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公司旗下饮料产品(可口可乐3个月营收600亿)

大家平时喜欢喝什么类型的饮料呢?对于70后和80后而言,最经常喝的可能会有北冰洋等国产汽水,不过当时面对可口可乐等外资品牌的进入,这些国产饮料一度销声匿迹,如今市面上又重新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国产饮料这次能强势回归吗?

1季度营收600亿的外资竞争企业

作为国内本土的饮料品牌,因为市场规模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加之品牌影响力不够大,所以北冰洋等品牌在可口可乐这个百年企业面前一度缺乏竞争优势,如今这个外资品牌已经发展成了年入几百亿的行业巨头。

可口可乐公司旗下饮料产品(可口可乐3个月营收600亿)(1)

今年10月27日,可口可乐公司公布了今年7月到9月份的营收数据,内容显示,公司单季营收100.42亿美元,也就是大概600亿人民币,这样的营收数据比饮品市场预估的数值还多出了将近20亿元。

能够实现这样庞大的营收体量,可口可乐的销量更是一路看涨,今年前三季度,可口可乐在全球市场中的销量上涨6%,比2019年猛增了将近60%。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不断增长的销量中,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亚洲市场,直接贡献了50%的新增销量,是可口可乐海外最大的销售市场。

而反观国内的饮料品牌,尚且没有这样的经营发展规模,因此国内的碳酸汽水市场长期被可口可乐旗下的产品所把控,甚至一系列原本知名的品牌已经开始销声匿迹。

国产汽水遭到外资冲击

可口可乐最早进入国内是在1927年,当时其在国内的发展程度还远没有目前这样强大,这其中还曾因为国际关系的变化一度退出中国市场。

可口可乐公司旗下饮料产品(可口可乐3个月营收600亿)(2)

不过在1978年,国际关系出现缓和之后,可口可乐迅速成为了第一个返回中国的外资企业,而当时的国内已经有了北冰洋、冰峰等知名国产汽水,这些企业经营者都不认为可口可乐能够在中国市场立足。

然而事实颠覆了大多数人的看法,由于国产饮料长期在国内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北冰洋等企业的经营异常平缓,没有激烈的市场竞争,也缺少对消费者的品牌维护,所以当可口可乐这个全新的品牌强势进入之后,这些国产饮料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此后在1981年,百事可乐也顺利进入了国内市场,这也进一步挤压了国产饮料的生存空间,此后像崂山可乐、天府可乐等品牌或被收购,或被极度压缩市场份额,国内饮料市场中呈现出两大可乐巨头瓜分的局面。

面对这样严峻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另辟蹊径,选择换道超车,1991年健力宝就通过研发功能型饮料,在国内拿下了销量第一的好成绩。

可口可乐公司旗下饮料产品(可口可乐3个月营收600亿)(3)

从那时起,国产饮品企业正式开启了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大外企的反攻,娃哈哈、汇源等新品牌纷纷入局,可口可乐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如今北冰洋等最早一批的饮品巨头,也开始悄然回归。

国产饮品先驱开始回归

如果仔细留意超市的饮品货柜就能发现,销声匿迹已久的北冰洋、冰峰以及二厂等品牌已经重新出现在了消费者的视野中。

不仅如此,在今年8月27日,国内发起过一次谁是国产饮品之王的投票统计,当时入围的不少国产汽水再次唤醒了人们的往日回忆。

以湖北汉口二厂饮料为例,截止到今年年初,工厂已经完成了2次资本融资,一方面意味着该品牌仍有被资本看好的价值,另一方面其将会在未来通过扩大生产来实现市场份额的起死回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国产饮料品牌目前在市面上的销量仍存在困难,曾有人专门对比过中外饮料品牌的价格,六罐可口可乐的总售价不超过12元,而6罐北冰洋的饮料则足足要36元,堪比可口可乐的3倍。

可口可乐公司旗下饮料产品(可口可乐3个月营收600亿)(4)

因此不少消费者也无奈地表示,不是不想支持国产饮料,实在是支持不起,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国产饮料还面临着不小的经营困局,未来该如何通过价格优势重新收获消费者的支持,是国产饮料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