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和土大黄有什么区别(民间俗称的土大黄)

导读:民间俗称的“土大黄”为何被称为“金不换”?多才又多艺不可小视

土大黄是我国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分布的一种野生植物。

到了冬季的时候,在一些路边、荒地、河岸边,或者是菜地边、果园里就能看到长得高大,颜色翠绿的植物,相比于其他的植物更加与众不同,而它就是“土大黄”。

大黄和土大黄有什么区别(民间俗称的土大黄)(1)

虽然土大黄这个名字有点俗气,但在民间它还有另外一个高大上的名字——金不换,这又是为什么呢?土大黄是怎样一种植物,它有什么价值呢?实际上它是隐藏在民间的宝藏植物,多才又多艺大家可不要小视了。

土大黄的小科普

土大黄是蓼科酸模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茎干粗壮、长得也高大,成熟的植株可以长到1米以上。这种植物的茎部、叶片都是绿色的,形状看起来很像是牛的舌头。

因为它的叶子厚实又有点长,所以基本都是呈弯曲状态的。到了夏季的时候,还会开出细小的花朵,这也是它最吸引人的时刻。

大黄和土大黄有什么区别(民间俗称的土大黄)(2)

土大黄这种植物真的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地上部分长得很普通,一点也不起眼,可是它地下的根茎却很粗壮,并且切开以后颜色金黄,民间还说它含有“黄金”,而这也是土大黄最特殊的地方。

这种植物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它能耐热,也能耐寒冷,冬季大部分植物都已经死亡和枯萎了,而土大黄却能茁壮成长。

而且它对土壤也没什么要求,基本上各种土壤都能生存,因此在我国的分布也很广,在湖南、湖北、江西、贵州等南方省份都有,甚至在山东、河北、天津等也有少量分布。

长得不起眼,却是“多面手”的宝藏植物

在农村可能是因为土大黄太常见了,好多人对其也不怎么重视,有些人还说这种植物是有毒的。而他们判断的依据就是这种植物连牛羊都不吃。

大黄和土大黄有什么区别(民间俗称的土大黄)(3)

确实土大黄这种植物和多数的野菜不同,它的植株长得高大,且叶子自带酸味的,并且还有苦涩味,而这也是牛羊们不喜欢吃土大黄的原因。但是说它有毒,这个是对其的误解。

土大黄也是可以当野菜吃的,并且味道还是不错的。对于一些喜欢吃偏酸性食物的人来说,土大黄就是很美味的野菜。它既能焯水以后凉拌着吃,也可以用来烫火锅吃,或者是烙饼吃,还能和瘦肉搭配了一起蒸成肉饼,吃起来的味道也是非常不错的。

而土大黄之所以又被称之为“金不换”,除了和它的根部颜色看起来像黄金一样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药用价值很高。

大黄和土大黄有什么区别(民间俗称的土大黄)(4)

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土大黄,性凉,味辛苦,主根药用之。”意思是它的药性寒凉,味道苦辣,土大黄整棵植株主要是它的根部用以下药。但其实它浑身是宝,单个根部,整个植株都可入药,功效作用对人们来说区别不大。

土大黄的入药的用途也很广,一般用于治疗便秘、烧烫伤、痈疖肿毒等病症。它还可以止血,消炎,治疗皮炎、湿疹等皮肤病。像过去农民在山里干活摔伤受伤了,可以用土大黄的叶片捣碎了敷在患处,就能起到止血、止痛的作用。

之所以土大黄能止血,是因为土大黄中含有大黄酚和大黄素甲迷,二者都能缩短人类出血和凝血时间,它们主要作用于血管,它能降低血管的透通性,从而达到止血、凉血的作用。

大黄和土大黄有什么区别(民间俗称的土大黄)(5)

而如果不小心烧伤、烫伤了,土大黄也很管用。除此以外,土大黄还有利尿、杀虫、散瘀消肿等效果。在过去医疗条件不好,而像摔伤、烫伤等又是农民常遇到的事情。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农民都是自己去野外找点草药来对付,而土大黄就因为常见,并且用途也广泛,效果也不错,于是它也就被农民称之为“金不换”了。这也是对其价值的一种高度肯定,意思是说拿金子也不愿意换它。

大黄和土大黄有什么区别(民间俗称的土大黄)(6)

冬季的时候,可吃的野菜不多,而土大黄在农村不挑生长的土壤和环境,几乎是随处可见的。如果大家遇到了,不妨也采摘一些来食用,味道还是不错的。相信随着土大黄知名度的提升,在不久的将来它也会被更多的人所青睐。

各位粉丝朋友,你们吃过土大黄吗?味道如何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