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垫江十大特产 重庆农特产品垫江藠头

垫江藠头,地理标志产品。藠头(又名长把藠)属百合科葱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人们喜爱的佐餐菜品,主要取食其膨大的茎。落户垫江的加工企业重庆恒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加工的“荞头”牌盐渍、甜酸藠头不仅参加了多届重庆市优质农产品展示活动,广受国内消费者赞誉,同时闻名日本、韩国。自2002年出口日本、韩国以来,每年出口量以20%的速度增长,深受国外朋友的欢迎和喜爱,是重庆市主要的藠头产品之一,2018年,加工能力为3000吨。

重庆垫江十大特产 重庆农特产品垫江藠头(1)

一、人文历史

藠头在垫江种植历史久远,农民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规模化种植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生产加工的“荞头”牌盐渍、甜酸藠头闻名日本、韩国,藠头种植规模也随之逐年扩大。垫江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创建标准化出口示范基地,把好生产第一关。2005年,实现集中成片种植基地2000余亩,截至2018年,垫江县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为垫江藠头生产发展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较大贡献,同时对垫江县出口创汇、解决富余劳力就业等起了积极的作用。2014年3月,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签发核定使用商品(第29类)腌制蔬菜及核定使用商品(第31类)新鲜蔬菜“垫江藠头”地理标志证书。

二、品质特征

垫江藠头为多年生草本百合科植物的地下鳞茎,叶细长,开紫色小花,嫩叶也可食用。成熟的藠头个大肥厚,洁白晶莹,辛香嫩糯,含糖、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烹调佐料和佐餐佳品。

干制藠头入药可健胃、轻痰、治疗慢性胃炎。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藠头“治金疮疮败,轻身者不饥耐老”“治少阴病阙逆泄痢,及胸瘅刺痛,下气,散血,安胎”。如此好吃又治病之物,世间实为难得。

重庆垫江十大特产 重庆农特产品垫江藠头(2)

三、生产地域

藠头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寒性强、耐热性和耐旱性中等、不耐涝、分蘖性强,1个鳞茎可分蘖成15~20个。生长期265天左右,最适宜土壤为沙壤土。垫江县高峰镇、普顺镇、长龙镇、白家镇为主产区,其余乡(镇)亦有零星种植。

四、生产方式

垫江藠头在种植生产上由垫江藠头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生产种植技术标准,严格按《藠头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种植生产。

(一)范围

《藠头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规定了无公害蔬菜藠头的产地环境条件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藠头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适用于无公害蔬菜藠头生产。

(二)引用标准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1276—200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GB/T8321.1—2000、GB/T8321.2—2000、GB/T8321.3—2000、GB/T8321.4—2006、GB/T8321.5—2006、GB/T8321.6—2000、GB/T8321.7—2002、GB/T8321.8—2007、GB/T8321.9—2009)、《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5010—2016)。

(三)产地环境条件要求

生产基地的选择要远离“三废”污染区,其水、土、气等环境条件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等国家标准,保证无公害蔬菜产品的持续生产。基地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排灌方便,排灌分渠,避免串灌。收获后要及时清洁田园。

五、食用方法

藠头的吃法很考究。鲜品切片或切成丝炒肉,味道独特,但更多的还是用来腌制。个大、色白的可按各人喜好腌成酸、甜、辣等口味,不但色泽晶莹鲜亮,而且馨香沁人,令人闻而生津不止;品质稍差的则拌入辣椒剁碎,腌成藠头辣子,是开胃、佐餐、顺气的佳品。

(摘编自《重庆市志·农特产品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