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房价高的评判标准(房价高还是不高)

现在的房价到底高不高 这个问题咋也成了问题

(文/马跃成)

大家觉得房价高的评判标准(房价高还是不高)(1)

首先声明,本人尊重每一个经济学家,也是本着学习的态度与专家教授们商榷个人看法,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房价高不高,这个问题,没想到也成了问题。说他不是问题,是因为我听到的声音都是说房价太高了,我就感到这个问题是毋庸置疑的,根本不是个问题。都说房价太高了,难道还不能说房价高吗?真没有听谁说过房价太便宜了,多买两套玩玩。以前,看到有开发商都表示说,房价上涨的太快了,一周一个价,搞得开发商都无所适从,手打缠、心发慌,不知道该怎么定价。

大家觉得房价高的评判标准(房价高还是不高)(2)

前些年,一个房地产行业的联合会会还将一个大V 副秘书长开除了,原因就是,这个大V一直在网上喊房价上涨。这个联合会的主席在一个会上就说,房价已经这么高了,他还整天喊房价上涨,把我们联合会的威信都搞的扫地了。你不是让我们与人民为敌吗?这个联合会里有一批房地产行业的高管和专家,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在业内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

好几年过去了,房价已经上涨了好几倍,你说现在房价是不是很高?如果,你周边的人都是说房价很高,而你偏说房价不高,人家怎么看你呢?即使是对投资者来说,也没有认为房价不高,也没有认为房价涨的不够快。他们是乐于见到房价涨的快点,而不是希望房价太高。同样道理,如果房价低点,他们投资能力也就强一点,房价很高,投资能力就发挥不起来了。你不但首付要高很多,月供也会高很多,如果投资资金有限,当然投资能力就下降了。

大家觉得房价高的评判标准(房价高还是不高)(3)

房价到底高不高,主要是看刚需的购房人怎么说,自住需求的人都是希望房价低一点。而目前的房价已经高到很多人买不起房了,或者可以说,大多数买不起房了,你还怎么能说房价不够高。大家知道,北京的房子多数是卖给了外地人,为什么不卖给本地人,因为,本地人买不起房了,而全国的有钱人数量还是足够的。

北京人买房的一般都是拆迁户,不拆迁,别说买房。这是对广大工薪阶层说的,当然,对那些年薪几十万的人来,另当别论。但是,跟他们说房价高低,也没有什么大用处,因为他们也不缺房,另外,他们也不是投资客。还有一方面,北京工薪阶层解决住房问题,现在都指望着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房方面,商品房市场早就与普通百姓说再见了。即使是共有产权房的房价都在2万左右,有的还达到3万、4万,也不能说是便宜。便宜一点的房子都在远郊、偏僻的地方,所以,也出现了房子盖好了,选房人纷纷弃选的情况。

大家觉得房价高的评判标准(房价高还是不高)(4)

如果有人说房价不高,那么这个人一定是站在投资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就是把房子当成完全商品。因为,所有商品,只要是有人买,就不能说高,人家既然买走了,人家就认为这个商品物有所值,你说高不行,只有购买人说话才行。如果大家都不买,东西卖不出去才能说,这个东西的价格太高了,必须降价销售才行。

但是,我们楼市已经明确了,“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定位原则,也就是说,房子主要属性不是商品属性了,主要是生活品属性了。现在就不能按照商品属性来分析房价的高低了。房价是不是高,就必须要考虑到大多数自主需求的人们购买能力。国际上有个参数是房价收入比是3至6,算是合理的房价区间,也就是说是房价总款和家庭年收入之比这个参数,确定房价是不是高。

大家觉得房价高的评判标准(房价高还是不高)(5)

最近,又有专家上了热搜,原因是他公开表示说,房价并不高。这个观点一下子就让还在等着降价的人们大跌眼镜。他说,认为中国房价过高是一种错误观念,因为房价不是由某个人或某个家庭决定的。他甚至语出惊人说,如果两百个人买房,一人买一套,一套一百万,就能产生两个亿的总需求,但如果其中有一半人买不起,另一半人能买得起两套,那这也不会影响到两亿的需求。这样看来即使有人买不起房,但被有钱的人买去所有的房子,总需求不变,房价的逻辑依然摆在那,所以房价高吗?如果真的高就不会继续涨了。

有评论就说,按照这样的说法,房子可以无休止地掌握在少数有钱人手里,普通刚需老百姓却得不到,这与炒房客搅乱了市场秩序有什么区别?市场如果有需求,就应该缓解供需矛盾,而不应该把这作为推高房价的理由。可能对专家群体来说现在的房价并不高,但买房的主体更多的还是普罗大众,对于很多刚需来讲,即使房价降一半,仍然还是买不起。你跟他们说,现在房价不高,他们是绝对不能答应的。【本文由“马跃成”账号发布20190122】

大家觉得房价高的评判标准(房价高还是不高)(6)

大家觉得房价高的评判标准(房价高还是不高)(7)

大家觉得房价高的评判标准(房价高还是不高)(8)

大家觉得房价高的评判标准(房价高还是不高)(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