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列传220(子燊读史之陈蕃列传)

原文: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年,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选自《后汉书_卷六十六_陈王列传第五十六》

明史列传220(子燊读史之陈蕃列传)(1)

我们在《世说新语》的第一则中就提到陈仲举,也就是现在要介绍的陈蕃,他的有名可能还是源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典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陈蕃这个人,在历史上是怎么记载的,他的生平又是怎样?

明史列传220(子燊读史之陈蕃列传)(2)

这段首先介绍了陈蕃这个人,他是汝南郡平舆县人,祖父是河东太守,可见他的出身不错,用现代的话说也是个官二代吧。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住在一个庭院荒芜的地方,“闲处一室”,可见还是比较自在的,但他十五岁的年纪,对现代的人来说还是太小,自己一个人住在一个荒芜的地方,也不害怕吗?

一天,陈蕃父亲的朋友,同郡的一个叫薛勤的人来看他,说来也奇怪,这个陈蕃应该比较懒,这时一个叫“勤”的人来看他,不知是巧合还是历史的偶然,反正这是正史上的事,姑且信之。这个叫“薛勤”的人对陈蕃说:“你这个小子怎么这样接待宾客,真是脏乱差!也不打扫打扫。”陈蕃说道:“大丈夫生活在世上,应该清扫天下,哪里能干清扫一室的事?”这也就是《世说新语》里面讲的:“有澄清天下之志。”接下来,我们看薛勤的态度:“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可见,这个薛勤还是很赞赏陈蕃的,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志向。

明史列传220(子燊读史之陈蕃列传)(3)

我们都看过很多的儒家经典,有名的《大学》开篇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止”就是有志向,有目标,要不然怎么止呢?“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叽叽喳喳的鸟都知道“止”的地方,所以孔夫子说难道做人 还不如鸟吗?

可见,这个陈蕃从小就知道自己“止”的地方,这是我佩服的。

再续。。。。。。

(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