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抱着什么可以越级告状(除了击鼓鸣冤和拦驾喊冤)

进京告状就是“告御状”,告御状实际上就是“告官”。告御状风险很大,即便是胜了,也要流放二千里。假如败了,小名不保那是常事。

古代抱着什么可以越级告状(除了击鼓鸣冤和拦驾喊冤)(1)

影视剧里告御状最常见的就是“击鼓鸣冤”和“拦驾喊冤”。“拦驾喊冤”最为极端,有时未到轿前就以冲突仪仗而人头落地。中国自古有“越诉”的法条,击鼓鸣冤”是“越诉”正途。

古代抱着什么可以越级告状(除了击鼓鸣冤和拦驾喊冤)(2)

上古尧帝时期就设立有“诽谤木”,让百姓把意见写在上面或者敲击出声,官员立即办理。“肺石”和“登闻鼓”出现后,“诽谤木”成为宫殿门前的装饰物,也就是“华表”。

根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期,长安太极宫承天门前与大明宫含元殿前及兴庆宫前,左侧的东朝堂均置有“肺石”,右侧西朝堂均置“登闻鼓”。以便百姓越级上诉。

古代抱着什么可以越级告状(除了击鼓鸣冤和拦驾喊冤)(3)

“登闻鼓”要早于“肺石”,远古舜帝时期也有这种鼓,叫做“敢谏之鼓”。周朝叫做“路鼓”,《周礼》记载:“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以待达穷者遽令,闻鼓声,则速逆御仆与御庶子。”有冤者擂动大鼓,声闻于天,即有人受理冤情。

古代抱着什么可以越级告状(除了击鼓鸣冤和拦驾喊冤)(4)

“肺石”出现要晚于“登闻鼓”,主要是为穷苦老幼残弱的百姓准备的。《周礼》就曾记载:“以肺石达穷民,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而罪其长。”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要告状,只需站在肺石上三天,自有官府受理。

关于“肺石”的样子。《唐书》记载:“其石因色赤如肺,故名肺石。百姓有冤,可以立于肺石之旁,由御史受状以闻。”宋人沈括《梦溪笔谈》载:“唐长安故宫阙前有唐肺石尚在,其制如佛寺所击响石,甚大,可长八九尺,形如垂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