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是怎么流传下来的(高山流水的典故)

高山流水是怎么流传下来的(高山流水的典故)(1)

周一到周五 每天十分钟

成语不用错 学习更轻松

高山流水

今天日曝成语给大家讲的成语是“高山流水”[gāo shān liú shuǐ]。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就不用怎么解释了,而它里面隐藏着一个友情万岁的故事。

它出自先秦时期的著作《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春秋时期,有个叫做伯牙的人非常擅长弹琴,他的朋友钟子期非常擅长听琴。

高山流水是怎么流传下来的(高山流水的典故)(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