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放暑假能做什么(门诊室里的烦心事⑦万万没想到)

16岁放暑假能做什么(门诊室里的烦心事⑦万万没想到)(1)

7月以来,张振的门诊接诊了很多各地来的小患者,希望趁着暑假“改造”脸部的不少。

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曾红遍互联网,如今这话要改改了——世界那么大,先变脸,再去看!正值暑假,不少学生抓紧时间给容貌来一番“装修”。

7月以来,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整形科等人气格外火爆,就诊量相比平日增长高达30%以上,且就诊者多为学生,“95后”“00后”乃至“10后”争先恐后。

孩子、家长们的就诊理由很一致:赶在小学前、中学前、大学前、留学前等重要节点前“改头换面”,迎接崭新人生……万万没想到,暑假成为最佳“变脸假”。

留美女孩回国先不回家,转机上海看“男神”

“麻药我不怕!”7岁的妞妞显然搞不清楚啥是“麻药”,只是反复强调,“医生,我不怕痛。”妞妞跟着爸妈乘飞机从福建赶到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她胖乎乎的小脸上长了一大块咖啡斑,她迫切希望“除掉它”“变好看”,因为9月就要上小学了。

妞妞刚走,又是一个女孩,10岁,跟着爸妈从安徽赶来。女孩撩起齐刘海,下面藏着一大块鲜红斑。女孩奶声奶气地问,“医生,这里可以去掉吗?”“我们想办法把它变淡,你要勇敢,治疗会有点痛哦。”医生回答,女孩乖乖地点头。

7月,暑假来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张振的门诊里,小患者很多。一个半天的门诊,最小的出生才2个月29天,额头上一大块咖啡牛奶斑,被父母抱来,其余就诊者从接近学龄前到20多岁的大学生都有。

“从前点痣的居多,2010年后,祛斑祛痘的多了起来,别看好多小孩才七八岁,都是主动要来的。”张振明显感觉到当下小孩的“自我意识”很强。

张振在年轻人里的“人气”更高,网上甚至为他建立了讨论群。7月11日,1994年出生的维维特地从美国飞来看张振的门诊,“约到他的号我太激动啦,好几天没睡好!”维维直呼张振为“男神”。这次抢到他的门诊号,维维赶紧调整回国计划,从美国转机上海,再飞回老家广西过暑假。

接受完“皮肤改造”,尽管脸有点辣辣的刺痛感,维维还是满心欢喜地从书包里掏出面膜敷上,期待着揭下面膜的那一刻。

“95后”“00后”忙“变脸”,失败修复术比例升

别以为趁着暑假“悄悄变美”的只有学生们。下午5点,张振终于看完当天的门诊,赶紧到治疗室“切换”到治疗频道——原来,他的患者大部分从外地赶来,当天如果治疗完,借助便捷的交通,他们当天就可以回家,不用再往返跑一次。

1995年出生的小崔早早等在治疗室,她是下午第一个治疗的患者,陪同她的闺蜜是1996年出生的,两人半个月前在网上抢到了张振的门诊号,7月11日凌晨3点多就从宁波乘车出发,清晨5点多就到了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小崔要做脸部祛斑和注射瘦腿针“一头一脚”两项治疗。“趁着暑假恢复一下,开学完全不受影响。”原来,她们都是宁波当地学校的教师。

16岁放暑假能做什么(门诊室里的烦心事⑦万万没想到)(2)

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7月以来,皮肤科门诊相比平日增长31.98%,激光美容科、整形外科、口腔正畸科等也都呈此态势,增长30%成为这些科室近年“暑假档”的常态。

医生们发现学生患者越来越低龄化。除“95后”学生外,“00后”学生也不甘落后,这些学生最青睐的是局部整形,双眼皮、瘦脸针、注射隆鼻等项目尤其受欢迎。此外,还有不少选择牙齿美容、牙齿矫正的青少年,暑假期间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度过矫正适应期,这是暑假成为医院正畸高峰的一大原因。

火爆的就诊学生潮里,医生不免担忧。张振以当下火热的皮秒激光为例谈到,近一两年的门诊中,他发现,越来越的患者带着焦虑而来,他们大多在无医疗资质的美容院接受了所谓的治疗,出现了色斑扩大加深、全脸肤色暗黑等不良反应,要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亦遇到类似问题,随着学生整形需求增加,暑假不仅成为整形高峰期,因在外整形失败而进行修复手术的比例也在增高。

“颜即正义”单一价值观,将遮蔽多少美

“仅从外观上看,将来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美。”一名专业整形医生如是说,这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去掉了身上的“不完美”,开眼角、割双眼皮、垫鼻子、矫正牙齿……他们一步步完成了“形象改造”,趁着暑假“恢复”,并悄悄变美。

在大部分医生看来,这是一种社会文明的体现,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可以负担这些非危及性命的医疗美容需求。在奢侈品消费研究领域,将此视为社会进步的必然——社会愈发达,个体的“自我意识”更强,其中包括对个体形象的在意与追求。

有医生也注意到,整形的学生阵容队伍日益庞大,背后有很多父母的身影,“不少家长的心态相比以前要开放很多,除了鼓励孩子整形,提供不菲的费用,有的还跟孩子一起隔双眼皮、祛斑。”

不过,有些现象也引起医生的警觉,比如特别低龄的整形者,要求“改头换面”,大动干戈,有的也在父母的陪同下。

小小年纪,“变脸”决心为何如何决绝?“自己打拼太累,全脸整形后,终于升职加薪啦”“从人群里的丑小鸭,到学校的女主角,十多万的让我更自信”……网络空间的这些热帖的标题或许能给出些答案,主人公不仅晒出自己整形前后的对比“变形计”,还将“变美”与“成功”“优秀”重重地划上等号。

碰到未成年学生患者,大部分专业整形医生说,他们通常会先婉拒。这不仅因为过早“大动干戈”可能影响生长发育,也会影响心理发育——从心理学上来看,整形低龄化容易造成孩子过多关注外形,而忽略内在积累,忽略奋斗的意义,错过拼搏后取得成功的酣畅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是,如果“颜即正义”成为单一价值观,将遮蔽多少美,令人忧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