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笔记(微专题84.我们是)

本人强迫症,6:13 推送;本文为原创,,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笔记?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笔记(微专题84.我们是)

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笔记

本人强迫症,6:13 推送;本文为原创,

(微专题和微考点除外)

678地理工作室

高三复习利器,请看下面链接

说明:这是出版前初稿,跟正式出版的有区别。

84.我们是“3S”组合——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试题引入】

1.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最快捷、高效的手段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解题技巧】

遥感可以认为是人的视力的延伸,这个延伸不仅是距离的延伸,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卫星来遥感,距离远远的超过了人的视距;这个延伸还是人眼能够看到的光谱的延伸,比如我们的肉眼只能看到可见光,遥感可以使用红外线等其他不同波长范围的电磁波来观察,这样就可以看到人眼不能看到的现象。

答案:1.A 调查全省土地的利用现状最快捷、高效的方法当然是能够直接看到,可是人肉眼观测的范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就可以利用遥感来观测。

【试题引入】

2.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解题技巧】

全球定位技术就是确定某点的位置,它可以认为是定位的旗杆的延伸,我们看古代占领土地,占领之后就要在那个地方插个小旗儿,标明位置,比如美国还在月球上插了个国旗,表明美国人曾经到此一游。根据不同时间的插旗位置的变化,我们还可以量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全球定位技术还包括授时功能,可以显示时间,有了距离,有了时间,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速度。还要说明的是,确定一点的位置,不是二维的,而是三维的,光有经纬度不行,还必须得有高度。高度,也是全球定位可以提供的数据。

使用GPS必须要有一个GPS信号接收机,比如我们使用的手机、比如车上的导航仪,就都是这样的一个设备。上面说GPS就是插旗定位,必须要有这个旗杆。

答案:2.C GPS能够提供当地的海拔高度,所以选择GPS是测量当地海拔高度的最快捷的方式。

【试题引入】

北京市的交通管理已广泛的应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下图为北京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对某次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救护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急救指挥中心接到一个急救电话,需要通过120急救指挥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救护车到达事故地点,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救护车离事故地点最近,所利用的技术是

A.RS B.GPS+RS

C.GPS+GIS D.GIS+RS

4.救护车司机要想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A.计算机技术 B.GPS信号接收机

C.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

【解题技巧】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通过对空间信息的存储管理分析,从而使其广泛的应用于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的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中,应用的领域包括科学调查、资源管理、财产管理、发展规划、绘图和路线规划等。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来源,包括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以及其他形式的数据来源。所以地理信息系统常常是和这两个当中的某一个、或者一起来进行使用。选择GIS的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管理、分析、规划、预测、提供决策依据等,如果有这些关键词,一般就要用到GIS。选择GPS的关键是看在这次事件中是不是有GPS信号接收机,使用GPS必须要用到GPS信号接收机。

答案:3.C 确定救护车位置要用GPS,确定救护车离事故地点的远近要用GIS。

4.B 使用GPS必须要用到GPS信号接收机。

【试题引入】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据此完成5~6 题。

5.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6.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解题技巧】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计算机系统,可以建立无数个数据库,每一个数据库就是一个地理要素,每一个地理要素都可以形成一个图层。在进行地理分析和决策时,可以把需要用到的图层调出叠加到一起,进行综合分析,没用的图层可以屏蔽掉,减少干扰。

答案:5.A 遥感技术主要是从较远的地方用电磁波获得信息,图中可以获取信息的是居民点、水系和地形。土壤、岩层和地下水靠电磁波从远处不易获取。

6.C 农业生产主要考虑的是水源、土壤、地形等因素,所以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②③④⑥。一般不考虑居民和岩层。

【做题巩固】

7.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8.动物研究人员经常为野生动物戴上一种特制的项圈,然后把它们放归大自然,以持续追踪并了解动物的生活状况和活动范围。这种做法主要依靠的科学技术是

①RS ②GIS ③GPS ④GPR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016年12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在线地图工具。这一地图工具通过以30m×30m的分辨率量化地表水的月度变化,并使用了1984年至2015年间超过300万张卫星图像资料,由1万台计算机并行处理生成。用户可以点击世界地图的任意一点,来获取当地的表层水储量信息。据此完成10~11题。

10.开发“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在线地图工具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A.GPS+RS B.GIS+RS

C.GPS+GIS+RS D.GPS+GIS

11.借助“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在线地图工具,可以

A.解决欧盟地区洪水和干旱灾害问题

B.测定全球各地淡水资源总量

C.分析人类对表层水资源分布的影响

D.查询世界各地每月降水状况

【学生总结】

这本书深受老师们的喜爱

也颇得同学们的欢心

微专题84.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7.B 监测水稻长势,可以用遥感,获取数据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和分析,可以用来预报病虫害灾情。

8.B 题中告诉我们有一个特殊的项圈,这个项圈就是GPS信号接收机,所以用到GPS,还要用到GIS电子地图,知道动物跑到了哪儿。

9.A 云有没有GPS信号接收机?当然没有,所以不选GPS。云图是拍的照片,用的是遥感。

10.B 根据材料“使用了超过300万张卫星图像资料,处理生成”一句,可知使用了遥感(RS)获取卫星图像,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了图层叠加处理。不要因为材料中有“点击世界地图上任意一点”就选GPS,这是易错项,因为点击的是地图,并不会用到GPS信号接收装备。

11.C 地表径流的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分析人类对表层水资源分布的影响是该工具能实现的,故C正确。该工具查询的是地表水储量信息,并非降水状况,D错误。该工具的使用可以为旱涝灾害防治提供决策,但不能彻底解决该类问题,A错误。淡水资源包含江河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等,而该工具只涉及地表水,B错误。

欲购微专题请加微信详询

为了减小某一位老师的工作量,所以

您的姓氏拼音

A-G开头的,请加林老师微信15833208809

H-N开头的,请加牛老师微信736491854

O-T开头的,请加温老师微信13730040095

U-Z开头的,请加张老师微信13785036967

2018年1月6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