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取名字最忌讳的一个字 古代取名都忌讳一个字

古代取名字最忌讳的一个字 古代取名都忌讳一个字(1)

古代社会等级森严,每个人都要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比如在取名这个问题上,古人就面临很多限制,像是君王,父母长辈名字里出现的字,都是不可以随便取的。除了避讳君王长辈名字外,古人取名也会避开一些不接地气的字。

关于取名有句俗语叫:“男不带天,女不带仙。”除了这“天、仙”这二字外,还有一个字古人取名也不会随意去用,这个字就是“王”字。两千年来也只有三人用此字取名。这三人又是谁呢?古人的避讳的讲究具体又是怎样的呢?

古代取名字最忌讳的一个字 古代取名都忌讳一个字(2)

避讳的规矩

避讳在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最早起源于西周。史书曾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就已经有了取名六忌的规矩。秦汉时期,大一统的政治体现让君王的神圣性进一步加强,避讳的具体制度也逐渐确定下来。

避讳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叫国讳。凡是君王名字,或者君王祖宗的某些名字,全国上下的臣民都要进行避讳,也称之为公讳。第二类叫家讳,指的是宗族内部之间,后辈要避讳长辈祖宗的名字,也称之为私讳。

古代取名字最忌讳的一个字 古代取名都忌讳一个字(3)

第三类叫做圣讳,指的是在提到古代圣人,诸如周公,孔子的名号时,要进行避讳。

避讳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改字,就是用相同意思的字来代替需要避讳的字。比如汉文帝的名字叫刘恒,所以自汉文帝起,道德经的第一句“道可道,非恒道”就变成了“道可道,非常道。”

古代取名字最忌讳的一个字 古代取名都忌讳一个字(4)

除了改字,还有缺笔的避讳方式。遇到实在无法代替,必须要点出避讳之字的情况时,就要对避讳之字进行缺笔。比如宋代宋真宗名赵恒,人们在写恒字时最后一笔横不写。康熙帝名玄烨,人们在写烨字时最后一竖不写。

还有一种避讳方式叫做空字,指的是遇到避讳之字时,空一格不写或者用“某”来代替。比如在后世,为了体现对关羽的尊敬,戏剧演员在饰演关羽时,不会自称“关羽”而是以“关某”代替。

古代取名字最忌讳的一个字 古代取名都忌讳一个字(5)

古代取名时除了避开该避讳的字外,也会尽量避免强悍的字,比如“王”字。因为这很容易触犯到至高无上的王权,两千年来,只有三个人敢用此字取名,而且他们三人名字的具体寓意也都表示遵从王权。

人杰骆宾王

名字中带“王”字的古人,最为人熟知的当属骆宾王。因为每个人小时候都学过他在七岁时写成的《咏鹅》。

他的名字来源于《易经》,易经里有句话叫:“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这句话意思是,观仰国家气派盛世之景,在适宜的时候成为君王的幕宾,辅佐君王。

古代取名字最忌讳的一个字 古代取名都忌讳一个字(6)

家人给骆宾王取此名的寓意,就是要他在适宜的时候为国效力,帮助君王实现国家繁盛。不过骆宾王的人生却和他名字寓意大相径庭,因为他造反了。

武则天即位后,李绩的孙子李敬业非常不服气,就在扬州起兵造反了,骆宾王参与这场行动。骆宾王不会带兵打仗,以文采见长,于是他就发挥自身的才华,写了一篇《讨武曌檄》。

古代取名字最忌讳的一个字 古代取名都忌讳一个字(7)

这篇文章洋洋洒洒五百多字,引经据典,辞藻华丽,论述严谨,用优雅的语言批判了武则天淫荡的私生活和篡位恶行,可以说是檄文界里天花板一样的存在。

令人没想到的是,武则天在看了这篇檄文后,没有因文中对她的辱骂而愤怒,反而怪罪起了宰相,她说道:“宰相真是太糊涂,这么好的人才为什么没有早点发掘。”

李敬业的造反行动只持续了两个月,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次的造反丝毫没有动摇武则天的统治,那篇《讨武曌檄》反而成了造反运动中唯一的亮点。

古代取名字最忌讳的一个字 古代取名都忌讳一个字(8)

造反失败后的骆宾王也不知所踪,可能是死于乱军,也可能是改名换姓找了个地方隐居起来,如此结局,实在是对不起骆宾王一世的才华。

两位野王

除了骆宾王外,还有两位名字里带“王”的人,有趣的是他们二人的名字都叫“野王”。两位野王一人姓冯,一人姓顾,冯野王生活在西汉,顾野王生活在南朝。

冯野王敢用这个名字,而不担心被降罪,是因为他的字名叫君卿,意思就是君王的爱卿。

古代取名字最忌讳的一个字 古代取名都忌讳一个字(9)

冯野王出生将门世家,父亲是朝中有名的将军冯奉世。冯野王少时曾跟随朝中博士学习,十八岁时他就向汉元帝毛遂自荐,要求当长安县令。汉元帝对此非常诧异,在询问了宰相的意见后,驳回了他的请求。

冯野王后来因为功劳次序,被朝廷封为了当阳县令。冯野王政治能力突出,在为官期间政绩斐然,深受皇帝重用,后来因为性格刚直,屡受排挤,被赶出了朝廷,最后忧郁而终,总体来看,人生过得并不顺利。

古代取名字最忌讳的一个字 古代取名都忌讳一个字(10)

南朝时期的这位顾野王其实本名不叫野王,他原名叫顾体伦。因为十分崇拜西汉的那位冯野王,所以就给自己改了名。

与冯野王不同是,顾野王以文学见长。他擅长诗词、书法和绘画,精通训诂学,二十四岁时就编纂出了历史上第一本完整的楷书字典《玉篇》。

《玉篇》考证了汉代以来的多种文字文体,比后世的同类书籍《说文解字》内收录的字形还多了六千个。顾野王在担任南梁官员时,还曾负责编修梁朝国史,他可以说是南朝文坛当之无愧的王。

古代取名字最忌讳的一个字 古代取名都忌讳一个字(11)

结语

其实骆宾王参与造反也不是为了挑战王权,他只是反对武则天个人,因为他内心忠于的是李家江山。总体而言,三位名字里带有“王”字的人取名的初衷并不是源于觊觎王权,而是为了更好地位君王效力。

如今的社会,人们取名不再有古代那么多规矩了,只要不违反公序良俗,人人都可以自由地取名,不过取名时还是尽量低调为好,毕竟传统文化里更倡导中庸,而非张扬。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