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网课的感悟(孩子需要一个较真坚持的家长)

网课三年,不少家长都有同样的烦恼:

“同样上网课,为什么别的孩子成绩很好,我的孩子却一再退步?”

这个问题的答案,与其问老师,不如问自己。

网课,是一场“大考”。

孩子要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家长要从“要我管”,转变成“我要管”。

最终的结果,关系着网课的成败,以及孩子的未来。

还是那句话:

“同样上网课,不一样的家长,孩子自然有不一样的结局。”

家长对孩子网课的感悟(孩子需要一个较真坚持的家长)(1)

教育最大的危险

是指望孩子“自觉”

网课网课,重点不在网,而在课。

不管在哪里,总有人埋头苦读,也总有人满不在乎。

家长群里热传一条段子:

网课第一天,山区的孩子爬到悬崖上找信号,我的娃坐在被窝里看漫画;

网课第二天,小男孩顶着寒风在天台上写作业,我的娃竖起课本躲在后面睡觉;

网课第三天,小姑娘坐板凳在菜棚里蹭网上课,我的娃把直播画面切换到王者X耀……

网课镜头,见证了太多孩子的不自律。

他们根本坐不住,这边等爸妈去上班,那边就开电视,玩手机,上床呼呼大睡。

没有了老师的看管、家长的监督,他们成了脱缰的野马,网课也不上了,作业也不做了。

孩子贪玩,是天性;

父母不管,却是放纵。

有一个小姑娘,上网课以来没交过几次作业,课本上也毫无笔记痕迹。

她的父母却压根不管,上网课时由着孩子出门玩,俩夫妻就跟邻居朋友打麻将。

结果返校后,小姑娘的成绩惨不忍睹。

原本还算中上水平的她,竟然只考了16分,卷面上大片空白。

家长对孩子网课的感悟(孩子需要一个较真坚持的家长)(2)

家长对孩子网课的感悟(孩子需要一个较真坚持的家长)(3)

网课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孩子会不会“学”,也照出了家长会不会“教”。

低质量的勤奋,掩盖了真正的懒惰;

低质量的关心,会让教育走入歧途。

居家学习,最危险的教育,就是指望孩子能自觉。

家长对孩子网课的感悟(孩子需要一个较真坚持的家长)(4)

网课拼自律

更拼父母的监管力

新冠来袭,打了很多家长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还没做好准备,去扛起教育的重担。

更不知如何应对,才能帮孩子上好网课。

于是,有一部分家长自暴自弃,承认自己不会教孩子。

一部分家长同流合污,和孩子一起沉迷游戏当中。

还有一部分家长,始终用心督促,耐心陪伴,细心辅导,对孩子的教育毫不松懈。

同样上网课,家长态度不同,效果会截然不同。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网课,而是父母的投入。

有位家长跟我说,觉得上网课挺好的。

网课让我看清了孩子的上课状态、听课效果。

我知道他哪里有问题,就能马上给他抓习惯、改毛病。

结果,他一跃成为全班前十了,还有信心冲前五,太让人欣慰了!

家长对孩子网课的感悟(孩子需要一个较真坚持的家长)(5)

每个横空出世的优秀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网课期间,孩子更需要一个较真坚持的家长。

给孩子一份严格到位的监督。

给孩子一个安静好学的家庭氛围。

关于监督孩子,给各位家长两点建议:

第一,走进房间,看看孩子有没有听课,有没有积极互动,有没有做好笔记;

第二,翻开作业本,看看孩子的字迹是否工整,解题步骤是否齐全,错误题目有无订正。

家长对孩子网课的感悟(孩子需要一个较真坚持的家长)(6)

亲其师信其道

成功的教育离不开配合

著名校长李镇西老师曾说: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对教育最大的误解。”

老师教不会不配合的学生。

打电话催他上网课,他关机;发消息催他交作业,他拉黑。

再负责的老师,也没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学生。

老师也怕遇到不配合的家长。

一旦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站到了老师的“对立面”。

那么,不管老师怎么教导、怎么劝说,家长不重视,孩子自然不当回事。

教育的真谛是关系。

只有学生听从老师的教导,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教育,才能见效。

班上有一位妈妈,陪孩子一起上网课。

我好奇问她原因,她说:

“如果我都不管孩子,孩子能指望谁呢?”

她用一周时间陪孩子上网课,教他专心,教他记笔记,教他和老师互动。

没多久,孩子就能自觉上网课了,她也放心回去上班了。

居家上网课,绝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的事,家长也要参与进来。

唯有了解,才有可能帮扶。

唯有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关于配合老师,给各位家长两点建议:

第一,多关注学校的信息,了解学校的要求,知道学校如何组织教学,帮助孩子解决上网课的问题。

第二,多关注班级群,了解老师的要求,知道自己孩子哪里需要改进,及时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家长对孩子网课的感悟(孩子需要一个较真坚持的家长)(7)

身教胜于言传

最好的教育是做榜样

有人说,网课是一面放大镜。

它放大了学霸和学渣的差距,谁自律,谁懒散,一目了然。

而导致差距的根本原因,还是家庭。

有的家庭,父母看书,孩子上课,一家人以学习为乐。

而有的家庭,父母一个追剧,一个打游戏,吵吵闹闹,孩子的心根本静不下来。

如何专心上课?如何认真作业?

你自己都没做好,有什么底气要求孩子?

作家莫言说过:

“你的长辈亲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其实是一个观察者。

他会观察父母的一言一行,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

像镜子一样,折射出父母的面貌,反映出家庭教育的问题。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你想孩子爱学习,自己就要先努力;

你想孩子更自觉,自己就要放下手机;

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

世上哪有天生自律的孩子,不过是父母百炼成钢的结果。

所有自律的孩子背后,都站着“能反求诸己”的父母。

关于言传身教,给各位家长两点建议:

第一,如果你不用去上班,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你不妨读读书,看看报,和孩子一起静心学习,提升自己。

第二,如果孩子自律性差,你更要较真坚持一点,把孩子盯住了,带顺了,养成习惯了,今后就轻松多了。

写在最后:

班级群里,曾有一位家长留言:

第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家庭教育永远是第一位的。

第二,家长是老师的盟友,只要老师没有违反规定,家长理应积极配合。

教育最大的敌人,就是父母的怕麻烦。

同样上网课,是弯道超车还是星辰陨落,取决于父母是否用心陪伴、做好榜样和负责到位。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才能尽己所能去照亮孩子。

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成为怎样的人。

请各位家长记住:

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来源: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