秦淮河,杂草丛生,残桓断壁,一座座泥坯草房散落在两岸,几棵小树孤零零地站立在其中。烈日酷暑下,人们在尘土飞扬、崎岖不平的小路上疲困缓慢地行进着。

河岸停泊着很多的小船,船的顶篷大都是竹编的,由三、五片拼接而成,日晒雨淋或是被剐坏了,便找出几块破布来打上补丁。

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寇进行了近两个月的残暴杀戮,死难者30余万,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更是中国人心头最为耻辱的记忆。

秦淮河水,流动的是悲愤与屈辱。

秦淮河的构成(秦淮河的样子)(3)

解放前石头城下的秦淮河

03 当代秦淮河 清新欢快流动

春风又绿江南岸,屈曲秦淮济万家。

如今的秦淮河,白墙青瓦的建筑掩映在绿树成荫中,浅草灌木错落成趣,碧绿的河水在游船驶过时荡起阵阵涟漪,雕花窗外翠竹在微风下摇曳生姿。

退休后的老人们有的在树下翩翩起舞,还有的老人不时地练习着杂耍技艺,有的孩子在开心追逐,年轻的妈妈推着婴儿车里的孩子,在阳光下招呼着家人一起自拍合影。在摇碎的阳光影子里,让人恍然如梦。

夜色下的秦淮河,游人如织。河水如深紫色葡萄酒,散发出迷醉的气息,船身上的霓虹和两岸的建筑灯光交相辉映,素白的月光和树上的点点暖光在河水的荡漾中不断幻变着形状,高空上俯瞰这灯光串成的万般袅娜画卷,似觉身处瑶池仙境。

朱、俞两位老人清癯的身影立在东水关前,注视着近百年之后的秦淮变迁,想必会心生宽慰吧。

秦淮河的构成(秦淮河的样子)(4)

秦淮夜色

结 语

秦淮河,她寄托了文人们浪漫的想象与期盼,记录着凡人们市井生活的真相与热爱。掩上《老照片·南京旧影》,追古思今,不由感叹我们有幸生在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和平时代,做为社会中平凡的一员,爱岗、爱家、爱生活,国富民强才能让国人幸福的日子绵延流长。

回望秦淮河,她风情万种、摄人心魄的韵致,让人怦然心动、魂牵梦绕。你心中秦淮河的样子,是不是这样的呢?

只有秦淮一片月,溶溶无意照千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